国际应急中心网络与新闻中心讯:
世界卫生组织16日敦促疫苗制造商增加猴痘疫苗产量,以控制一种更危险的猴痘毒株传播。同一天,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高猴痘传播风险等级。
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16日公开表示:“我们确实需要制造商增加产量,这样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疫苗。”
据法新社报道,世卫组织还要求拥有猴痘疫苗储备的国家把疫苗捐赠给涉疫地区。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主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级官员布伦雯·尼科尔说,大多数疫苗储备都在富裕国家,迄今为止运往非洲地区的疫苗“只是沧海一粟”。她说,在整个非洲大陆,猴痘病毒检测、治疗手段和疫苗极其缺乏,“这些短缺严重阻碍了当地防控疫情的能力”。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上一次就猴痘疫情发出这一最高级别警报是2022年7月,警报2023年5月解除。
根据世卫组织14日发布的公报,一种更加致命的猴痘病毒新毒株正在刚果(金)快速传播,并已蔓延至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等非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