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之师门小妹张妙香专门藏有古老药具,一天,她拿出陶瓷小瓶,只有鹅蛋大小,挂着一层白釉,上面写着“茶膏”两个黑字。吾不禁问此“茶膏”究竟是什么呢?她婉尔一笑曰:此“茶膏”就是古时茶的深加工品。茶为药食同源的佳品,在我国被誉为“国饮”,茶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
随又听她娓娓道来,《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据史料记载,茶膏起源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还记有茶膏的制做工艺,他用“采、蒸、捣、拍、焙、穿、封”等七道工序来概括,“膏土以水澄泚之,……此皆茶之精腴。”
据清历史学家吴任臣在《十国春秋》中记载,早在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贡给朝廷,书中写道“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茶膏在唐代就以贡品的身份出现,外表用金丝包装以显示其贵重,且每份贡品数量很少,只有八枚,更显弥足珍贵。
茶膏一出现,就有一种尊贵的身份,使它在多种贡茶中被列为上品。唐代为此建立了茶政税收、茶马贸易等,是茶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
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宋代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当时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到了痴迷的程度,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阐述了对茶品的论述:“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他的论著促进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但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废除了茶膏的生产,全部改为散茶,延续多年的茶膏从此消声灭迹,不见踪影。
到了清代,茶膏又得到政府的重视,“涅磐重生”。1729年,雍正皇帝钦发圣旨,在云南普洱地方设立普洱府,并责成云南总督鄂尔泰取云南大叶种茶制成茶膏进贡朝廷,成为皇室御用,身价倍增,促进了茶膏的生产和不断发展,一度成为“皇权”的象征。到乾隆年间清宫御茶房开始对茶膏的生产进行改进,一跃成为宫廷制品,并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国使节。
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撰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曾记载:“茶膏,性味甘,苦,凉。归心,胃,肺经。功能,清热生津,宽胸开胃,醒酒怡神,烦热口渴,(治)舌糜,口臭,喉痹。”
当时茶膏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是大锅熬膏法。这种工艺是借鉴中药熬膏的思路,将茶料投入锅内,反复煎熬七次,然后将熬好的茶汤倒入滤布里挤压,过滤后继续煎熬,浓缩成膏。在熬制的过程要求快速搅拌,熬制到捏起一团膏体不粘手,拉长丝而不断,颜色呈淡褐色为度,这时的浓缩膏不嫩不老,恰到好处。熬制定型后晾凉,装盒或装瓶。
第二种是清皇宫制膏法,这种方法与大锅熬法不同,它是在唐宋时期的制膏工艺的基础上,运用了生物二次发酵技术,促使茶叶内所含物质分解转化,然后反复压榨取汁,熬液成稠密度较高的软膏入模,低温干燥即成。现故宫博物院保存完好的茶膏,为方形饼状,色黝黑,大不过寸许,每块重4克,上面压有花纹,中间有寿字,四福绕之。
近年来,国家科研部门注意到了古代茶膏的失传,对继承和发扬祖国中医药宝贵遗产是一大损失,已着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去破译和复原这一古老的产品。
据现代研究分析,茶膏是茶的精华,茶膏中的五大成份:茶多酚、多糖、色素、咖啡碱、茶氨酸,集合成有机的整体,为人体提供诸多的营养成份与保健因子,被誉为“茶中黄金”。2005年,有关部门基本完成对清宫廷御用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并在古法制作的基础上,加上甘草、贝母、橘皮、丁香、桂子等中药材熬制成膏,然不知其之所言破译,实非清宫茶膏之真正之本质,宫廷茶膏之珍贵处,不仅在于艺,注重其内质,吾小友都藏有宫廷茶膏之秘方是尔,艺与质之叠加才是清贡茶膏之真正之精髓也。张妙香独承百年之遗传,可为异数。
据《中华本草》载:茶膏性凉,味苦甘,入心、胃、肺经,具有清热生津、宽胸开胃、醒酒怡神的功效,主治烦热口渴、舌糜、口臭、喉痹等症。由于茶膏是高纯度的茶叶精华,对水质极为敏感,饮用方法也十分讲究,若用没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冲泡,则普洱茶膏汤色通透红亮;若是弱碱性矿泉水,则普洱茶膏中的茶多酚会快速转化成茶红素等有益物质,使汤色迅速变红,对身体健康颇有益处,滋味更加醇和。饮用可采用煮饮法或冲饮法。煮饮法即将茶膏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煮沸; 冲饮法即将茶膏倒入杯中,注入沸水冲泡。可根据个人情况选用。冲泡法虽方便,但煮饮口感更佳。有条件的还是用煮饮法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