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茶膏为皇家茶膏的别称,作为茶叶的深加工产品,是茶叶所含有益物质的高度浓缩。因其对原料较为挑剔、制作工艺复杂、出品率低,为稀缺珍贵之物,一直在宫廷延传,市场几无流通。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御茶房制作出来的茶膏,被通称为皇家茶膏,又叫宫廷茶膏。
宫廷茶膏熬制方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妙香
基本简介
茶膏始于唐、成于宋、兴于清,一直沿着贡品这条线一路走来,几乎没在社会上流通,从茶膏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养生御品和礼仪友邦之国礼。
历史溯源
1、初现南唐
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此段文字表明: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不像其它贡茶以担计算,凸显珍贵。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或许正是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记载之中。
2、成形宋宫
宋代茶风已普及,帝王多嗜茶,宋徽宗还撰著《大观茶论》,宋代皇室对茶膏尤为重视,把“膏”的质量好坏作为茶的鉴定标准。宋仁宗的贡茶使蔡襄也是我们茶宗之亚圣太祖(公元1012——1067年)在其著述的《茶录》中对茶膏有专门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宋徽宗在其《大观茶论》中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 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茶膏在宋朝,同样是流传于皇室之间,对其研究者多为帝王、皇室成员及贡茶使。
3、兴之清廷
在清朝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茶膏一直作为皇室专用,史上有“八色贡品”之说,雍正、乾隆、嘉庆、慈禧、溥仪等皆嗜饮茶膏。1729年(雍正七年),茶膏开始向朝廷进贡,成为御用贡品;
乾隆时期,茶膏成为宫廷制品,由“贡茶院”专司熬制。乾隆皇帝以品饮茶膏作为养生之道,曾留下《烹雪》名句盛赞茶膏;
烹 雪(清.乾隆)
瓷瓯瀹净羞琉璃,石铛敲火然松屑。
明窗有客欲浇书,文武火候先分别。
瓮中探取碧瑶瑛,圆镜分光忽如裂。
莹彻不减玉壶冰,纷零有似琼华缬。
驻春才入鱼眼起,建成名品盘中列。
雷后雨前浑脆软,小团又惜双鸾坼。
独有茶膏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
点成一碗金筌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寒香沃心欲虑蠲,蜀笺端研几间设。
兴来走笔一哦诗,韵叶冰霜倍清绝。
慈禧太后视茶膏为养生保健圣品,每日必饮。1792年(乾隆57年),茶膏作为国礼馈赠来访英国使团马嗄尔尼,被西方皇室誉为神奇“东方瑰宝”,至今仍存放大英博物馆。
品饮标准
首先是汤色,应该清亮通透,色泽饱满,要知道茶膏是对茶叶成分的精炼和浓缩,过滤了其中大量的杂质,汤色只会优于直接冲泡普洱茶。如果出现浑浊,则说明其出汤工艺不完善,出汤过程中混入了杂质。
其次是香气,茶膏应该有香气散发,且不说在不同温度下能否保存香气又保存了多少香气,仅仅就高温熬制和低温萃取而言,得到的无香味茶膏就很难获得皇室的青睐。但显然无论何种工艺,都存在香气挥发过渡和挥发不足的问题,所以宫廷普洱茶膏的香气应该要比普洱茶叶浸泡的茶汤显得清淡。
第三是口感,如果说无香气的茶膏已经不能让皇室青睐,我们就很难想象没有味的茶膏是可以作为贡品的,浓缩茶叶有益成分的茶膏,必然在口感等级上要优于制作它的原料,才能胜出一筹。破坏茶膏活性物质的土法熬制,和溶解有益物质不足的低温萃取,都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如果说无香气的茶膏已经不能让皇室青睐,就很难想象无香无味的茶膏何以作为贡品入帝皇之口。浓缩普洱茶有益成分的茶膏,剔除原普洱茶中的苦涩味,口感必然更厚重润滑,比原材料胜出一筹。以此作为评定参考,清宫皇家茶膏应是汤色鲜亮通透、口感生津润滑、香气馥郁悠远。清代宫廷茶膏在气味上能够保留茶香,并且和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放置时间越长,越具有厚滑的口感。到目前为止,只有贡润祥茶膏方能比肩清宫茶膏标准,汤色清亮通透、口感厚滑滋润、香气芬芳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