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7-24 08:24:37 人气:125
第一讲: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微言诗曰:
人性之初本良善,性近习远各不同,
如若不教性格迁,教贵专一是初衷。
现在我们的孩子似乎总是在抱怨课本太多学习太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没有玩的时间。那么在中国古代孩子们也是这样吗?他们也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么?古代的孩子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也象今天的孩子一样由当时的政府统一安排教科书用以启蒙的吗?
答案肯定是没有的。在宋朝的时候中国突然出现了一部来历不明的《三字经》,为什么说来历不明呢?因为我们到现在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这部《三字经》流传不绝,它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从内容的形式上看,《三字经》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三字经》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我们总会在某个电视剧情节中看到古代私塾里孩子们摇头晃脑读书的场景。
那么中国古代有几本启蒙的教科书呢?我们知道有个“三百千千”。“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些都是古代孩子启蒙读物。那么,问题出来了,大家一看这个排位“三百千千”,肯定会问为什么唯独这个三字经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
在传统文化当中,把一部书称为经,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启蒙经典。这本《三字经》简明扼要,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深厚的文化营养。在它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呢?
【原文】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微言诗曰:
性之善恶实难定,至圣先师置不论;
世人何须争明白?性近习远理自顺。
人出生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三字经开篇简单的六个字背后,却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关于人性论的讨论非常丰富多彩。先秦时期儒家就有三派说法:一派是孔子的说法,那孔子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性相近习相远,他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与环境的影响会差别越来越大,性相近是孔子的说法。其实孔子对人性的善恶是置而不论留了悬念的。战国的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家。他的看法是什么呢?他认为人性本恶,他说一个人呱呱落地,饿了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当时身体是否舒服?心情是否舒畅么?不会的,他非要吃奶。如有几个孩子的话,可能还争先恐后地要吃奶。那么人性从具来索取的这个角度来看就谈不上善良,所以荀子倡导礼治与法学,来约束人性恶的一面,所以荀子是中国法家学术的奠基人。
人性本善是儒家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何以说人之初性本善呢?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个大思想家他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说人要有四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就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如果没有这四个心,那就称不上是人了。我们都记得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影星叫玛丽莲·梦露,她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传遍了世界。照片上的梦露她正好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的出风口,突然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流,把梦露的裙子给吹起来,梦露一个下意识动作就是赶紧捂着这个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她觉得害羞,赶快把裙角给捂住,所以羞恶之心世人皆有。
人性善恶的这种分歧,实际上是中西文化不同的发展轨道。简单来说,在西方的文化中,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原罪的,只有上帝是无罪的,那也就是说人之初是性本恶的。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我谁都不能相信,我只能从社会管理上来设计一种制度来相互监督彼此独立,西方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的。而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就是《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相信每个人天性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是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我们只需要去教育他,去引导他,去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毕竟人们的意愿是向往美好的,所以三字经就用了性本善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六个字,这六个字里面的精义非常非常深。
人性的问题很复杂,所以《三字经》只说性相近,而不说性相同。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历史上有个人叫曹操,我经常说他是卑鄙的圣人。大家都知道,他有四个儿子。最著名的当属曹植,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程度呢?在曹植以后的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大才子的人叫谢灵运,他讲如果天下写诗的才华有一石(dan)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来历。剩下的两斗是谁的呢?谢灵运也不客气,我一斗半。那么还有半斗是谁的呢?是天下的人来分。你想连谢灵运那么高傲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认为曹植一个人占八斗,可见曹植是何等的饱学?曹操的长子叫曹丕,他也很有文采,曹丕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是跟曹植比恐怕差得太远了。他只能跟这一群人去分那个半斗。但是曹丕擅长剑术,在中国武术史上是有一席地位的。
同时这个人占有欲非常强,比如攻下邺城的时候,曹丕冲进去先干什么呢?他不是指挥将领,不是去安抚民众,也不是先去库房里看看有什么战利品。他干嘛去了?他先冲到袁熙的家里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抢过来做老婆,因为甄氏很漂亮,他占有欲极强,这是曹丕。至于他后来是如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这个估计大家都是知道的。他跟曹植不相往来,亲兄弟啊!有一首著名的《七步诗》就讲了他们兄弟之间的紧张关系: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这是由才高八斗的曹植所作的七步诗,是对于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曹丕的质问,也是他们之间真实关系的写照。
他们的另外两个兄弟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非常彪悍,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个人在史籍上没有留下过他好写诗的记载,只留下过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百步穿杨的记录,这曹彰很有意思,不知道怎么跟老虎去打起来了,他跟老虎打架,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就动不了了,老虎没他的劲大。又有一次,据说这曹彰去找一大象打架,他估计跟人打实在不过瘾,都打不过他,他过去把象给摁在地上,那象也动不了。所以曹操在战争当中见到马超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时候,他就哀叹:咳!假如我儿子曹彰在此,有你马超什么事?可见曹彰有多么勇武彪悍。
曹操还有个小儿子曹冲,这是中国著名的神童,曹冲称象是个很有名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史籍上记载,说当时孙权为了讨好曹操,就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大象当时在中原地带很少见,看到这么一庞然大物,曹操当时问这大象有多重?众人皆不知,那总得称称,可怎么称?哪儿去找那么大的秤啊?众人显然束手无策了。那时曹冲还不到十岁,就在旁边说:哎,这有什么难的?去撑条船来,把这个象搁到船上,那么船不就沉下去了吗?我在船舷漫水的地方划一道线做个记号,再把这个象给牵出来,接下来我就有办法知道这个象有多重了。他怎么做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往上搬石头,一块块石头往上搬,看这个船慢慢地往下沉,到了刻的这道线了,我就称称石头多重,这象不就有多重了吗,这是利用的排水量的原理。还有一种说法更聪明了,曹冲就叫人一桶桶往船上倒水,也倒到船沉到刻线的地方。那我倒进去几桶水,每桶水几斤,我不就知道了吗。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这是一种社会现实。所以三字经用字极为准确和严谨,只能是性相近不能是性相同。如果说天性是由先天决定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接下来《三字经》又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接下来“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孔子的思想,这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但是因为后天你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就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的古人是非常重视后天环境的。这里再讲个典故,来验证一下这个道理。在古代晋朝有个叫周处的人,这在《晋书·周处传》中有记载。书上讲周处这个人天性善良,由于从小父母双亡,就没有人去教育他,没有人去引导他,没有人给他上规矩,慢慢地就瞎混,后来受到了不好的风气的熏染影响,长大了以后变成了一个非常粗鲁、暴躁、野蛮的人,就动不动跟人打架,打得人家头破血流,周围的人见了周处就躲,惹不起躲得起呗,谁愿意被打啊?可周处自己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羞恶之心,没有是非之心,这个心被遮掩掉了。有一天呢,他突然发现,哎?怎么谁见我都躲啊?他就去问一个老者;老人家,为什么邻居乡亲见了我都躲呢?老人家说你不知道啊周处?我们这边有三害啊。第一,前面山里出了一只猛虎,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这是一害,害得大家鸡犬不宁。第二,你看,村前面的河里有一条蛟龙,弄得谁都不敢游泳,不敢下河捕鱼,不敢游过河去。周处说:这不才两个吗?三害,还有一害呢?那老人家说,就是你周处啊。周处这一听,哎哟,原来我那么坏了?怎么一下子乡亲把我当一大害啊?幡然醒悟的周处上山杀掉了这个老虎,为民除害。下水,潜到河里斩杀了这个蛟龙,为民除害。而自己从此良心发现,从此一路上进,奋发图强,后来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好多的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三字经》里面都有什么样的方法呢?
【原文】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微言诗曰:
教学本是育人事,不教必定性格迁;
专心致志学圣贤,不负寒窗十华年。
《三字经》接下来讲:苟不教,性乃迁,什么意思呢?如果不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你人性中坏的东西就会生发出来。前面周处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而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教育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专一!在《三字经》里讲到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在历史上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的故事来验证三字经的这个观点。我们知道明朝有个著名的书画家叫唐伯虎,明四家之一。他在4岁时就在绘画方面显示出了过人的才华。唐伯虎6岁时,他父亲唐广德送他到私塾读书,唐伯虎一边读书一边自己练习绘画。13岁时,唐伯虎的画画的名声已经在周围十里八乡传开了,父亲为了让他有更大的提高,就把他送到当时的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绘画。有了名师的指导,唐伯虎如鱼得水,更加刻苦勤奋,很快掌握了专业的绘画技艺。唐伯虎在沈周门下学习两年,绘画技艺已接近老师沈周了。一次,有一位当地名士找沈周求画,沈周由于有事没时间画画,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唐伯虎,没想到唐伯虎把自己关在房中一整天,画出了一幅山水图,交给沈周时,沈周拍案叫绝,大大称赞唐伯虎画技的精湛。谁知自从老师的这次称赞后,唐伯虎渐渐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觉得自己的绘画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他对老师每天的辅导和自由练习课不再有原来那么大的兴趣了,有时趁老师外出,他就胡乱画点什么,应付一下老师回来后的检查,其余时间就去找一帮孩子玩游戏。沈周发现了唐伯虎的变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像唐伯虎这样的学生,心高气傲,仅靠语言教育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沈周思索了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天,沈周特地邀请唐伯虎和他一起在自家的书房吃饭,天气很热,却门窗紧闭。唐伯虎吃着吃着感觉出汗了,就说:“老师,能把窗户打开吹一下风吗?”沈周点了点头说:“当然可以,你去把窗户打开吧。”唐伯虎放下碗筷,走到对面的墙上去开窗户,当他伸手去拉窗户的把手时,手触到的却是冰凉光滑的墙面。唐伯虎仔细一看,发现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没想到老师的画功竟然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他汗颜了,他突然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唐伯虎惭愧地对老师说:“老师,我知道我错了。”唐伯虎没有打开墙上的窗户,却在老师的开导下打开了心灵的窗户,从此专心致志地潜心学画。后来唐伯虎不再有半点骄傲之心,而是不断拜访名师,先后投到李唐、刘松年等名师门下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代名垂青史的大画家。
这个故事无非是告诉你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你才会有所成就。那么《三字经》接下来还讲述了好多关于学习环境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把一个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话,那么他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花朵所赖以生长所赖以开放的土壤。我们应该为学习中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土壤条件?我们应该给他创造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呢?
上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前言
下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