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7-24 08:47:06 人气:46
第二讲: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微言诗曰:
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
此理不容紊,道统传至今。
孟母三迁事,燕山五翰林。
不教父母过,惰乃师不严。
这里有个历史上很有名的孟母三迁的典故,还有窦燕山作为父亲怎么让五子登科的故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儒家思想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当教师有错误的时候,该如何对待?又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呢?
先说说母亲,西汉有本《列女传》,讲的都是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而孟母这个故事也在里面。那么,这是什么样一个故事呢?
孟子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自然无法给予孟子良好的条件去教育他,你可以想象,孟母是在怎样的境地下成就孟子的。家境贫寒的孟子,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头,而这个破房子还不能在城里头。古代也是一样啊,城中心房价高啊。住在城外,而且城外还不能在很好的地段。在哪里呢?在墓地旁边,那里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从小就学人家哭丧,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地搬家,从第一个住处搬到第二个住处,第二个住处搬到哪里呢?不巧,搬到了市集上,搬到一个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肉铺当然天天要杀猪卖肉。小孟子又学着肉铺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后讨价还价,俨然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那么孟母当然更着急,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更何况当时是看不起商人的。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困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一次搬到哪里?第三个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就从此开始学什么呢?学打躬作揖读书念书,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人通过教育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在现实社会里学习社会的行为方式,同时参加各种集会活动,接受行动准则和价值体系进而发展其社会性。因此,人的成长总是受环境的影响,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一故事中,说明了很久以前人们就意识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孟子的母亲的三迁而择邻,重点在选择,这种选择体现了母亲教育子女的主导性。
总之,家庭教育要符合发展中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要求。要以发展的观念去选择教育以及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这不能不说是《孟母三迁》给我们的教育与学生成长方面的又一启迪。
微言诗曰:
学习持以恒,不可半途废。
孟母断机杼,预以警是非。
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子不学,断机杼”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这个典故流传很广,它与“孟母三迁”齐名,可见孟母教育艺术之高超,这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励志故事之一。这个典故给我们以很深的启迪。首先,孟母断机告诉我们要有决断性,一旦认为是错的就当机立断改正错误,同时只有好好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成才。可以说,自古以来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然而,良好的主观愿望并不一定都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其中就有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孟母断机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为人们所称颂。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孟母的循循善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空洞的说教,只能让孩子似懂非懂,左耳进右耳出;严厉的“惩罚”,更让孩子逆而反之,甚至铤而走险。何故?有专家认为,孩子尚小,其抽象思维能力极为薄弱,还无法与成人的思维同步。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向孟母学习,少一些大而空的说教,多通过具体而微的事例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这种以事说理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真正而深刻理解事物的内在道理和父母的良苦用心。如今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对这一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果凡事都要遵照父母的意志去做,孩子只有服从的份儿,甚至强求孩子学习名列前茅,那么势必会导致揠苗助长,扼杀孩子个性,其后果可想而知。
由此我们希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多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能多用孩子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话,让孩子领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真正做到“教子成才”,而不是“逼子成龙”、“逼女成凤”。孟子在他母亲仉(zhang)氏的科学教育之下开始了做学问,开始成为儒家亚圣这样的人生,所以这个故事是值得让我们好好去研究一下的。
之所以用孟母来做例子是有原因的,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这些名门望族的豪门女性,好多并不识字。我们尊敬的季羡林先生,他的母亲就不识字,但是当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的时候,季先生也好,胡适也好,很多大学者也好,都首先想到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母亲尽管在传统社会当中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母亲对孩子的道德的养成,对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那么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讲讲父亲的故事。
【原文】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微言诗曰:
五子登科千古颂,燕山窦氏美名扬;
义是家风规则事,自古身教言传讲。
五子登科这个典故很多人还是熟悉的,但要说窦燕山就不一定知道了。这个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因他居住在燕山(北京),故称窦燕山。据说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都痛恨他的为富不仁。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所以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这在古代,三十无子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孝的,不有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么。在一个夜晚他做梦,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正、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方能呈祥。”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回想昔日种种不觉惭愧,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之钱。”然后就逃跑了。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帮助办丧事;有无钱嫁女儿的,他就出钱帮助嫁女儿。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同时,窦燕山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自己家里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衣服。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积了大阴德。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当他醒来,发现也是一个梦。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那么窦燕山他又是如何教育他的五个孩子的呢?他讲人要如鸡,要有五德。那么鸡有哪五德呢?它与教五子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为何还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呢?
在我国古代,鸡被冠以“德禽”的美名。清陈淏子《花镜》说:“鸡,一名德禽。”鸡有五德,最早见于西汉时期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文、武、勇、仁、信五德中的前两德源于鸡的形象与身体结构,后面的三种美德则与鸡的生活习性相关。文德,指礼乐教化。在鸡的身上,红红的鸡冠高耸,就像人戴冠,给人以文质彬彬的感觉,鸡也因此获得了“戴冠郎”的别称(《事物异名》)。在我国古代的很多艺术作品中,人们喜欢将雄鸡与鸡冠花联系在一起,即冠与官谐音,取谐音“官上加官”之意,成为旧时长期流行的吉祥图。武德,指鸡搏斗时的武力凭借。雄鸡双腿之后有一个突出如脚趾的部分,叫做“距”,相斗时可以之为武器,这种得天独厚的身体结构成就了鸡的武德。勇德,即面对强敌勇敢地与之搏斗的品德。雄鸡好斗,古人也借以表现自己的勇猛,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一位“好勇力,志伉直”的人,常戴一顶鸡冠帽以示勇力过人。鸡这种勇猛果敢的精神被古人赋予驱邪之意,美化成了辟邪符号。
如南朝《荆楚岁时记》关于正月初一风俗画的记载:“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又如甘肃嘉峪关魏晋时的壁画墓,墓道拱券门上方,两块竖砖状似门阙,左有鸡首人身图,右是牛首人身图,鸡与牛的精灵左右把守门户,万邪不入。雄鸡的神经系统有如弓弦,被雄性激素拉得满满的。因此,它好勇斗狠、争强好胜。鸡的勇、武两种德行也被古人开发利用,成为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并且一直流传至今,这就是斗鸡。仁德,是儒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的最高准则。在动物中,鸡家族之间的挚爱,堪称楷模。鸡见食物不独自占有,而是呼唤同类一同啄食,公鸡找到虫子后,会“咯咯咯”地呼唤母鸡前来享用,自己却乐不可支地扑闪着翅膀;母鸡对自己的一群子女关怀备至,常常叨着小虫或米粒送到小鸡跟前,“咕咕咕”叫着看着鸡崽吃食。这被古人视为“仁”的体现。信德,即守信用、诚实不欺,雄鸡每天按时报晓,这就是“信”的表现。雄鸡司晨,守夜有时,因而古代帝王“以鸡为侯”。几千年来,鸡啼晨打鸣,以自己的方式介入人间生活,伴随着中华民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习俗,从“鸡声茅店月”到“鸡窗夜开卷”,寒暑往来,与我们的劳动、学习和生活相随相伴,乐此不疲。《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鸡按时而鸣的特点,被人们所利用。在尚无计时器的时代,那喔喔啼声伴着人们日出而作,成为昼与夜之间重要的时间刻度。
鸡有五德之说,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虽然中国古代有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准则,但影响更广泛的还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社会上德行很多,归纳为五种,是因为这种归纳与五行学说挂了钩。所谓鸡有五德,虽然此五德非彼五德,但它们的文化背景是相同的。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周武王兴义军灭商纣之后,向箕子咨询治国的常理,箕子讲的第一条,即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种物质构成宇宙万物,它们相生相克,使得天地间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五行之说影响深远,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泉,也是古代政治、思想、风俗的重要基石。正如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所言,“五行之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与其作用统辖时令、方向、神灵、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等,以至于帝王的系统和国家的制度。”顾颉刚所提及的五行统辖之“道德”,便是五德。鸡的“五德”是古人赋予动物的一种精神寄托,十二生肖中只有鸡能得此殊荣。鸡的五德,是由人揣摩归纳出来的,体现了人们的道德理想。夸鸡有五德,实际上是希望在人类社会里这些美好的德行也能得到弘扬。鸡是“五德之禽”,有诗赞曰:“意在五更初,幽幽潜五德;瞻顾候明时,东方有精色。”
窦燕山利用鸡之五德来要求自己的子女学习和成才,显然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最后,窦禹钧也受封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原文】养不教 父之过
微言诗曰:
生而不养是父过,养而不教过上错。
为父当知身为则,教育大事应执着。
这里的养有两层意思,生养、养育的意思。你做爸爸的,你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你不去教育他,你只管生养他,但你不去教育他那就是你父亲的过错。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两个故事来解释这六个字。
汉宣帝的时候,有叔侄两个人,一个叫疏一个叫疏受,这两个人都当了比较大的官,太子少傅和太子太傅,这可是教育太子的大官。那么他们把太子教育完成以后就告老还乡了,皇帝当然要感谢这叔侄两个人对太子的教育,所以就赏赐了他们一大笔钱。这叔侄两个回到老家以后,按照常规应该干什么?买田买地,留给子孙。可这叔侄两个很奇怪,怎么奇怪呢?回去以后没看见他们有这个动静。只看见他们两个人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请谁呢?请自己的一些亲友,请村里的孤寡老人,来白吃白喝。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帝赏赐的钱像流水一样在花。疏广和疏受都有孩子,看着不敢说,但是心里担心,你这么折腾的话你拿什么留给我们呢?就托族里的长老去跟这个疏广、疏受打个招呼,说你这么花钱,没钱了孩子将来怎么活?你这样花钱的话,你给孩子留什么呢?疏广、疏受就跟长老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做父亲的,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怎么不知道该给孩子留点东西呢?但是我们疏家已经薄有田产,如果我的孩子勤劳一点,刻苦一点,向上的话,是不会比别人过得差的。我把那么多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变得依赖,从小锦衣玉食,消磨斗志,对他们恐怕没有什么好处。这个长老把疏广、疏受的话传给他们的子孙,他们的子孙一下子领悟到父亲深意所在。
现代社会当中,我们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着他将来要结婚,我先把房子给他买好吧。孩子刚刚进入大学,就琢磨着给他买个车吧。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在传统中国有一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留给孩子千两黄金,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这个话你不能刻板地去理解,真留一本经书给他,他吃经书啊?不是这意思,而是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本事,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培养他一种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
近代有个伟人叫林则徐,也是笔者的乡贤,他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话说得何其透辟又何其超脱?可到今天,能真正读懂并践行林则徐这段话的,又有多少人呢?成长过程中一个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和母亲一样,必须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职责。父亲往往就是孩子无形中的榜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确的。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当然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时候,也有一个当朝的大官,御史大夫,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长,这个人叫陈万年。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竭尽讨好之能。这个陈万年做父亲是这么样一个人,而他的儿子陈咸却是一个刚正不阿,仗义直言,执法如山的一个官员。也是一个官,当然没他父亲那么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也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担心,他儿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多人,还好父亲在,我人缘好,我位置高,我还能罩着你,我总有走的一天吧,我走了以后你怎么办?你不要被人整死吗?所以他有天晚上下定决心找他儿子谈谈。古时候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比较大,躺在榻上。汉朝的时候还没有我们今天的床,陈万年躺着,他儿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风后,要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儿子站在屏风后面聆听父亲的教诲。这个陈万年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一点,变通一点,要明哲保身。这老爷子一番好心,唠唠叨叨,一车轱辘话,陈咸站在那里晚了,也累了,累了以后,“扑通”头就撞到屏风上。这把老爷子给惹火了,我好心好意那么累通宵达旦地教育你,你却在那儿打瞌睡,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规矩了,小杖受,大杖走。你这个爹要打我,你打的不重我挨几下,你打的重我也是走的。小杖受大杖走也是儒家的规矩,我要跑的,这也是符合规矩的。儒家并没有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没有这个说法。
小小打一下你就熬一熬,如果要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那么陈咸就跑,跑的时候扭头扔下一句,说你这老爸,我为什么打瞌睡?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叫我像你这样溜须拍马嘛,老爷子当场厥倒。
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父亲教育儿子,这个父亲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哪种好呢?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正确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的教育却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那么教育孩子的责任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谁更加重要呢?
【原文】教不严 师之惰
微言诗曰:
学高为人师,行正是身范。
教育当严勤,师道是衣冠。
教育孩子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孩子终究会成长要走进社会。他要离开父母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么这时又是谁的责任呢?
是老师。所以《三字经》接下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懒惰的惰,是一种疏忽,一种过错的意思,并不是仅仅懒惰的意思。不是说教不严就是你老师偷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教不严就是老师的过错。
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找出一个故事来说明的话,那太多了。我找一个最极端的,最狠的一个。怎么狠呢?我找一个皇帝家的老师来说这个问题。朱元璋夺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没受过什么教育大家是知道的,所以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很关心自己皇子的教育,就满世界的找有学问的人来皇宫里面教他的这些龙子龙孙。找到了,叫李希颜,一代名儒,教书水平很高。这个老师那是非常严格地来教育这些龙子龙孙,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教师的职责。严格到什么地步?他揍龙子龙孙。有一天一个朱元璋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他那里说:父皇,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把我给揍了。朱元璋当然就火了,这还了得你,我给你脸叫你来当我孩子的老师,居然你还敢打我的孩子?就准备去治这个李希颜先生的罪。这个时候,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那个原配,也没读过什么书,在旁边就劝朱元璋,说这是你不对。她就问那个孩子,老师为什么揍你?你不好好背书。那不你该揍吗?马皇后就跟朱元璋讲,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的,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还能责怪他呢?朱元璋一下子明白了:哎,马皇后的话有道理啊!不仅没有治这个李先生的罪,反而对他非常尊敬。当李先生退休的时候,朱元璋专门赏赐了红袍,因为李先生的官并没有那么大,并不见得可以穿这样的服饰,但这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赏赐了红袍,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让老先生告老还乡,老先生自然千恩万谢。在封建帝王社会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权威,为什么一个教书先生竟敢责打皇子,而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对一个教书先生如此礼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
天地君亲师这几个字相信很多人还是知道的,在传统的中国,老师是什么地位?以前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敬礼,要鞠躬,要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还要为一个磕头,就是一个牌位,上面写着就是天地君亲师,上有天,下有地,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天地君亲,第五个就是师,这就是老师的地位。
在传统中国文化当中,过去1905年以前,因为1905年中国废科举,以前私塾门口一般都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溺爱免送。如果你要溺爱你的孩子,拜托,你别送来,我不教了。这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贵为帝王,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清朝,皇子入学就是用这个道理。大家如果看过溥仪,宣统皇帝的回忆录大家去看,为什么清朝的储君去读书的时候,为什么要亲贵陪,大家知道吗?他就会找一些同宗的人陪,就是让老师骂的。因为老师必须教训你,你不好好读书,你小动作不断,我要骂你。但是你将来是皇帝,不好骂,我总得指桑骂槐吧,我总得教训你吧。这一套制度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学。
教不严师之惰,不仅强调了老师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了老师的尊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但是这种师道尊严会不会使有些不合格的老师有恃无恐,误人子弟呢?
的确是有的。鲁迅先生就讲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老师教孩子读《论语》,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这个学生一下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我?什么话,什么意思?那这个老师比较蛮横,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这个学生很小心地就问,老师,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老师怎么会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是什么呢?郁郁乎文哉。这老师是个白字先生,水平不高,郁郁他不知道怎么看成都都,首都的都,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之乎者也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师就把郁郁乎文哉一直读成都都平丈我。那么他也这么教学生,都都平丈我,那么这样的老师那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为人师者未必都合格,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问题呢?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完全过时了呢?
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它的优缺点,它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还没有好好地反思过,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有些短处是很明显的,比如体罚,这个在今天是应该要予以批判的,不能遗传下来,现在老师绝对不能对孩子施以体罚。但是老师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了?我想时代进步了,老师应该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孩子还是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从老师那里领受知识和教育。这个传统恐怕没有过时吧?现在好多教师对孩子,他不敢严格要求。也许好多家长也未必理解老师,严格要求委屈了我孩子,我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我就这么一个宝宝,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会对老师兴师问罪。当然我还是要强调,传统的教育有它的毛病,我们不能继承。但是传统的教育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了吗?难道教不严师之惰不对吗?当然老师自己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孩子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领悟教育?这是《三字经》要接下来讲的又一个重大问题,请大家听下一讲。
上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1
下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