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7-26 11:31:30 人气:39
第七讲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有鱼虫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羶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闻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微言诗曰:
五常自古不容紊,六谷六畜皆人欲,
七情八音传至今,人伦九族亲为居.
《三字经》作为传统的启蒙教育,在讲完了对自然界的认知以后,就开始告诉你怎样为人处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基本内容,源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么在《三字经》中,仁义礼智信的排列顺序能否打乱,又为什么要把仁排在最前面?
在我们传统中国,五是一个重要的数字概念,大家都知道五行,许多事物就对应于五行,“仁义礼智信”就是这样,所以《三字经》讲仁义礼智信,还说此五常不容紊,为什么?
仁义礼智信,分开来讲,这在诸子百家里头,早已经有了。但是将它们综合起来,成为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一个系统,并进行了这样的排列,我觉得这个排列是极其有道理的。这是汉代儒家学者的工作,当时叫五性,就是五种性质,五种最重要的性。汉代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叫《白虎通》,根据《白虎通》经典的解释,仁是仁爱,义是得体,礼是合乎规范,智是明辨是非,信是专一守信。后来大家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五样东西应该是经久不变的,应该是超越一切时空限制的,它是永恒的,所以把它叫五常。
那么,我们讲了人与人之间要遵守的礼制后,是不是要讲一下人与自然中其他动植物的关系呢?要想知道人与自然中其他动植物的关系就应该知道我们平时经常接触的这些动植物有什么?
地所生,有草木;有鱼虫,有鸟兽,三字经在这里只是概括性地列出一些动植物,那么它的用意无疑是想告诉我们,我们要珍重一切生物,并和谐地与他们共处,他们也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也是这个世界存在的物种,需要维持一种自然的生态平衡,我想这样的用意是我比较愿意去理解和诠释的。我们今天一直在讲和谐,和谐是什么?在新形势下我们更要特别地去强调这一点,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绝不是夸大其词!你想想,是不是这样?由于我们之前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牺牲环境代价来实现GPD增长的,这种过度开发或破坏生态的行为给我们埋下和制造了很多生态安全隐患,许多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已经在给我们人类带来生存危机,这个恐怕已经是一种严峻的现实了!
也许大家会讲,五常嘛,五样最重要的东西嘛。我可以讲仁义礼智信,我也可以讲信智礼义仁,我也可以讲义信智仁礼,我可以把这个先后的次序我打乱了讲。这可以么?我们不要忽略了《三字经》不容紊这三个字,绝不允许紊乱,这是非常重的语气。
按照儒家的解释,仁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仁者爱人,这是一种爱的情怀,是一切伟大人格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仁,这个字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好人过去叫仁人,讲仁义的人。好的政治叫仁政,好的声誉叫仁声。大家知道佛陀,都知道释迦牟尼,一个印度人,大家知道佛陀还有一个名字吗?早期的中国人看见从印度传来的佛教,Buda,他不知道怎么翻译,佛陀是音译,那么佛陀传达出来什么呢?早期的中国人也把他和仁挂钩,叫能仁。再说的俗一点,大家嗑个瓜子,嗑出来的还是个瓜子仁,吃的干果里边是果仁,你怎么不吃瓜子皮啊?怎么不吃外面裹的壳啊?你要吃那里面的仁啊?因为里边是好的,是最好的东西,是可以吃的,是有营养的。所以仁在中国古代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仁义礼,后面接着的是智和信,这个顺序为什么不容紊乱?这里边就有传统中国思想的一种精义在。按照儒家思想,智慧和守信是好东西,但是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如果没有仁义礼为前提,智和信可以是很可怕的。很简单,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仁义道德,也不守礼仪,不遵守社会次序,说咱们哥俩商量今天晚上偷一个东西,这个大楼有一个柜子,我比较傻,我抡着斧头把它劈开,咱哥俩给它拿走。你很聪明,你说不用不用,咱们去做钥匙,悄悄打开,轻松地拿走。你说哪种更坏?你聪明了反而坏了,有智慧反而做更大的坏事,更能够掩盖做坏事的痕迹。如果在这方面再讲信那就太可怕了,今天晚上咱们说好,咱们偷一个东西,咱们一定去,绝不反悔,这社会就乱了。所以古人的心思是很细密的。诸位,仁义礼智信,这个顺序绝对不允许紊乱。智和信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不然的话,有智慧的坏人,守所谓信用的坏人,那比一般笨乎乎的坏人,说话不算数的坏人,恐怕更可怕。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尤其是在为人处世上,人们更是看重信字。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那么在历史上,又流传着哪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呢?
微言诗曰:
仁义本是首,礼智即为纲,
信乃人间诚,情同有朱张。
有个成语叫“情同朱张”,这就是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呢?东汉时,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姓朱,叫朱晖,一个姓张,叫张堪。张堪很早就知道朱晖很讲信义,但是两个人原来并不认识。后来两个人有机会到太学里边作了同学了,两个人才熟悉起来。虽说两人来自同一个地方,但是也并不是来往很密的,更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混在一起。同学了一段时间,两个人学业有成,要分手各回家的时候,张堪突然对朱晖讲:我身体不好,今天我俩要分头回家了,我有一事相托。朱晖也摸不着头脑,就看着张堪,说你要托我什么呢?张堪就讲,假如有一天我因病不在了,请你务必照顾我的妻儿。当时两个人身体都很好,这个朱晖也没当回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承诺。但是分手以后,果然,张堪英年早逝,留下了妻子和孩子,生活非常的艰难。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原来关系不很密切的朱晖的耳朵里,朱晖就不断地给张堪的妻子和孩子以资助,去关心他们。年复一年,这就弄得朱晖的儿子不理解,就问爸爸,说:父亲,您过去和张堪没什么交往啊?并没有什么深交啊?您怎么对他的家人如此关心呢?朱晖的回答是:是的,我的确跟张堪不是相交很深的,不是来往很密的。但是张堪在生前曾经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我,他为什么托付给我呢?因为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够辜负这份信任?我当时没说什么,实际上,我在心里已经承诺了,所以我要守信,履行我对张堪的诺言。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感动的事还在后面。因为朱晖在家乡是一个非常扶危济困啊,非常有公益心的一个人物,南阳太守早就仰慕朱晖的为人。那么在古代怎么来褒扬你,怎么来奖励你呢?往往是一个办法,让你的儿子也出来当官,征辟你的儿子给你一个当官的机会。到了这个当口,大家知道朱晖怎么做的吗?朱晖就去找南阳太守,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是我的儿子才华、本事都不太够,我向您推荐一个人,推荐我的故友张堪的儿子,他学习勤奋,非常守礼仪,是个可造之才,我愿意把我故友的儿子推荐给您,让他有一个去当官为民众服务的机会。后来张堪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晖对他的信任,非常廉洁奉公,非常勤奋踏实,为民众做了好多好事。我想这个故事和很多其他的故事一样,足以说明我们传统的中国人是多么看重一个信字。这里头并没有合同,并没有文书,甚至没有一句公开说出口的承诺。但是朱晖这么去做了,我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反思的。
【原文】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在中国民间,人们常常会说,五谷杂粮,五谷丰登,那为什么在《三字经》中为什么会讲六谷呢?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黄米里面分两种,比较黏性的叫黍,比较筋性的叫稷。那么这两种并起来算一种,所以也叫五谷。
《三字经》既然讲完了六,理所当然就得讲七。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七情,喜,喜悦;怒,愤恨;哀,忧伤;惧,恐惧;爱,爱恋;恶,厌恶;欲,最后一个,欲望。只要你是个人,是个正常的人,你都会有这七种情感。但是,儒家认为,虽然这七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但你却不能由着它来,你要对它有所节制,用理智去制约。人的情感终究需要用理智加以制约,这就是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中国儒家文化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否则无论是喜还是悲都有可能造成情感的失控。
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范进20岁的时候就开始应考,连续考了30多年都名落孙山,终于到51岁那年,总算考取了一个秀才。秀才是很不容易的,古代是很有规矩的,比如秀才娘子,可以穿红裙子了,可以穿红的绣花鞋了,不是秀才你再有钱,你敢穿一个试试?范进接着第二年再去考,考举人的时候,他自己没报太大的希望。他岳父也讲,我看你考了个秀才就不错了吧,回来招几个学生教教,也谋几个银子,你这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你还想考举人?考中举人就叫老爷了。在传统中国社会,你很难见到一个进士在家里,为什么?进士都出去当官去了,进士一定要出去当官。而在传统中国是有严格的回避制度的,你河北人不能在河北当官的,你必须跑到外地,也许到湖南去的;江苏人不能在江苏当官的,到安徽当官。所以在老家看不到进士的。哪里有进士?进士都在外头当官。老家最厉害的老爷就是举人,举人老爷,那很厉害的。哪知道范进这好运一来没个头,举人也考取了。这一下怎么样?他接到了喜报以后,描写是两手一拍,笑了一声,我中了。他中了,他接到报,然后往后一摔,晕过去了。范进就晕了,那旁边的人一看,这是举人老爷晕了,赶紧给他水喝,把他给弄醒。弄醒了以后,范进又跑起来,一面拍手一面大笑,哈哈哈哈,中了中了,好了好了,我中了,笑着往外飞跑。这一跑,一跤摔在池塘里,摔在池塘里以后,范进还站起来,从池塘里站起来,两手沾满了河泥还在那儿拍,说啊,我中了。他中举是中了,可是他也疯了。这个故事是很凄凉的一个故事,范进在长期失败得不到成功以后,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成功,他的情感没有办法控制,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控制不了自己的喜。他的喜再也不能接受理智的制约,所以疯了。这个故事经常被用来批判传统科举制度的残酷无情。但是换个角度看一看,难道不也可以说明人的情感应该接受理智的制约吗?制约的标准是什么呢?“止乎礼”,只要你符合礼仪都可以。这个例子说白了,很容易理解。诸位在家里爱穿什么穿什么,你愿意在家里穿得很凉快也可以,只要没人见到。但是你如果一旦进入社会,说你要去上学,去要上班,你也这么穿?肯定不行,你得合乎礼仪。一个合乎礼仪的社会才会和谐,才会平稳,才会井井有条。
我们总是听到这样一句话,意识决定存在。那意识从何而来?从人的感知角度来讲的话,意识就从我们人对外界的感官接触而来。简单地讲,我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等等。因为只有人有感官才能知道物质的存在,并得以区分和利用。这个大家应该不难理解吧?这个在佛家的经典《心经》里也有讲述,就是他们讲的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还有六意声色香味触法,这是相对应的。所以三字经列举了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来说明人的感官决定事物的存在和属性,人只有在区分出事物的属性后才会利用和改造他,社会科学技术才会进步,因为人生活在自然里,是负有科学改造责任的。当然应该提倡科学发展观,否则人类也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三字经》讲完七以后又得讲八,八音。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古人更是把音乐作为贵族弟子的必修课。那么古人为什么如此看重音乐教育,《三字经》所讲述的八音究竟是指什么?常言道,朋友好找,知音难求,千百年来,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自己最好的朋友称为知音,这里面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典故呢?
【原文】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上面讲的八音,实际上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按照制作乐器的材质进行分类。匏是指用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就是用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现在还有人吹这个埙呢;革是指用皮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上面蒙一层皮革;木是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有一种叫敔,这大家很少听到,但是大家知道现在在华山一带,有一种老腔,这个老腔在演唱的时候突然会跑出来一个人扛着乐器,什么乐器呢?一条板凳,一块木头,在那儿敲,这也就是,在老腔里面保留着中国古代用木器做打击乐的痕迹。那么石就是玉制的,比如磬;丝就是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琴、瑟;竹子就不用说了,笛子都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分类法并不一定科学,但是传统中国就是这么分的。这么分有它的道理,这是属于专业的音乐范畴的问题,我们不在这儿讨论。我只问大家一件事情,我们平时经常说,这个人吹牛皮,我倒请问大家,吹牛皮到底什么意思?大家一般认为吹牛皮是说大话,那牛皮能吹大吗?诸位,那么厚一牛皮,你怎么给它吹大吗?实际上吹牛皮的本意不是这个,跟八音相关。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垒的,牛皮是敲的,牛皮是鼓嘛!所以吹牛皮的意思是不搭调,你讲那事跟这个没关系,是否夸大倒在其次。当然我们现在都忘了,所以老说吹牛皮。
传统中国认为音乐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位,能够使人相互理解沟通,成为朋友。最好的朋友叫什么?知音。常言道朋友好找,知音难求。千百年来,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自己最好的朋友称为知音,这里面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典故呢?知音的故事牵涉到两个主人公,一个叫俞伯牙,一个叫钟子期。俞伯牙是春秋时代楚国的顶级的音乐家,从小聪明,酷爱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他为了使自己的琴技能够更上一层楼,这个俞伯牙经常带着琴到河边没有人的地方去演奏,苦练琴艺。那么有一天,已经成为一代大师的俞伯牙,他依然很勤奋,就在一个下雨天坐上了船,沿着江慢慢漂游,一边欣赏淅沥淅沥的雨声,一边情不自禁,拿出琴演奏起来。演奏的过程当中,俞伯牙突然发现,自己的一根琴弦弹了一下,这很奇怪,他已经是大师级的人物了,这种小小的杂音,怎么琴弦会动?他马上就知道有人在偷听他弹琴。俞伯牙抬头一看,发现岸边树林旁边蹲着一个打柴的人,这个人当然就是钟子期。俞伯牙把船靠岸,请钟子期上船,说您那么喜欢听我的音乐?钟子期说:是是是,那让我为您演奏一曲。演奏完一曲以后,俞伯牙问钟子期,你什么感觉?您听到了什么?钟子期说: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俞伯牙大惊,他弹的正是《高山》,他没有事先告诉他,我的曲子名叫什么?俞伯牙觉得太奇怪了:那我再为您弹一曲,您再听听看?又弹了一曲,钟子期的回答是多么浩荡的流水啊!这俞伯牙服了,他弹的曲子正是《流水》。那俞伯牙觉得,你那么理解我的音乐,就称为知音,也就是一个成语“高山流水”的典故。于是两个人相约,俞伯牙说我要出去旅游,古人都要旅游我们讲过的,等我回来以后,我到您府上拜访,我再为您演奏。等伯牙旅游回来的时候,钟子期去世了,他们两个没有能够再碰到。俞伯牙按约到钟子期家拜见的时候,看见的是钟子期的坟。俞伯牙带着琴,在钟子期的坟前,再演奏了一曲,非常的凄凉、哀婉,演奏完了以后,伯牙把自己最珍贵的琴在钟子期的坟前摔烂了。从今往后,俞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这就是“伯牙摔琴”的故事。可见在传统中国把音乐看得有多么的神圣,赋予音乐多么崇高的一种价值。
那么,音乐的调子到底有几种基本的变化呢?在这里我稍微提及,因为我对音乐是门外汉。传统音乐中用四声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即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声可能在上古汉语中已经存在,但作为概念的提出则始于南朝梁的沈约;《梁书》记载他写了一本《四声谱》,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同书还载梁武帝萧衍问及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天子圣哲。”后来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将四声标为“平上去入”。其实“天子圣哲”和“平上去入”,用字不同,内涵一致:“天”、“平”同为平声,“子”、“上”同为上声,“圣”、“去”同为去声,“哲”、“入”同为入声。不过《切韵》一出,流传广远,“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遂成为四声的泛称。四声原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上、去、入。根据日本《悉昙藏》卷五记载:“平声直低、有轻有重。上声直昂、有轻无重。去声稍引、无轻无重。入声径止、无内无外。平中怒声、与重无别。”现代吴语中的绍兴方言和闽南语的潮州方言区分阴阳二类声调,阴调对应清音,阳调对应浊音。《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使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在中国古代,九这个数字被认为是最具神秘色彩的数字,古人以九为大数,汉语中关于九的词汇也很多,比如九五之尊,九霄云外,九牛二虎等等。而在封建社会还有一个词与九有关,那就是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就要株连九族。那么这里的九族,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呢?
【原文】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九族。九族的亲戚关系和中国古代的礼制和法制关系密切,为什么?一人犯罪的话,最重的刑罚是诛九族。灭九族已经够残酷了吧,可是大家知道秦始皇还经常灭人家的三族。李斯被腰斩,李斯就是被灭了三族的。什么叫三族呢?三族是指父系的九族,母系的九族,妻家的九族,所以是几千口人被杀的,这是非常残酷的。而到了明朝以后,杀九族还不过瘾,还有了十族。十族什么呢?加上老师一族。师生关系,这也是一族。所以在明朝发生了朱棣斩杀不臣服与他的方孝儒十族,那时招学生的风险显然是很大很大的,如果一个学生被灭门,明天你老师也被揪出去砍头。当然学生拜老师的风险也很大,如果你拜一个老师不巧被杀,哪怕你毕业了,我也给你揪回来杀了。这都是中国传统当中很残酷的一面,今天当然早就没有了,这非常残酷,这种传统就不值得继承,这还了得!
那么讲完这九族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亲属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生从小应该学习哪些亲属相处的礼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