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7-25 18:48:06 人气:59
第六讲: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曰黄道 曰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曰江河 曰淮济 此四渎 水之祀
曰岱华 嵩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古人教育是以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为基础的。春夏秋冬为四时,东西南北为四方,这些都是正确的。但古人为什么认为中国人是居住在世界的中央呢?古人是如何发明了水火金木土这五个基本元素?又是怎样以水火金木土的相生相克形成了既简单又神秘的五行学说呢?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时期都是怎样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什么现代社会中五行学说常常跟迷信联系在一起?我们又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
微言诗曰:
四季分明运不穷,东西南北应乎中;
五行相生又相克,天地万物无量功。
【原文】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三字经》也在进行一种常识性的教育,教给孩子首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有四个时节,那么这四个时节是不停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每一年都有春夏秋冬。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应乎中这三个字,里边到底蕴含着多少的深意?是不是像我们大家认为的“应乎中”?对照着中间,东西南北,咱们都明白,你还讲什么呢?我告诉大家这里面的确有值得解释的东西。这里边应乎中的“中”,大家真的都理解了吗?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什么意思?很多人会讲,中国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嘛,对吗?不全对。中国的一个主要的含义,或者说相当主要的含义,是说我们这个国家居于世界之中,这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一个观感,他认为我就在世界中间。而到了战国的时候,古代的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有了进步,就出现了另外一种说法,还是跟 “四”有关的,叫四极,四个极端,四个极边,到头了。哪四极呢?东方大海,西方流沙,北方千里冰雪,南方千里炎火,这叫四极。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对地球上其他部分的了解,那是随着中外交流史的推进,一步步增加的。
远古时期的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地球,刚刚开始探索认知,古人以为地球是方的,而我们中国人就居住在地球的中央。但是古人判定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却是正确的,而且一直延用到今天。那么古人是怎么判断出这四个方向的呢?
那么古人最早确定的是哪个方向?答案是东西向。我们去看汉字,我们要写繁体的汉字,如果大家能写篆文更好,東字,一个日一个木,正是太阳从树上冉冉升起。古代的自然环境当然比今天要好,郁郁葱葱,到处都是森林。所以古人一看,太阳怎么从树上升起了?还每天都从那里升起,固定的。好,所以把它定为东,古人跟着太阳的轨迹看,每天差不多的时候,从西边落下去了。而在古代的汉字,西这个字当然用我们今天的写法是看不出来,在甲骨文当中,西是什么样子呢?西就是一只倦鸟,很疲倦的一只鸟,在树上歇息,这就是西,西有点歪的,好像迷迷糊糊要睡着了,这是东西。相对着,我们才定下南北。
“应乎中”这么三个字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拿北京城做例子,我们就能明白什么叫“应乎中”。北京城的中心在哪里啊?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哪里啊?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哪里啊?在皇帝宝座。皇帝这个宝座是放在太和殿的正中间的,都是“应乎中”,对应着中间。相应北京有四城,东西南北四城,这大家都知道。那么四正四隅还有八个庙堂,东西南北有什么?天地日月四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当然还有一个社稷坛,那是另外的一个设置。这样的一个结构,就表明中国古代,中国古人思想受《三字经》所表达出来的这个意思的影响有多深,“应乎中”在古人心目当中重要性有多大。
我给大家接着举个太和殿的例子,还是举皇帝宝座的例子。大家如果到太和殿去参观,正殿上面是个巨大的蟠龙藻井,里面有龙,龙嘴里衔着一颗大球,这个珠子的下面就是皇帝宝座,非常准的对着皇帝的御头,就应该是对着这个珠子,一点不能差。按照古人的信念,如果偏差了要出大事。
清末民初有个人叫袁世凯,想当皇帝,取号洪宪,他往这个宝座上一坐,抬头一看,心里有点虚,袁世凯怕什么呢?他怕这个球掉下来把自己那个袁大头给砸了,据说他叫人把宝座往后移了八十三步。他登基的时候坐的宝座,已经不是原来的位置。所以洪宪闹剧83天,袁世凯就一命呜呼,没有能够如他所愿地当上千秋万代的皇帝。
当然我们知道,袁世凯之所以没有成功地恢复帝制,是因为他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的潮流和民心,绝非一把椅子而当不成皇帝的。但是好多老百姓宁愿相信这个传说,袁世凯搬椅子违反了什么规矩啊?“应乎中”的规矩。所以他完了,83天皇帝梦完了。但是这是反映我们中国传统中国人的一种思想,中国人讲究顺应天意,往往把对自然界的认知相应对照来解释社会人间发生的事情。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发生和发展的呢?
【原文】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微言诗曰:
金木水土火,天地五元素;
相生又相克,造化千秋古。
《三字经》接着就是讲五行,水、火、木、金、土,五行的观念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概念或思想观念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几千年了就这个五行的问题,吸引了无数学者用毕生的精力去钻研,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五行,我在这里只能努力地用最简单的方式向大家做个说明。古人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的相生相克,来解释变化无穷的一切事物,这就是既简单又神秘的五行学说。那么古人是怎么发明出来这种五行学说的呢?
这个是哪儿来的呢?五行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什么呢?起源于非常朴素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水可以灭火,老百姓一看,哦,水克火。金属做的工具,比如古代的铜,用铜做的斧子,它可以砍木头,那么金克木。树木怎么才能生长呢?你得浇水,所以水生木。那么金属都是从哪里出来的?从土里面出来,我们去采矿,那么就是土生金。古人就是从日常生活经验当中得到了这些知识,发现可以解释问题。为什么有一堆火,我要煮饭了,我往里泼一盆水,这个饭就煮不熟了,水克火。为什么往里加点柴火,加点木材,火就更旺了呢?木生火。那么为什么有些把金属用火高温烧,烧了以后变成水了呢?火克金,因为火比它厉害,能把它熔化了。古人觉得这套东西很好,很可以解释自然界的情况,就把它固定下来。五行学说原本是古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或者说一种工具。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都各自有自己的属性,而世间万物都可以归类到这五种属性之中,那么这种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时期是如何非常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呢?
五行我们刚才讲过了,水火木金土,它对应的数字是一、二、三、四、五,那么我们讲有五脏,就是肾、心、肝、肺、脾。五官,耳、舌、眼、鼻、唇。五味,咸、苦、酸、辛、甜。五情,惊、喜、怒、悲、忧。五色,黑、赤、青、白、黄。这样的五个数字可以举好多好多,它都可以给你搭配好的,每一样东西对应于一个五行里面的一个元素,同时对应着一个数字,类似这样的组合讲一天一夜都讲不完。这样就已经形成了一张无所不在的网络,笼罩住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所以中国人很难跳出五行,它想来想去都这样,相生相克。
中国的五行学说还有一个巨大的特色,什么呢?它居然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一整套政治学说。金木水火土,这样的五行怎么会变成政治学说呢?因为传统中国相信,如果一个皇帝真正得了天命,大家知道,皇帝的诏书开头的四个字“奉天承运”,也就是我按照天的旨意继承了或者背负了某种运叫“奉天承运”。背负的什么运呢?它就要是五行当中的一运,就是金木水火土里面你得应着一个,不然你不对。后者对前者一定是一种相克的关系,不然怎么行呢?我克掉你的,我把你的位置夺下来,我当了皇帝的。咱们来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知道,秦朝,秦朝是什么运?秦朝是水运或者水德,秦朝皇帝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对应着的颜色是什么?是“黑”,所以秦始皇的衣服一定是黑色的。现在如果拍电视剧,谁把秦始皇穿上一身杏黄色的衣服,那是没有历史常识的。中国不是每一代皇帝都穿黄颜色的,黄颜色是对应着一种德,你在五行当中对应哪种你穿哪种颜色。秦朝的皇帝他认为我对应着水德,所以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颜色,所以秦朝尚黑。那秦始皇一定不会穿黄颜色的衣服的,别的颜色也不会穿,最起码他的外衣是黑色的,里头穿什么不知道。他的数字是什么呢?是六,水对应是一,但是一没法来弄,所以再轮一个五行,加一个五等于六。所以大家知道秦朝天下有几个郡啊?三十六郡,这是有一套严格规矩的。汉朝取代秦朝,请问,什么能克水啊?土。所以汉朝认为我是土德,我是土运,所以汉朝的皇帝应该穿什么颜色,黄色,他一定不会再穿黑色了,他也不会穿红色的,也不会穿白色的,因为他是土克水,也就意味着汉朝克掉了秦朝,所以他穿上了黄色。他对应的数字多少?五,土对应的数字是五,因为土德对应的数字是五。所以五行在中国变成了一套统治学说,所以这就非常非常重要。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不仅在政治上、哲学上、医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为什么《三字经》中说,此五行本乎数呢?数与五行又是什么关系?
那么为什么讲五行“本乎数”呢?数字的数,就是我刚才讲了,秦朝的水德对应六,六六三十六郡。那么汉朝是土德对应五,所以有一段时间它的年号都是五。“数” 和五行的关系我这儿就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一下子就把问题给说清楚了。诸位如果到宁波去旅游,浙江宁波,一个地方你一定会去的,因为宁波拥有一幢闻名世界的藏书楼---天一阁。那我就要问了,为什么叫天一阁呢?为什么不叫天二阁,为什么不叫天三阁?实际上,藏书楼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火,火一烧就烧完了,它不大怕虫子,虫子你慢慢咬,一本书吃一百年,它最多钻两个窟窿,当然也能把书毁了。主要是怕火,所以它希望有什么,希望有水,希望这个藏书楼有水命,你火来烧我水怎么着,因为我是水克火,那么我就不会着火了,他有这个想法。为什么叫天一阁,为什么不叫水楼呢?我干脆叫水阁嘛。古人很有学问,古人也比较含蓄,不像咱们现在那么直白,什么话都直说,古人不敢,他很含蓄又有学问。因为,天一生水,天对应的一,对应的是水,它是严格对应的,所以这就是“本乎数”。这楼叫了天一阁以后,这个楼倒好像是没着过火。当然,这个咱们不能从迷信的角度去看,反正它是没着过火。我们当然也不会希望一个祖国传统的文化瑰宝被火焚毁了,这就是天一阁,可以说明为什么叫 “本乎数”。
由于五行学说的影响深远,在科学尚未发展的古代时期,古人在各种事物中,都会以五行学说来进行认知和解释。但是在科学发达的现在社会,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五行学说呢?我们一定要警惕或者我们一定要注意,进入了我们今天现代,五行好多被用来算命,进行一些跟迷信相关的一些活动。这一点,我们特别要注意。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我们在这座文化宝库中求索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理解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和认知。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仍然用五行学说去解释世间所有的事物,肯定是不科学的。而现代社会上有人借用五行学说搞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则更应该坚决反对。
在古人眼里,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东西。所以,五行也包含在世界万物当中。古人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发现了这五种要素之间的某种表面的关联,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把它认定下来,根据他们当时的认识水平,用它来解释世界,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古人受到他们时代的限制,而我们生活在现代,我们生活在今天,我们应该从中发现古人五行学说里面合理的成份和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去了解古人解释世界、了解世界的这种努力这种求知的欲望,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如果我们接过古人五行学说,去做某些迷信的事情,那么恐怕连我们的古人都会嘲笑我们。
五行是自然界的五种要素,那么在自然界当中还有那些事我们需要再了解和学习的呢?那就是我们谁都不可以忽略的一个东西,它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人以及社会发展都很重要,那就是时间。
时间实在是太珍贵了。百年光阴瞬间如白驹过隙。这是形容时间过的很快,当然我们在强调时间容易流逝,应该珍惜无法挽留时,我们人类总是试图记住它吧。怎么记住?用什么记?于是我们聪明的古人就发明出了记录时间纪年的单位以及历法。十干是什么?十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那还有十二支,什么是十二支?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这个也叫地支。那上面的十干叫天干。天地都有了,天地间最容易消逝的就是时间。天干和地支相传是黄帝创造的,主要用来计算年月日和推算历法的,以天干配上地支,可以搭配出六十个年岁,这就是六十年为一甲子的来历,天干地支是古代计时的标记。
那接下来黄道是什么呢?我们总是听到一个词黄道吉日,它与这个黄道有什么关系吗?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在古代我们是怎么记录或利用太阳运行的轨迹来进行时辰设定和使用的呢?这里有个躔字,行躔就是行迹的意思,那我们古人是怎样知道和记录太阳行使的踪迹呢?我们通常会想到钟表。那么最原始的钟表是什么样的呢?周代,大约是春秋中叶,既公元前600年左右,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土圭测日影来确定冬至和夏至等重要气节的方法,这样再加上推算可以将回归年的长度定的更加准确。到了春秋末年战国初期,已经定出回归年长为365天,并发现了19年设置7个闰月的方法。在中国历代,都设有钦天司这样的职务,钦天司就是用来推算历法和制定时间,看看什么时间好什么时间不好,什么时间适合做什么事情,什么时间不适合做什么事情的一个专业职务。当然作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钦天司实际上并不止只做这些事,可以理解,它还负有其他统治阶级赋予的职责和任务,这里我们不细谈。在古代一昼夜为十二个时辰,每2小时为一时辰,一昼夜又划为一百刻,一刻15分钟。刻是什么?刻是古代用漏壶计量的时间度,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相当于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14.4分钟。我们通过太阳运行的轨迹来获取时间的记录,并且用天干地支规范地用一种单位名称来做标准方法,这个是很科学的。赤道是地球的中线,这个在今天我们是知道的,它把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是热带,温热带极为炎热。我们的国家位置在北半球的东边。因为土地面积广大,所以包含了热带、温带和寒带。当然古代人最早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还以为是四方的,并没有经纬的物理概念。虽有经天纬地的词汇,但指的并不是现在地球用以确定坐标的经纬度。当然人类是不断进步的,传统当中有些观点和知识也是会与时俱进地得以改正的。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的态度来重新认识这些自然科学,不可以食古不化,做个愚蠢的人。
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长江,古称江、大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97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各拉丹冬峰,穿越我们现在中国西南、中部、东部,在上海市汇入东海。长江流经中国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养育了三分之一中国人口。在我们古代文献中,“江”特指长江。东晋王羲之和孙绰是较早用此“长江”之名的。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晋书·王羲之传》);孙绰上疏曰:“天祚未革,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晋书·孙绰传》)横贯中华大地的长江,日夜奔腾不息,迄今大约有两亿多岁了。它同黄河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劳动生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属于“猿人”阶段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的历史,是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悠久历史的有力证明。考古学家在长江上下游,还发现不少地方仍留下中华民族同年代的遗迹。如在长江上、中游地区,就有云南“丽江人”、四川“资阳人”、湖北“长阳人”的化石和石器。这些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遗迹,距今亦有十几万年至一亿多年了。70年代发现的江西清江美城和湖北黄陂盘龙城两处商代遗址,证实了这里至少在3000年以前已经发展了和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基本相同的文化。在距今4000至6000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的原始人已经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定居生活,创造出较高水平的原始社会文化。
在长江下游地区,同样有许多文化遗址。诸如,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4000年前的良诸文化等。南宋以后,长江流域更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长江,数千年来以自己甘美的乳汁孕育了无数杰出的英才,陶冶了许许多多各领风骚的文坛巨匠,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尽了风流。春秋时期的庄周和屈原,他们都是在荆楚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培育出来的。庄周的《庄子》和屈原的《离骚》合称“庄骚”,开创了南方文化浪漫主义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李杜,宋时的苏轼等等,也都是长江造就出来的。李白一生的足迹遍及长江上、中、下游,他一生写下了若干首歌咏长江景色的佳作,如: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长江流域又是历代宗教昌盛的地区。历代兴建的庙宇建筑和佛像雕塑,遍及大江上下,云南鸡足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则是道教圣地。金璧辉煌的寺观,重檐飞阁的殿宇,高耸于巍峨秀丽的高山峻岭之上,古木林海之间。下游地区的寺院也很多。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描述了六朝古都南京地区寺院之盛: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代兴建的寺庙,几经兴衰,至今仍保留一部分。有的经过重修,焕然一新,苏州的寒山寺,杭州的灵隐寺,装金彩塑的大佛,依然展现它昔日的风姿。唐代修凿的中国最大的石佛——四川乐山大佛,迄今依然,端坐在临江的凌云山上。
讲完了长江,那就应该讲讲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了。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历史时期中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龙门至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正式派员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锡、舒兰探河源。探源后他们绘有《星宿河源图》,并撰有《河源记》,指出“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测图。乾隆年间齐召南撰写的《水道提纲》中指出:黄河上源三条河(黄河源头北源为扎曲,中源为约约古宗列曲(即玛曲),南源为卡日曲),中间一条叫阿尔坦河(即玛曲)是黄河的“本源”。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蓝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现在黄河支流渭河;龙山文明出现在山东半岛等等。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它部族,形成“华夏族”。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讲淮河吧,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 据传说,淮河边生存着一种叫“淮”的短尾鸟,“淮水”就因此而得名。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整个流域分成沂沭泗河和淮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8万平方公里和19万平方公里。
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 春秋时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古淮河在盱眙以西大致与今淮河相似,至盱眙后折向东北,经淮阴向东,在今涟水县云梯关入海。当时淮河并没有洪泽湖,干流河槽也较宽深,沿淮无堤。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今开封)守将杜充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人为决堤,造成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水从泗水分流入淮;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南决,从此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泥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盱眙与淮安之间的洼地逐渐形成今洪泽湖,并冲淮南堤溢流坝,沿三河入宝应湖、高邮湖,经邵伯湖由夹江在三江营入长江。
12世纪90年代以前,淮水洪泽湖以西干流大致与今天的淮河相似,下游流经今江苏省盱眙县后折向东北,经淮安市于响水县南部的云梯关入海。当时沂河、沭河、泗河都是淮水的下游支流。由于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不仅多次从北岸决口,淤积海河平原,河道向东北迁徙,而且也多次从南岸决口,淤积淮河平原,河道向东南迁徙,夺淮河入黄海。黄河夺淮后,下游三角洲向东延伸了约50km;淮河故道淤塞后,使淮河从入江水道入长江,使部分长江流域面积变成淮河流域的面积。
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再次北迁改道由山东大清河入渤海,但淮河入海故道已淤成一条高出地面的废黄河,这条地上河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县境内向北决口,经山东利津入渤海。在1194~1855年的黄河夺淮期间,黄河也多次从南岸决口黄水从淮河北岸支流涡河、颍河入淮河干流,直到明清才形成较稳定的河道。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为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堤,黄河主流自颍河入淮,直到1947年花园口堵复上,黄河又泛滥达9年之久,淮河北岸支流又一次普遍遭到破坏。
受黄河长期侵淮夺淮的影响,地形和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古济河、钜野泽和梁山泊已消失;河床普遍淤高.且留下了废黄河河床;形成新的湖泊如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湖。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淮河水系紊乱,排水不畅或水无出路,造成了“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局面。中游的水下不来,下游的水又流不出,是一条难治之河。
淮河上中游支流众多。南岸支流都发源于大别山区及江淮丘陵区,源短流急,流域面积在2000—7000k㎡的有白露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北岸支流主要有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从浚河、新汴河、奎濉河,其中除洪汝河、沙颍河上游有部分山丘区以外,其余都是平原排水河道,流域面积以沙颍河最大,近4万k㎡,其他支流都在3000—16000k㎡之间。
那么三字经中的济水又是一条什么样的河呢?在这里我和大家稍微讲一下。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尔雅》中提到的四渎:江、河、淮、济,就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指的就是济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唐代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今在济源市城北的济渎庙,就坐落于济水东源上,是为祭祀济渎神“清源王”而建筑的,占地120余亩,建设规模宏伟,它不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而且是现今四渎中惟一保存较好的祭祀庙宇。正如唐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所说:“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皇帝崇祀典,诏书示三公”。这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建筑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济水流域物华天宝、地杰人灵,贤相名将、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马懿、李商隐、韩愈、白居易等,都曾游观济水,留诗作证。相传,在远古时代,黄帝与蚩尤曾在河北作战,因蚩尤能十里吐雾,黄帝打了败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山上。黄帝“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于天坛”“王母乃召东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黄帝依命杀蚩尤于冀,天下乃无不克,海内安然”(杜光庭撰《天坛王屋山圣迹叙》)。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黄帝都到天坛上设坛祭天,故名曰天坛山。以后历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坛山设坛祭天。明清迁都北京后,皇帝祭天嫌路远,就在地球同一轴线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坛祭天。可见,济水的荣耀与骄傲,它曾哺育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几近消失的济水,为何能位列四渎?唐代,济水通而复枯,唐太宗李世民问大臣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读,何也?”许敬宗答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济水虽然细微,却能独流入海,济水这种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就是它始终位列四读的原因。一脉济水,三隐三现,却至清远浊,坚守其节,这种情操,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们毕生追求的境界。“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金秋入吾手。”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河南做官时来济的感叹。置身济水之上,“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高洁,是古人眼中的济水。虽然济水位尊四读,却波澜不惊,温文尔雅,这种润泽万物,泽被百世的品德,正是君子们必备的恩泽天地不求文达的秉性。于此相对应,中国古代通常把品德高尚,不幕荣华的知识分子称为“清流”。这也是为什么千年来,这条早已消失的河流一直没有被人遗忘,始终流淌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原因。
讲完了河流,那就该讲讲山了。中国有五大名山,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五岳。五岳也就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五岳景色各有特点,古往今来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许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其中泰山和嵩山曾经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全世界。俗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五岳的说法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阴阳等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五岳的思想是揉合夏代、商代以来的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东岳泰山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封禅的理论估计起源于东周春秋战国时代。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武则天,封禅活动在中原中岳嵩山。经过封建帝王的封禅历史,五岳的地位更高了。中国的世界名山不少,三山即黄山、庐山、峨眉山,民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唯独这五座山尊为“岳”,不是没有道理。拿东、西、中三岳来说,都位于万里母亲河黄河岸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和繁荣的地方。五岳在我国虽不是最高峻的山岭,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天下名山全面考察,当然也就无法“择优录取”了。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五岳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观,进行宗教活动,每个“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称“大帝”、“神君”等)作为掌管该岳的最高神祇。这几座山上的天然风景亦逐渐被开发出来,供朝山信徒游览。于是,五岳又成为中国以山岳自然景观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唐宋以前,五岳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观并存。宋以后,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会势力彼此展开争夺。到明清时期,南岳、北岳和中岳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东岳和西岳则以道教势力为主,成为中国道教的中心。
国人论风光必曰三山五岳。“三山”者,“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是苏东坡所谓“东方云海空复空,群山出没空明中”的“仙迹”;
五岳不愧为天下名山,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东岳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东周文人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南岳衡山地临湘水之滨,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宝,“悬空寺”便隐匿其中。中岳嵩山雄险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在中岳嵩山留下了覆盖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奥精深的“天地之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佛、道、儒”三教荟萃,“天、地、人”竞相生辉,“山、寺、貌”互补争艳。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早已闻名于世界。
有感于五岳的壮丽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慨,千年以来又有多少文人墨客诗人词家写下了诸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感叹大自然之美,山河壮丽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了人自己本身。
人才是不断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创造者。所以上面我们所说的天大地大人也大,就可以理解了,毕竟我们还是人本的,不是神本。接下来我们就应该讲讲人,讲我们自己了。在古代社会我们是怎么把人分类的?在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职业。那么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它是如何将人分类以便于管理的?此四民,国之良。良,就是好的意思。良民,就是顺从统治阶级管理,安分守己的好人,也许我这么说不一定正确,但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无疑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士农工商是古人按着为社会贡献大小的顺序来排列的。士为何排第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立德于心,建功于世,宣德功于言,泽被后人。可见读书时很受人尊重的。农为何排第二:“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尤其在农业为主的国家,封建社会的传统中国一直都是农业社会。工为何排第三:“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借助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商为何排第四?商是互通有无的,必依赖他人而后能行。只可少数参与,如果大家都去经商,都去依赖他人,则无人可以依赖了。商的地位排在末尾,有不禁止又不提倡的深意。现代我们在鼓励商业至上。虽有勉励之意,但却有错误之行。如果人人都去经商,工何人做?农何人耕?如此则实业堪忧,离乱不远矣!
在传统中国,儒家的孟子轻蔑地把商人称为“贱丈夫”。然而,商人出身的管仲,是极其少数的重商主义者。管仲兴齐,用的正是商人的办法,司马迁评论他的当国之道时曰:“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也就是说,管仲最擅长的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以妥协和谨慎的方式重建各种秩序,很有“企业家精神”。管仲变法中有一项颇为后世熟知、引起最大误读的政策:“四民分业,士农工商”。
这一政策的要点是,把国民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按各自专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国语·齐语》记载,管仲规划士乡十五个,工商之乡六个,每乡有两千户,以此计算,全国有专业军士三万人,职业的工商臣民一万两千人(均以一户一人计算)。此外,在野的农户有四十五万户。
管仲认为,四民分业有四个好处:一是“相语以事,相示以巧”,同一行业的人聚居在一起,易于交流经验,提高技艺;二是“相语以利,相示以时”、“相陈以知价”,对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有很大作用;三是营造专业氛围,使民众安于本业,不至于“见异物而迁焉”,从而造成职业的不稳定性;四是无形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使子弟从小就耳濡目染,在父兄的熏陶下自然地掌握专业技能。
专业分工、子承父业的制度让齐国的制造业技术领先于其他国家,《考工记》对齐国手工业作坊有很多记录,以丝绸为例,我国最早出现的丝织中心就在齐国首都临淄,当时,临淄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等高档丝织品,不仅齐国国内供给充分,还大量畅销周边各诸侯国,乃至“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
把社会各阶层按职业来划分管理,管仲是历史上的第一人,这种专业化的商品经济模式,自两汉以来被尊奉为基本形态及指导原则。细致的职业化分工及世代相传的制度安排,是中国早期文明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台湾学者赵冈认为:“中国的社会职能分工比欧洲早了至少一千年,主要的传统生产技术(工业革命前的非机器生产技术)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也比欧洲早八百年至一千年。”他甚至认为:“明清以前的产品商品率未必就比明清时期低。”自秦以后,严格意义上的“四民分业”就被扬弃了,不过它成了户籍制度的雏形,而匠籍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
引起重大误读的是“士农工商”。
后人论及于此,先是用知识分子或有学问的官吏替代了军士,然后,又认为这是尊卑排序,以士为首,农次之,以工商为末,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末商主义”。而实际上,管仲提出的“士农工商”,乃并举之义,并没有先后尊卑之分。
古人对工商的态度有过数度戏剧性的转变。远古的中国人似乎并不轻商。早在殷商时期,人们非常乐于善于经商及从事手工制造业。商亡周兴之后,周朝的建国者们在反思商朝灭亡的教训时认为,殷商之亡就是因为民众热衷工商而荒废了农业,造成民心浮躁,国基不稳。因此,转而推行鄙视工商的重农政策。在周制中,工商业者的地位非常低贱,金文中“百工”常与处于奴隶地位的臣、妾并列。《易·遁卦》曰:“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逸周书·程典》曰:“士大夫不杂于工商。”《礼记·王制》曰:工商“出乡不与士齿”。也就是说,士大夫必须远离商人,绝对不能与工商业者混居在一起,工商业者离开居住地则不得与士大夫交谈。《周礼·地官·司市》中还规定,贵族们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管仲的立场则完全不同, 他将“工商”与“士农”并列,认为这些人是“国之石民”,他说:“齐国百姓,公之本也。”这种把工商业者抬升到与“士农”并列地位的观念,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并非共识,《战国策》中记载的姚贾与秦王的对话中就有一句:“管仲,其鄙之贾人也。”对管仲的商人经历颇为鄙视。当代史家李剑农依据《史记》、《国语》和《左传》中的记载断定:“中国商业之开化,当以齐为最早。”
如果当年管仲提出“士农工商”,是以“士农”为优,“工商”末之,那就很难理解之后的变法政策了。
那么人类在社会中在扮演各自不同角色的同时,到底要不要在共同生存的社会环境中共同遵守怎样的礼法约束呢?特别是在人文氛围浓重的传统中国古代社会当中其对应的是什么呢?五常,这下又与五有关了。这五常是哪五常?为什么称它为“常”,这五常对于人类社会到底有多么大的意义和作用呢?
上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5
下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