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7-24 22:16:41 人气:59
第五讲: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微言诗曰:
谁说中华无数学,从小就要学数数;
然后天地与自然,三纲俱在书中录。
传统的中国人最该掌握的学问是什么?在不分学科和课程的古代,《三字经》是如何把语文、数学、自然、历史这几类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而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还蕴含着什么样的传统思想?
【原文】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微言诗曰:
中华数学历史久;一到万来如数数;
四则运算蒙童学,然后再以数相读。
数数,就是先得把数给数明白了,你数不明白数你折腾什么呢?所以《三字经》并不像大家认为的好像中国是个人文大国,一开始就应该学点古文,没那回事。一开始先给我们学数数,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把这些先给数明白了。
为什么《三字经》开始教大家数数呢?原来数学的教育本来就是传统中国启蒙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数学的教育,还有自然知识方面的教育。
在湖北省江陵一带,几乎各个朝代的古墓都出现在这里,尤其是春秋时期到魏晋时期这一大历史时期。之前出土的古墓,发现的多是青铜器,金缕玉衣等宝贵文物。而在江陵张家山的汉墓中,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到底是什么呢?竟然引起了世界级的轩然大波。从江陵张家山的汉墓中,专家发现了两本重要的古书。一本是《引书》,一本是《算数书》。这两本书是从众多的竹简中整理出来的,一本关于医学,一本关于数学。他们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医学史和数学史。我们就讲讲这个《算数书》,它是专门记载数学的书籍,它的问世也让世界震撼。之前,我们觉得三国时期的《九章算术》已经够早,但是《算数书》的出现,才让世界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先进。《算数书》是汉朝时期的珍贵书籍,比《九章算术》还要早几百年。毫不夸张地说《算数书》的出现直接改写了世界数学史。但事实上,《算数书》也不是我国最早的数学书。
目前为止,我国最早关于算数的记载,是战国时期的“乘法口诀”。说到这里,我们都应该自豪。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华夏文明,是我们珍贵的财富,所以我国不是我们认为的不学数学或没有数学。按照古代的规矩,贵族子弟六岁入学,一入学首先就要学的数字和方位,一二三四五六七这样的数字,第二东南西北中这样的方位,这是必须要学的。到了八岁,传统中国就必须掌握四则运算,跟今天比较也不算太晚,今天孩子八岁也就是小学的二年级,也就是小学的二年级三年级,就必须学四则运算。而周秦时代,秦朝以前,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有六艺之说,也就是六门功课。哪六门呢?礼乐射御书数。礼,礼仪,各种礼节。乐,音乐,你要学各种乐器。射,射箭。御,驾车,等于得有一个驾照,小学生就开始学着赶马车。书,写字,基本的文字学知识。数,数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周秦时代开始规定,六艺。数,虽然在六艺当中排在最后一位,但是这绝对不等于说数在传统中国的教育当中地位最低。把数数明白了以后《三字经》接下来讲什么呢?
【原文】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微言诗曰:
三才原是天地本,阴阳刚柔与义仁;
日月星辰光辉映,自然功在精气神。
传统中国总是概括性地把一些知识浓缩在数字里,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中国古代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那么才是什么意思呢?才在这里就是指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说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天、地、人。这个概念出现在儿童的启蒙书《三字经》里头,是大有来历的。它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昔日圣人之做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刚曰柔,立人之道曰仁曰义。”意思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易就是周易,就是要用它来顺应来说明自然变化的规律,就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基本的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什么呢?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叫三才。对应着三才,中国古代还有一个说法叫三大,天大,地大,人大。也许大家会问,天覆盖万物,天苍苍野茫茫,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你所有东西在地上,这两个大没有问题,可是人凭什么称大?怎么天地人可以称为三大?可以称为三才呢?因为中国古代传统概念当中,天地之间人为贵。所以在传统中国思想当中,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本主义的资源,传统中国非常重视人,非常重视人文精神,非常重视人本,这是传统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我们是人本的,我们不是神本的,所以这大家才能明白,三才者天地人。
那么第二,三光者日月星,是什么意思?我们仰望天空,最亮的东西,太阳,这是白天;晚上的月亮和星星,所以叫三光者日月星,这个很清楚。太阳在白天才出现,没有说半夜出太阳的,太阳是阳的精华,所以叫太阳。月亮,在夜间出现,它是阴的精华,所以月亮也叫太阴。而除了太阳和月亮以外,天上的发光的这些东西,它都叫星。而三在中国文化当中就是一个大数,一个关键数字。“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都是一串三的数字,“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亲师”,都是以三来说明一种观念,来传达一种思想。为什么我说三是中国文化的大数?它不仅在儒家学说是如此,在道家学说当中三也了不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三是万物之母。所以《三字经》的编排是匠心独运的,并不因为是给儿童看的书就编得很浅啊。上来就是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以三打头,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三打头来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三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天地自然到社会家庭,在三字经中,一个“三”字就像一根丝线串起了许多知识和思想的珍珠,而这样一根传统文化的项链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原文】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微言诗曰:
三纲自古不容紊,君臣父子夫妇顺;
击鼓救父当年事,举案齐眉相互尊。
接着三才、三光引出三纲。三纲,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可是一个实在太重要的概念了。可以说不了解三纲,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传统中国。我们不把三纲弄清楚,恐怕接下来别的东西也就很难讲清楚,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大的绳子,渔网上这根最大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纲举目张,就是我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我一收就能把鱼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
那什么是三纲呢?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用大白话讲,也就是说,臣子一定要服从君王,儿子一定要服从父亲,妻子一定要服从丈夫,这是我们一般概念当中的三纲的概念。有一点特别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三纲这套东西,是谁提出来的?很多人会认为发明者当然是孔子,这是错的。孔子说过类似的话说过吗?说过的,叫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孔子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要有做儿子的样子,他并没有说谁绝对服从谁,孔子没有这个意思的。诸位,这个概念的提出不仅跟孔子没关系,跟荀子、孟子都没关系。那么到底是谁拥有“三纲”的发明权呢?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主张,而这个“三纲”的理论又为什么会广为流传呢?
这个人是西汉的董仲舒,正是由于董仲舒提出了一套这样的理论,汉武帝才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来在这之前还是有百家的。董仲舒提出这么一套理论,汉武帝觉得这个能够用来进行有利于其统治国家和管理社会的。
我们知道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的皇帝信奉儒家的不多的。汉高祖刘邦,当然他是无赖子出身,他当年看到儒生根本不尊重。有一次内急,汉高祖刘邦懒得找个厕所,拿起儒者的帽子当尿罐了。至于说君臣关系,今天不存在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延伸为爱国,可以转变成国为民纲?人类社会只要存在一天,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总归是存在的。而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终究还必须从传统当中去吸取经验或者吸取教训。总而言之,从传统当中去找寻智慧。传统中的父子关系三纲讲的那么的生硬,我们前面讲过,黄香和他的父亲,刚刚讲过,香九龄能温席;我们讲过岳飞父子;我们讲过窦燕山有五子,窦燕山和他的儿子;我们讲过颜之推父子,都很温馨。当然,有的是爱护的温馨,有的是严厉的温馨。岳飞对他的儿子很严厉,但是也传达了一种温情。儿子对父亲要尊重和孝敬,父亲对孩子要严格和爱护,这才是大家历来倡导的家庭生活。
我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父子情深的故事,故事就叫击鼓救父。南北朝的时候,南朝的中国有一个少年英雄叫吉翂,吉翂从小就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11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他就和几个弟弟一起跟父亲一起生活。他的父亲担任一个小官,是个县令。被人诬陷下狱,被押解到当时的京城准备处死。11岁的小吉翂为了救父亲赶到京城,不顾生死,到皇宫门口击鼓鸣冤要代父而死。当时的皇帝谁呢?鼎鼎大名的梁武帝,梁武帝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信佛的皇帝。他第一次下令僧人只能吃素,在他之前的僧人不一定全吃素的,这梁武帝他还动不动就出家当和尚,动不动把自己施舍给庙里,就皇帝把自个儿施舍到庙里。群臣一看,没皇帝了,再把国库里的钱全部掏出来,把皇帝给赎回来,他再当皇帝。当两天他看看国库里有钱,又把自己给施舍出去了。这个梁武帝一看,怎么那么小的孩子还请求代父而死?心想是不是被人指使啊?所以梁武帝就下令廷尉蔡法度严加审讯,看看背后有没有人指使他,让他来鸣冤,扰乱司法的程序。那么蔡法度当然也觉得奇怪,你11岁一个孩子,你居然不远千里,你要求代父而死。于是就在公堂上摆满了刑具。那些衙役就把这个小吉翂扑倒在地先打了一顿,问:你那么小的孩子,是不是有人指使你到皇帝这儿来鸣冤?那么吉翂的回答是什么呢?我是个小孩子,我岁数是很小。但是再小,我也知道死是可怕的,但是我幼年丧母,我还有好几个弟弟,如果我爸爸被诬陷被冤屈被杀了,谁来养活我的弟弟?我又小,我没有这个能力啊。所以我只能请求你,第一,查明这个冤案,如果查不明你就把我杀了,我代我爸去死。这个蔡法度一看,当时就愣了,蔡法度在那个时候已经认识到大概这里面是有冤情的。所以也想救这个孩子,感动中就说:行行行先不论这个,我再去查,我先把你手铐脚镣换成小号的。他不是小孩吗。当时他戴的是死刑的大铐。大家知道小吉翂怎么说?说我既然请求代父而死,那你就不用给我换成小的,就给我戴着大的手铐脚镣。这个故事这件事情后来蔡法度禀告了梁武帝,梁武帝非常感动。经过彻查,他父亲的确是被冤的,所以下诏释放父子并且加以褒扬。这难道不是一个父子情深的故事吗?但是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很多,俯拾皆是。所以我们要知道,《三字经》里的三纲,第一君臣义,君臣之间要有一种道义,要有彼此恰当和合适的关系,这是一纲。父子亲,父子之间要亲爱,一纲。夫妇顺,夫妇之间要和顺。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三字经》是很简单的一本书,它对传统的东西有他自己的判断和抉择。
从三纲这一章来讲,这跟董仲舒的三纲风马牛不相及,我们倡导的是一种爱,一种关切,一种道义,而不是绝对的单向的控制和服从。《三字经》所倡导的是温馨和谐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虽然在社会和家庭中,君臣父子的地位不同,但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而对于《三字经》里所倡导的夫妻关系,又会用哪个著名的历史故事来解读呢?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穷书生叫梁鸿,非常穷,但是学习很刻苦勤奋,后来有机会进入太学读书,就是现在的国立大学。那么他学成以后回到了家乡。他是太学生,回到了老家,很多人给他说亲,都被梁鸿一一拒绝。那么梁鸿究竟打算娶什么样的女子为妻呢?刚好同县有一户人家姓孟,有个闺女叫孟光。这个孟光相貌平平,而且当时的记载说她是又丑又胖,到了30岁还没有出嫁。平时素面朝天,也不讲究打扮。在东汉的时候,30岁的女孩子做奶奶外婆的都有了。不奇怪,十五六岁出嫁,生个孩子,后面的孩子又十五六岁,30岁左右做奶奶、外婆很平常。所以她在当时是很大龄了。有时候父母问她,你愿意嫁给谁呢?孟光的眼界很高,她说:我要嫁就嫁梁鸿这样的人,别人我不嫁,不予考虑。这梁鸿也有意思,一听,就把聘礼下给了孟光,他知道孟光怎么回事?他知道孟光不漂亮,他也知道孟光30岁,就娶了孟光。这孟光嫁到梁家以后,当然嫁给了自己如意郎君啊,当然非常高兴。于是呢,痛改前非就开始天天化妆打扮,她是一片好意,女为悦己者容。可丈夫这时候却一眼也不看自己。孟光心想我为你打扮,你瞅都不瞅我一眼,我本来自己长得不咋样,我现在打扮一下,我总归要求进步对吧。梁鸿就告诉她,我当初之所以娶你,就是因为听说你朴素,听说你素面朝天,而你这样的一个人,还心里想着嫁给我,而我只是一个穷书生,正是因为如此,我特别敬重你,所以我才把聘礼下到你家,所以我才娶你为妻。好了你今天嫁进来了以后,这个一倒饬,你就把我给吓着了。孟光一听,这下子又痛改前非了,就再也不打扮了,而是又换上布衣布裙,非常勤劳地给梁鸿操持家务,所以两个人就非常恩爱。那梁鸿说,这才是我要的妻子。不久之后这对夫妻两个就搬到了一个叫霸陵山中。平时梁鸿要去种地,闲来梁鸿就写诗、作文、弹琴,就在山里隐居着。但是梁鸿的才气是很大的,很短的时间,他在霸陵山里边名声又大起来了。梁鸿一看,呆不住了,他想过隐居的生活,所以再带着孟光就跑到了,先是跑到齐鲁一带,隐居一段名声又大了,因为他毕竟是个文人,还是舞文弄墨、弹琴作诗。后再跑,跑到了当时还比较荒凉的吴中一带,就借住在当地的富商皋伯通的家里。在这个家里,梁鸿天天出去给人家种地,他没有地,或者给人家舂米,干点力气活,而孟光则在家里纺纱织布。每天梁鸿很劳累地回家,孟光都会给他准备好非常简单的菜饭,因为他不是很富有。但是菜饭虽很简单,却准备得非常整洁规整,按照礼仪放在案子上,这个案子实际类似现在日本餐具当中小案几,重量很轻。每次把它举着齐眉,这是表示一种尊敬,妻子对丈夫的一种尊敬,举案齐眉,每次都把这个简单的饭菜给梁鸿准备出来。大家以为这就是举案齐眉的全部吗?不是的,作为丈夫的梁鸿接的时候,也要齐眉接过的。你不能说女孩个子矮,她又跪着举,你梁鸿一撩给撩过来,不符合礼仪的。梁鸿也要跪下,也要自己再弯下腰,从妻子这边接过来,这个叫举案齐眉。举案齐眉不是单方,是双方的,是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和顺的表现。天天如此,终于有一天,被这个富商皋伯通发现了,富商一看,哎呀,说这对夫妻,我们原来以为就是一个在外边打零工的,像梁鸿基本上是打零工的,这个女的相貌也不出众,整天布衣布裙的,怎么会那么守礼仪呢?当时就觉得这不是一般人。从今以后,就对梁鸿夫妇非常尊敬。举案齐眉的故事就首先在吴中一带流传,这是这个故事完整的一个版本,情景非常感人。
我想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用意就在于说明三纲之类的学说,在《三字经》里边并不是被简单地载入。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和对三纲的真正理解,融入到《三字经》里边。而《三字经》里边传达出来的三纲,是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董仲舒的三纲,毫无疑问是我们今天必须予以批判的,必须予以抛弃的,而《三字经》里的三纲呢,除了君臣义在今天已经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了,难道它所传达的父子亲夫妇顺就因为时代的流变而失去了价值吗?我想绝对不是。中国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人文传统悠久的国度,从《三字经》看,教育和学习的内容,却顺从着一种规律,什么规律呢?从天文、地理和自然开始,并没有从人文类的学科开始,这是为什么?《三字经》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而《三字经》在这方面有哪些内容?
上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4
下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