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7-24 16:35:05 人气:73
第四讲: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微言诗曰:
百善孝为先,悌道是经典;
读书先立德,再拜圣人前。
在这段三字经中,讲述了黄香温席与孔融让梨的故事。而像这样的故事,之所以被传诵千古,是因为它提倡的孝道和悌道,是传统中国最为重要的美德。
那么为什么在三字经这样的启蒙教材中,首先要教给孩子们孝悌?这种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应该侧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呢?
【原文】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微言诗曰:
江夏黄童香九龄,温席扇枕执当前;
此君入得廿四孝,青史美名垂万年。
香九龄,这里头这个香就是黄香,是一个人名。黄香,字文强,东汉江夏安陆人,今天湖北安陆人,也是我们黄姓的大名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记载,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还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皇帝曾经委任他担任过尚书令,东郡太守,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美誉。传统中国之所以牢牢记住了黄香,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职,也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召见过,而是因为“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黄香对父亲非常孝顺,怎么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因为热睡不着,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它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好安寝。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所以这个故事也叫黄香扇枕,也叫黄香温席,这个故事是进入《二十四孝》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黄香,是因为他是个大孝子。《三字经》讲“孝于亲所当执”,对长辈你应该孝敬,“所当执”,你就应该这么去做的,而举的例子就是这个黄香。
而由此可见,《三字经》告诉我们,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的第一位是“孝”。孝是传统中国文化所强调的最重要的美德,但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强调孝道?这里自有它的道理。我们中国古代有拆字法,我今天就拆两个字给大家看看。首先咱们看看孝字,上老下子为孝,也就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延续性,这是个形象字,老头倚子,寓意老有所依子必奉养的意思。第二个字,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培养一个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同时也就培养了一个孩子对传统的尊重。我们在写字时也是要先写孝再写文字的,这个顺序是不能变的。
传统二十四孝中还有一个黄姓的大孝子,他就是黄庭坚。黄庭坚,宋朝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在那时候已经是朝廷大员,已经是很大的官了,而且文名很盛,他不仅是个大官,还是个大文人,地位很高,声誉卓著,家里当然是奴仆成群了。那黄庭坚为什么还要亲自给自己的母亲刷便桶呢?原来黄庭坚的妈妈,年事已高,所以为了方便,老夫人就在卧房里安放了一个便盆,而黄庭坚不管公务有多忙,母亲的这个便桶一定是他亲自去刷,这样坚持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老夫人去世。好多人当时看着以后,觉得有点看不过,黄先生已经是国家栋梁,国家重臣,名望那么高,这些事情完全可以叫奴仆去干。可黄庭坚的回答是:孝顺父母是人的本分,就像忠于君长,是臣子的本分一样,这和我的别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就是我孝顺我的母亲,和我的官位和我的名声有什么关系呢?孝敬父母是因为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这里面难道有什么高贵和贫贱之分吗?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孝敬父母是每个做儿女的应尽的本分。当我们面对长辈时要尽孝道,那么对于我们的同辈,又应该怎么做呢?
【原文】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微言诗曰:
建安七子孔文举,四岁以梨知谦让;
弟恭兄友千古事,悌道名鉴北海相。
接下来的《三字经》又讲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孔融让梨,这个没有谁不知道的。“弟于长”在这应该念成悌。“弟于长”,就是对兄长要尊敬友爱,“宜先知”,就是应该早早你就知道。什么叫悌呢?“弟于长”,实际上就是弟弟尊敬兄长。孔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孔子的第20代孙,东汉末年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四岁就知道让梨的孔融,从小就不凡,很小就显露出了出众的才华,很小就显露出了对社会礼仪,对各种应接交往之道的一种熟练把握。他13岁的时候,曾经跟着他的父亲到京城洛阳。当时的河南尹,也等于类似于今天首都地域的首席长官叫李膺,名声很大,地位很高,架子也很大,脾气也很大,大到什么地步?轻易不见人。但是孔融就是要见李膺,要去看看这个架子巨大的李膺到底是个什么人物?那他怎么能见得李膺的?孔融跑到人家门口,说我要见李膺。门卫说,李大人怎么会见你呢?孔融说,哎,且慢,你去通报李大人,我是他世交之子,这是礼仪大事,不可怠慢!这一通报呢,这李膺也吃不准,就先让他进来了。孔融就按照礼仪,规规矩矩地行礼。李膺一看,那么小一孩子,我不认识啊,就问:哎,小先生啊,你祖父跟我是朋友吗?因为一看年龄相差太大了,都不能问你爸是不是我朋友,我还得问你爷爷是不是我朋友。孔融就很厉害,说:哎呀李大人啊,我的先祖孔子和你的先祖老子互为师友,难道我们还不是世交吗?一想是啊,三代世交,这都二十代了,怎么都得世交啊!李膺一看,这个孩子厉害啊。旁边的宾客一看,又合乎礼仪,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他也见到李膺了,而且李膺被弄得没有办法。这个时候让旁边的宾客都在赞叹说孔融厉害,不可貌相。但这时来了一个煞风景的人,叫陈炜,这个人看着孔融生气,一小破孩子编这么一个故事,还不能说你编的,因为他是孔子的后代,李膺又不能说自己不是老子的后代。你也姓李啊,谁能说老子跟我没关系?当时汉朝老子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这陈炜讲这小孩子,看你像小时候聪明伶俐,大了未必怎么样。那孔融怎么回答呢?他说:哎,是是是,这位陈大人,看来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伶俐啊,就把陈大人给挤兑了。那意思是,你小时候肯定很伶俐,你现在不怎么样,你现在已经岁数很大了吧?
孔融不仅是聪明伶俐,孔融还是非常有担当的一个人物。孔融留下来的故事都是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家里有七兄弟,孔融是老六。他哥哥有一个朋友,遭到宦官的追捕,大家知道在汉朝宦官气焰熏天,凶残无比。他哥哥这个朋友实在没办法,就逃到孔融家里要躲一躲。那一天,孔融的哥哥不在,正好外出了,这个朋友就把这个情况跟孔融讲,孔融是个小孩子,照道理来讲,吓都吓个半死,你被宦官追杀、通缉,你又是到我家里来找我哥哥的,我哥哥又不在,那可以说请您别处想办法我哥哥不在。而孔融不是,孔融说不要紧,我哥哥不在,我是他弟弟,我可以当半个家,你请住下吧。就把这个被宦官通缉的这么一个要犯,因为是自己哥哥的朋友而掩护在家里。东窗事发以后,当地的官府当然要找你算帐,你是窝藏犯嘛。那时候孔氏一门争相坐牢,争相救死,都说是我收留的,就连孔融的母亲也说是她收留的。孔融当然说是自己收留的。其他几个哥哥都说自己收留的,无一退缩,在当地传为美谈。
孔融让梨的故事见于《孔融家传》,也叫《孔融别传》。这个跟我们今天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家里孩子越小,吃的东西越大,对吧,苹果,孩子牙还没有呢?你吃个大的,爷爷奶奶吃个小的,爸爸妈妈吃个中等的,现在的孝顺是倒过来的,甚至这个小的还要老的伺候着吃。孔融让梨这里边就是一种谦让和友爱之心。孝的代表是黄香,悌,兄弟友爱,代表就是孔融,所以能传诵千百年。而在近现代,孔融让梨的故事被收到小学课本里。所以呢,大家记住的好像孔融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情,就让了个梨,别的事情没做。其实不是,孔融做了好多事。但是孔融让梨确实是作为中国传统美德和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悌的这个代表而流传下来的。这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够传诵千百年,就是因为它所提倡的悌道,而悌道之所以成为美德,关键就在于谦让二字。那么这种传统的悌道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先生曾经专门写过一段文字来讲孔融让梨,我们分享一下,梁先生讲: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孔融让梨的故事所展现出来谦让的品德,我想这也就是《三字经》把它放在教育次第第二位的原因,也正是这个故事得以流传千年而不绝的原因。
悌道和孝道一样,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也是古人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但是中国历史上确实发生了许多手足相残同室操戈的事,特别是帝王之家,历史上不乏七步成诗与玄武门事变的事件,那么悌道还好起作用吗?
那我们先看看七步成诗的典故是什么?三国末年曹丕继位了,这是个心眼极小的人,但这个人同时胸怀很大,很有志向,一定要当皇帝。胸怀和心眼有时候不是一回事,他就看不得自己的弟弟曹植,才华横溢,名满天下。那曹丕看不得,觉得生气,就老想找个机会去折腾一下这个弟弟,想趁机把他给杀了。所以就找到了一次机会就来整治他的弟弟,这个故事很有名。他对弟弟曹植说;不是说你很聪明吗?有急智吗?你这样,走七步做首诗,做得出来我就饶你,做不出来我杀你。那么曹植就做了非常有名一首诗,大家应该不会陌生。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以后,若有所悟,就把曹植给放了,没有加害于曹植。在这当中什么起的作用?是曹植的才华吗?难道是曹丕突然发现我弟弟那么有才华,我赶快放了他。不是,因为曹丕原来嫉妒的就是曹植的才华,他之所以要杀曹植,就是因为弟弟才华超过他。我想在那一刻打动曹丕的还是一种悌道,就曹丕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悌的感觉,觉得曹植与自己是同根生,与自己是兄弟,的确不应该相逼太急了。我想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悌在这一方面的作用。另外玄武门事件中,唐太宗李世民原来只是战功卓绝的秦王,为什么会在玄武门射杀了他的哥哥和弟弟呢?一个当然是为了最高利益,就是帝王权力。另一个就是他的哥哥由于妒忌李世民的战功和出色的才华,怕有一天会危及自己的储君地位,就与一样妒忌李世民的弟弟密谋要杀害李世民。这种违反悌道精神的行为使他们终于得到不好的报应,双双死于非命,成了李世民的刀下亡魂,可见失道必亡。
【原文】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微言诗曰:
教育树德再树人,孝悌二字值千金;
读书万卷行万里,某数某文当用心。
《三字经》中“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作为父母,我们又该侧重培养子女哪方面的能力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呢?所以中国传统教育首先强调人的品德、道德、品质要过关,在这个基础上,人的知识越多越好,人的本事越大越好,因为你会去做好事。否则,知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这个是因为品德不好的人通常不做好事。
“首孝弟”在《三字经》里既然给它那么高地位的强调,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努力领会它更深一步的精义。我前面跟大家讲,教者孝之文也,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当中,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又是它的一个永恒的基础。传统中国教育认为,知识的传授固然非常重要,教育当然要教给你知识了,但是时代是进步的,时代是会变迁的,那么知识总归是有过时的这一天。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学的一些东西,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电脑可以学,我们小时候读书没电脑这个学科。我们小时候还学珠算呢,到了初中,高中有计算器了,我们见到电脑是很晚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孩子,上来就学电脑,小学就开始学电脑了。这就是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具体的知识内容,但是传统中国更重视的是永恒的内容。哪些是永恒的?孝和悌就是永恒的,孝和悌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它应该是作为人都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东西。
康熙年间有一个学者叫李毓秀,写了一部书很有名,叫《弟子规》,里边就有“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是首先要孝要悌,你应该首先把精力心思都放在孝道和悌道上,你如果有余力再去学文。你如果前面两个都没做到都没做好,后面您就歇歇吧。先别急,学了也没啥好处,这是《三字经》所告诉我们的真意,不是有句话这么讲的么?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因为流氓,这里指心术不正道德缺失的人,本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性就会越大?这在今天不难理解,象三氯氰胺、苏丹红等等这些危害社会与人身健康安全的东西,肯定不可能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所能制造出来的,不是么?
那么接下来的“知某数识某文”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安排了,也就是后面知识传授的主要的步骤和内容。古人也是非常重视广闻博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古人还有一句话,对应于“次见闻”,怎么样来增长自己的见闻的?而这句话在今天,特别是在今天中国被好多人忽略了。哪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中国的男子,在年轻时必定有一次壮游,一辈子至少一次,要壮游天下。李时珍就是壮游天下,他不只一次;司马迁也是壮游天下。他们在出游的过程当中,访师求友,熟悉社会,了解民生,或者为自己积累资料。我在上面讲了那么多的故事,做了那么多的介绍,无非是为了说明,古人对于教育和学习的基本原则,先后次序、态度、意志都是有充分的考量的。那么做好这些最基本的考量和准备以后,按照《三字经》的说法,传统中国的读书儿郎要学习哪些知识呢?
上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3
下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