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7-28 09:34:00 人气:82
第十二讲: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微言诗曰:
六经当研习,典谟训诰命,
六官存治体,周公著礼兴。
在三字经中,《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习,探求其中的道理。而在这部经书中,尤以《尚书》这部书的命运最为坎坷。那么《尚书》是一部记载什么内容的书?他的作者又是谁?为什么它的地位如此重要?历经岁月沧桑,一部书的命运变化,又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
《尚书》是什么意思呢?尚是年代久远的意思,书就是历史文献,那么《尚书》就是年代久远的历史文献,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的汇编。《尚书》大概是在战国晚期才汇编成书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谁是编簨者,我们也不知道最早的本子究竟有多少篇。
《三字经》讲的典、谟、训、诰、誓、命,这六类东西都是尚书的文体。什么叫典呢?典是记载嘉言懿行和典章制度的。典,立国的基本原则。什么叫谟呢?谟是大臣为君主谋划如何来治理国家的这些言谈,是治国的计划。什么叫训呢?这个跟大家的想象可能有差距了。训,教训的训,指的是贤臣训导君主的言行。我们今天的训往往认为是以上对下叫训,训令、训斥、教训,这跟《尚书》里的训有点不同,《尚书》里的训指的是那些很贤明的大臣训导君主的言行。什么叫诰了,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还叫诰命夫人,诰命,诰就是君主的政令。誓,那就是君主讨伐叛逆时候的誓师,发兵的文告。誓,君主发兵的文告,命是君主对大臣的训命。
《尚书》命运多舛,是战国晚期才开始成书的,还赶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但秦始皇不是什么书都烧的,种树的书他不烧,医书不烧的,占卜的书他不烧,秦始皇要烧重点是六国史籍,是为了把过去的那些国家的历史给抹掉。他的大秦朝要一统天下了象《尚书》这样记载的是古代的文献资料当然要烧了。当时秦朝的查书令是很严酷的,你偶尔在街上讲六国史籍和类似于《春秋》这样的书,当场就会被砍了,就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很严酷。所以《尚书》这一烧就惨了,反正到了西汉的初期,《尚书》只剩下可怜巴巴的28篇了。《尚书》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代国家的政府档案。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然而世事难料,尚书还是被保存了下来,这多少有了点传奇的味道。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又会是谁,使这部书得以保存下来呢?
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感人也很凄凉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儒生叫伏生,这个人10岁开始拜师学习,也就开始研读《尚书》。伏生是一个非常刻苦非常用功的人,他刻苦到什么地步?他把自己关在一个阴冷而潮湿的石头房子里。第一,安静。第二,睡不安稳,这样的房子你不可能睡得很舒服,所以就逼迫你经常醒过来读书。不仅如此,他在这个房子里反复诵读《尚书》,读了多少遍?他是怎么记的?他读了多少遍呢?他在自己腰上系上一根绳子,这根绳子长80尺。这个伏生把它系在自己腰间,这当然不能当腰带啊,他每背一遍《尚书》,他打一个结,很快这根绳子就打满了结,《尚书》自然也背得滚瓜烂熟。
秦朝初年,秦始皇刚统一六国的初年,伏生因为非常精通《尚书》,声名卓著,被选为儒学博士。他在秦朝是当过官的,当过博士。但是到了公元前的213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开始焚书。不光焚书,还要坑儒,要坑杀、活埋儒生。伏生就冒着生命危险把尚书抄在竹简上,并藏在夹壁里。就是墙,他砌了两道墙,藏在两道墙中间,不为人知的暗壁里边。藏好了以后,伏生就逃命去了,要躲这个坑儒。汉朝建立以后,伏生才辗转回到老家,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打开这个墙壁,去找他藏在那里的这部《尚书》。而经过那么多年,书是没被人发现,还在夹墙里放着,但是虫子咬,老鼠啃,雨水泡,这部书已经损失了一大半,一大半没了。伏生就只能凭着少年时候所下的苦功和得来的记忆,整理这个残书。但是伏生回来的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而且经过颠沛流离、担惊受怕,人的记忆力还是会淡忘。所以这部藏书,恐怕已经被他遗忘了相当部分。伏生本来就是秦朝的著名的学者,他保存《尚书》的这个事迹传到了汉代的朝廷。汉文帝正好在弘扬这个方面的东西,在提倡经典的研究,所以就征召伏生到朝廷去当官,那这当然是一个弘扬《尚书》的好机会了。但是晚了,为什么晚了呢?伏生已经是伏老先生了,在那个时候已经是90岁了,所以他已经不可能出远门了。还好,这个汉文帝是非常重视经典的保留和弘扬的,你既然来不了,老先生,汉文帝就派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上门跟你伏生学习《尚书》,谁呢?晁错,等晁错赶到伏生那里的时候,伏生已经没有什么精力了,90多岁的老人,已经不可能再教育这个弟子,可伏生的女儿跟着她爸爸,多少学过一点《尚书》,于是就口授给了晁错。这一口授大家想想,恐怕又得打点折扣,《尚书》非常佶屈聱牙。所以靠了晁错用汉朝流行的文字,隶书,把他从伏生的女儿嘴里听来的《尚书》给记录了下来,结果是28篇。古人保留一部典籍,有多么困难。当晁错写下了这28篇《尚书》,带回朝廷以后,又在民间发现零零碎碎一篇。所以今文《尚书》一共是29篇,这还是《尚书》的一部分。虽说经过伏生的努力,《尚书》总算是重见天日,但毕竟已经是残缺不全了。那么是否还能够找到《尚书》的完整版?历经岁月的沧桑,《尚书》的命运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在鲁国曲阜,那个时候有个刘姓王叫鲁恭王刘余,他想扩建自己的宫室,却拆了隔壁邻居的墙,这一隔壁是谁?隔壁就是孔子的故居。哪知道这一拆,又发现了夹墙,这里面居然不知道谁,藏了好多竹简,又有一批古籍,其中就有《尚书》。但是这个《尚书》是用古文字写的,就不是用隶书写的,所以就叫古文《尚书》,58篇。说得这里也许大家会觉得,《尚书》的命运坎坷,而且诡异,但是毕竟传下来了,应该可以值得庆幸。
在汉代已经有了两部《尚书》,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已经保存下来了。但是到了西晋初年,战乱开始,社会动荡,《尚书》又一次散失了。因为古代的书不像今天印刷本,动不动印一万册,没几部的。但是逃到南方的东晋王朝建立以后,突然冒出来一个人叫梅赜,他进献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全长26000多字。那大家高兴极了,这《尚书》又找到了。中国第一本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又重见人世,大家都很欣慰,朝廷也大力提倡,所以这部《尚书》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我们今天的《尚书》就是这个本子接过来的。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清朝初期的学者居然找到确切的证据,证明这部《尚书》是伪造的,整个这部《尚书》是伪造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今天还要用它呢?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只有这一部《尚书》。而且虽然它是伪造的,但其中还是有一部分根据学者的意见是可以被接受的。尽管我们今天已经有把握说,今天我们的《尚书》是一部伪书,但是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抛掉它。《尚书》的坎坷命运告诉我们,对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百倍珍惜,一部书流传下来,是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所以摧残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罪孽。
微言诗曰:
一部尚书史,多少春秋事;
几度兴与废,君可当知之?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礼教有利于人格的修养,孔子一生提倡克己复礼,就是希望恢复《周礼》,以建立有次序的礼仪社会。那么《周礼》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的作者又是谁?
《周礼》的作者是谁,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是传统的儒家一般都相信,《周礼》是周公作的。周公何许人?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四子,周武王之弟。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以后很快就病逝了,继位的成王,就是武王的儿子只有13岁,周公作为王叔来辅佐他的侄子。周公辅成王,就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周公非常负责,非常地勤于政事,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周公在洗头,古人的头发很长的,古人男人的头发要比现在绝大多数女孩子要长得多。所以他在洗头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头,怎么办?手里握着头发出去办公。古代又没有吹风机,他头发还是湿的,又盘不起来。手上握着头发就出去办公。吃饭的时候,只要是有人以公事求见,周公马上就把嘴里的饭吐出来,赶紧去办公,接见来人。他是一个非常勤于政事的一个典型。虽然周公如此鞠躬尽瘁,尽心尽力辅佐自己的侄子成王,可是周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管叔,一个叫蔡叔,就在外边散布谣言,出于嫉妒心,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说周公暗藏野心,觊觎王位。周公的权力太大了,成王又小。那个时候是商朝刚被灭了不久,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还在而且被周朝封为殷侯。他一直被周朝监视居住,周朝当然监视着他。所以这个武庚心里一直不爽快,一直在找机会能够颠覆周朝,盼着周朝发生内乱。那么他就可以怎么样,推翻周朝,恢复商朝,他自己重登皇位。于是这个武庚就跟管叔、蔡叔串通起来,不仅联络了商朝的残余势力,还煽动了其他几个部落,终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叛乱,这就给新生的周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武庚、管叔、蔡叔所制造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连召公,另外一个非常贤明的贵族,也开始怀疑起周公。周成王,周公的侄子年纪还小,不怎么懂国家大事,分不清楚是非,所以连他都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这个叔叔,对这个叔叔不放心。周公的心里当然难过了,他是鞠躬尽瘁了,问心无愧了。所以他首先和召公长谈了一次,说明白自己是没有任何野心的,希望大家能够和舟共济、顾全大局。感动了召公以后,召公就站在周公这一边。三年后,周公就平定了武庚的叛乱,建立了不世的功勋,等于周朝是他挽救的。周朝站稳脚跟是因为周公,因为周武王早就去世了。但是一等到周成王年满 20岁的时候,周公就把统治权力毫不犹豫地交还给了成王,自己一退到底。正是周公主持整理了周朝以前的文化,建立的典章制度,确定了国体,开创了周朝800年天下的基业。
《周礼》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一,传统的儒家也一直都相信《周礼》这部书是周公所作。但是后世关于这一点争论很大,那么《周礼》这部书到底是不是周公所作?书中都记载了哪些内容?对于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周礼》刚一冒头就引起很大争论,别人觉得太奇怪了,这部书,第一居然能逃过秦朝的焚书,你逃过了以后,你到西汉中期才冒出来,冒出来的形态还相当完整,所以一开始有的人干脆就认为《周礼》是一部伪书,它不是真的。后来的学者经过研究,我们今天就可以断言,《周礼》所记载的行政机构根本就不是周代现实的政治制度,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根据西周的旧制度,加以理想化的结果。现实社会中并没有这样的制度。当然它还是吸收了一些周代的典章制度的资料,所以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我们今天想考察古代的田制,就是古代农田关于古代农业的田制;兵制,军事制度;学制,教育制度;刑法等等,都不可能离开《周礼》,离开《周礼》我们没法弄。
再说它终究还是儒家的经典,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要强调的是后来中国历史上一些非常著名的变法,如王安石变法,这个已经在宋朝了,这些变法无一不是描摹《周礼》的制度,深受《周礼》的影响。那么《周礼》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到底有哪些影响呢?这同样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能有什么影响呢?这就必须说到六官。
【原文】著六官 存治体
什么叫“六官”呢?《周礼》全书大概五万字,分了六个部分,六官,哪六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天地春夏秋冬来分,配上一个官,这个不是乱配的。比如秋官司寇,这是管刑罚的。过去杀人不会在春天杀的,执行死刑一律在秋后问斩。秋后问斩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传统的统治者认为人间的一切政治行为,应该和自然现象相吻合,到秋天了嘛,树也落叶了,草也变黄了,生机都没有了,可以杀人了。在春天不行啊,万物欣欣向荣,你这个时候杀人,这有点晦气。它的配系有它一套宇宙论做背景的。天官冢宰、吏部、组织部、人事部;地官司徒、户部、财政部、公安部的户籍管理;春官宗伯、礼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夏官司马、兵部、国防;秋官司寇、刑部、司法部、公安部的一部分;冬官司空、工部、农业部。这样一排,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周礼》的影响,它对于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的设置的影响,实际上一直影响到今天。当然历史进步了,会有调整,但是大致的雏形还是如此。它的六官在中国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配以六部,还是根据《周礼》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一直到今天,政府的序列,组织管理体系的架构恐怕还没有怎么跳出《周礼》的总框架。这难道不就是《三字经》说的“存治体”么?著六官存治体,保存了治理的这个体制,保证了治理、管理、统治的最主要的骨架。《周礼》是中国第一部组织管理与典章制度专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也最为周全,对于后世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那么这么重要的一部著作为什么没有列入四书五经之中呢?
微言诗曰:
周礼治天下,自古有分晓;
不在五经内,却传礼法教。
我们前面讲,五经并不包括《周礼》,五经是《诗》、《书》、《易》、《礼记》、《春秋》,《周礼》不是应该也是在战国那个时候起码已经成书了吗?为什么五经不包括《周礼》呢?《周礼》既然那么重要,为什么在五经里面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呢?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这必须要回到《孟子》当中去寻找答案。“其祥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详细的情况我不知道,但是诸侯,就各个国君啊,都非常厌恶,为什么呢?《周礼》对自己有害,对自己不利,所以皆去其籍,大家都共同行动,把这个《周礼》给搁在一边,甚至毁掉它。
我们只要稍微读一读《周礼》就可以发现,《周礼》大概是那些国君都不会喜欢的。这么说,我有证据的,随便跟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平时都挂在嘴上,今天还经常可以在报纸上读到的一句话,就出自于《周礼》,哪一句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在过去被理解成什么,这句话被理解成礼法是不用在老百姓身上的,换句话说,对老百姓是没有什么礼要讲的。刑法是不能施加到贵族官员身上的,也就是说对贵族官员是不能用刑法的。过去都是这么理解的,但是这句话完全不符合《周礼》的本意。《周礼》的本意是什么呢?“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什么意思啊?礼法、礼仪不应该排斥平民,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啊?刑法并不能优待大夫。《周礼》要告诉我们的精神和本意恰恰是礼法不应该把老百姓排除在外,不应该把老百姓放下不顾,刑法不应该优待或者照顾贵族官员,这样一种思想经典,请问哪个诸侯会喜欢?我想孟子是非常敏锐的,为我们揭示了《周礼》不算在五经里面的最最关键的原因。接下来就轮到了讲早就成名的礼经中的《礼记》了。
上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11
下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