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8-08 23:10:17 人气:72
第三十三讲:
明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微言诗曰:
大明锦衣严吏治,贪官如草斩不尽;
洪武临前做叹息,何以清得臣工心?
传于建文方四年,燕王篡位迁北禁。
永乐大典天下知,郑和宝船七下频。
明太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曾是个横笛牛背的小牧童游走四方的小行僧。但他参加红巾军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经过十几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当上了皇帝。由于朱元璋的特殊经历既造就了他坚毅果敢的作风也养成了他多疑猜忌的性格。朱元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严刑厉法,他亲自掌控锦衣卫严密监视着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大臣们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朱元璋是个开国之君历经磨难坚毅果敢,但他为什么如此多疑猜忌呢?
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权,而且由于他从小形成的这猜忌性所以对谁都不放心。朱元璋利用特务机构,派出大量特务人员,叫什么?检校。到处暗中监视自己的大臣。当时有个非常著名的儒生叫钱宰,他被征召来参加编纂《孟子节文》。为什么会编《孟子节文》呢?因为朱元璋对孟子很不满意。孟子里不是有好多这种话吗?“社稷为重君为轻”吗?朱元璋很不喜欢所以他就把《孟子》进行了删节,也就是说明朝一直到清朝早期读书人几百年间读的《孟子》是个删节本。好多是朱元璋不爱看的话全给删了,所以叫《孟子节文》。这位钱宰有一天下班回家随口就吟了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日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原来他嫌上班太早,他说每天早晨四鼓咚咚就把我吵起来了。我要穿衣服,而到我赶到午门去朝见的时候,好像还嫌有点晚到了。哪一天才能让我回到家乡去享受田园之乐,这样就可以一觉睡到饭熟的时候,就一觉就睡到中午去了。他吟了这么一首诗。第二天上朝朱元璋看见他第一句话:你昨天的诗不错。不过呢,朕没有嫌你迟到,你看,能不能把这个字改成“忧”,我担心你迟到,你看如何啊?吓得钱宰屁滚尿流。他用这种手断来控制臣下。1382年出于控制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成了锦衣卫,授予他们侦查、逮捕、审判、处罚罪犯的权力。这是个非常正式的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有专门的名字叫诏狱。什么叫诏狱呢?就是按照皇帝的诏令直接管理的监狱。在监狱里边采取剥皮、抽肠、刺心这种非常残酷的刑法,而朱元璋还有一个暴政,他经常命令这些锦衣卫在朝庭上执行庭杖。有很多大臣在朝庭上当堂被活活打死。这都是国家大臣,哪个朝代都没有这么残酷。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严刑厉法,他亲自掌控锦衣卫严密监视着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大臣们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朱元璋是个开国之君历经磨难坚毅果敢,但他为什么会如此多疑猜忌呢?他内心是有一种自卑感的,因为他早年出身贫寒并且还做过和尚所以他特别忌讳光、秃这样的字。当他的面你不能提光,今天有光明那不行你得改成亮明不能提光,秃也不能提,而且呢,连僧也不喜欢。因为他当过和尚,连僧人的僧他也不喜欢。同音字也不能提,人参也不能提。忌讳很多,甚至连出生,生孩子这个“生”,生产劳动的“生”也不许提,他不爱听,因为他早年参加过红巾军起义,所以他特别烦别人提什么呢?贼、寇。这些字都不能提。同音字也不能提,以身作则的则在古汉语当中跟贼音差不多也不能提。很多人因为顺口讲溜了讲出一个字来,丢命了,被他杀掉了。
有一年元旦的夜里朱元璋外出,这是民间一个很著名的传说。说这个元旦的夜里朱元璋微服私访外出去看各种灯迷。看见有一则灯迷上面画了一个妇女手里抱着一个西瓜坐在马背上。而马的那个马蹄画得特别大比较夸张。朱元璋大怒认为这是讽刺马皇后是个大脚。因为他的夫人贫苦出生没绑过小脚是大脚。他认为你把一匹马的蹄子画那么大你不是说马皇后是大脚吗?下令查缉,一直到把做灯迷的人抓到活活打死。洪武31年(1398)明太祖逝世,朱元璋的孙子即位,就是建文帝。因为他的儿子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被他抡起椅子要打的那个儿子,死在他之前,所以朱元璋就把这个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
皇太孙朱允纹即位后改国号为建文。建文帝朱允文从小是受儒家思想教育长大的,他与朱元璋的性格完全不同。那《三字经》中所说的:传建文,方四祀是怎么回事呢?建文帝登上帝位后又做了哪些事呢?
建文帝即位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他重用黄子澄、齐泰还有著名的方孝孺这些文人对洪武朝的政治进行改革。对百姓也好对官吏也好都有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宽松的环境,不像朱元璋的那个时候。朱无璋那个时候当官你得先摸摸自己这身皮,说不定哪天就被他剥了。在朱元璋时期当官都是战战兢兢的,到建文帝时期比较宽松。建文帝时执行惠民政策,减免租赋,赈济灾民,抚养病残,兴为学校,考察官吏,任用贤能,体察民情。而在改革当中有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削藩。要把这些势力很大的藩王的权力给他削剪掉。当时藩王大多数是建文帝的叔叔,辈分比他高而且手中都有兵权,在自己的藩地为非作歹。也有的看建文帝比较柔弱而且自己的辈分又比你高摩拳擦掌准备造反。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当时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已去世,所以这个第四子燕王朱棣就变成了皇子中最年长的,也变成了在皇族当中地位最高的。在和蒙古的作战过程中朱棣的军事力量和权力不断壮大成了对皇权最大的威胁。建文帝的削藩确实是针对朱棣的。但建文帝的软弱害死了他。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建文帝一错再错。他没先削燕王。如果削藩,谁都知道,你是冲着燕王去的你应该先削燕王,但他没有。他先削了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吃柿子先拣一个软的捏。但是这一捏引起了这些藩王岌岌自危。这种打草惊蛇的举动就让燕王做好准备。当建文帝最终决定对燕王下手时燕王朱棣已经准备好了,马上打起靖难的旗号。所谓靖难,就是说皇帝被一些不好的大臣给蒙避了,皇帝周围有小人,所以我起兵是靖难。燕王朱棣的性格非常像朱元璋,而且朱元璋也曾有心把皇位传给朱棣,所以朱棣对皇帝之位早就窥视已久。建文帝当然知道朱棣的野心所以要实行削藩。但朱棣先下手为强借口靖难起兵。那建文帝会怎么样对付朱棣呢?在最初的战争中,朝庭的兵力也就是建文帝的兵力占了绝对优势。但指挥不当,而且也没有像燕王朱棣这样身经百战,所以朝庭的兵马屡屡败退,双方展开了非常激烈的拉锯战。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建文帝还是一味软弱。他下了一道圣旨,怎么说呢?我要活的叔父,这样的话就使朱棣逃过了好几次大难,而建文帝的这种在战争中的过于软弱,最终将他自己推向了深渊。经过多年的拉锯战,燕王非常清楚只要建文帝在一天他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占了南京赶走了建文帝,也就是自己的侄子,那自己就可成为一国之君。相信也没人敢反对,以他的兵力以他在皇族当中最高的尊长这个地位,他觉得没人敢反对。于是燕军绕过大城市一路南下直攻南京。当时的建文帝的朝庭乱作一团,很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他也看明白了,你建文帝没什么用,别说比不上你的爷爷你就连你叔叔都比不上。很快燕军攻到了南京城下。而城里边的亲王,城里边还有一些王也对建文帝不满。建文帝又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予以处置,这些亲王的一些将领偷偷地打开城门投降,南京被攻破。朱棣到了皇宫看见宫中熊熊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建文帝从即位到朱棣称帝其间只有四年的时间。这也就是三字经里边讲的“传建文,言四祀”。
明太祖把皇位传给建文帝后仅仅四年时间就被叔父朱棣篡夺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但当时明朝的文臣儒士们认为朱棣篡权夺位实属不仁不义,所以拒不投降。那朱棣是怎样对付这些文臣儒士们的呢?
而在朝庭里边却是另外一番情景,什么一个情景呢?投降的文臣只有四个,就是满满的一朝庭文官投降的只有四个。大部份人或逃跑或自杀,这样的数字加起来将近一千人。这也可以看出那些文官是很认同建文帝,并不认同朱棣的。而永乐朝在一个短时间里几乎没有文官可以使用,当时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而方孝孺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群臣关系非常融洽,忠心不二。当明成祖打下南京时,朱棣自己有个亲信的谋士叫姚广孝,他跪下来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为什么呢?如果杀了方孝孺的话天下读书种子绝也。因为方孝孺声望太高了,如果把方孝孺杀了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绝了。所以自己的谋士求他不要杀。明成祖答应了他因为毕竟是自己的谋士。南京陷落后方孝孺果然闭门不出,日日夜夜在家里为建文帝穿孝在家哀号哭泣。明成祖派人强迫方孝孺来拜见他。方孝孺穿着丧服当庭大哭。朱棣耐着性子劝方孝孺归顺自己,方孝孺不听,明成祖要即位当皇帝要有大手笔来拟一个诏书,大家没办法就推荐方孝孺。说这样的开天辟地的大文章只有方孝孺才当得起,只有他的文笔才能写,于是又将方孝孺从牢里放出来。方孝孺当众的嚎啕大哭声彻殿庭。明成祖一下好像被弄得心里有点实在说不过去,一看这么样一个忠臣。明成祖亲自走下宝座走下殿来对方孝孺说:先生,请你不要这样。我只不过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反问一句:成王安在?你既然是周公,你来辅佐成王的。成王人呢?成王被你辅佐到哪里去了?明成祖回答:已自焚。建文帝已经自焚了!方孝孺问:何不立成王之子?那你既然是来辅佐成王的,成王死了你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子当皇帝呢?为什么你自个当皇帝呢?成祖又回答,他也真是耐着性子了,说国赖长君。国家呀还是要依靠年长成熟的人来做皇帝啊,再立一个小孩子不行啊!这个方孝孺不依不饶,他也比较利害: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这下憋不住了,说此朕家事,这是我家里的事。其实成祖内心还是有点怯,觉得自己当皇帝啊总得有个大手笔写个诏书才说得过去。你要碰到个流氓皇帝,我管你?我自己宣布自己万岁不就完了吗?但明成祖不是。方孝儒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诏不可草。而明成祖这时还在耐着性子说:即死,独不顾九族乎?就算你自己死了,你难道就不考虑九族吗?接着方孝孺自己惹事了,因为一般的观念都是九族。而方孝孺大声回答:便十族奈我何?方孝孺第一肯定是做好了死的准备,但也有可能是他认为成祖不会杀他,因为他当时声望太高,所以就出这么一句话。
这一下朱棣气急败坏,他恨方孝孺嘴硬,就叫人把方孝孺的嘴角撕开一直撕到耳根,非常残酷。而且还抓捕他的宗族门生,每抓一人就带到方孝孺的面前让他看,而方孝孺无动于衷头也不抬。所以明成祖彻底绝望了,把方孝孺的门生,即他的学生作为一族,连九族一共变成十族。总共873人全部凌迟处死,这个是非常残酷的。
方孝孺为忠于建文帝宁死不肯归顺朱棣,为此牵连了家族门生800多人被诛杀丧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大惨案。而建文帝的下落则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悬案。城破之时皇宫之内大火熊熊,那建文帝是真的在大火中自焚而死了呢?还是在战乱中改装出逃了呢?
根据当时的《太令宗实录》里记载,说朱棣看见宫中有烟升起赶快派人去救,已经来不及了,他派去的人在火中发现了建文帝的尸体,朱棣还大哭。还说‘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遽至此乎”。说哎呀,你真死了,你可真痴啊,你可真笨啊,我来是为了辅佐你啊,没想到你那么样不理解我,就这么自杀了。当然这个实录是后人造的,但恐怕情况未必。明成祖朱棣后来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讲,没想到建文帝是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他说太监在灰烬当中多次寻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魁的遗骸,也就是建文帝孩子的遗骸,所以这个话就前后矛盾了。燕王为了让天下人知道建文帝是自焚的,燕王还以自己叔父的地位写过一篇祭文。但坟墓在哪啊?如果说你找到了建文帝的尸首你要把他埋掉啊,坟墓在哪里啊?谁都不知道。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就曾讲过:我想给建文帝上坟可不知坟墓在哪里?另一种说法是南京城攻破时建文帝一度想自杀,但在周围亲信的劝说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皇宫,隐姓埋名于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后来葬在西山,葬在北京城郊的西山。朱棣登位以后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对自己是一种威胁,因为这人不知道到哪去了?而且建文帝有号召力,所以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全国各地进行访问。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有一个重大使命,就是到南洋去看看能否找到建文帝?在郑和的船队当中有不少锦衣卫,负有探寻、探访建文帝下落的使命。民间不是有个传说,说建文帝削发为僧吗?所以朱棣曾向天下寺院颁布过一个文件叫《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的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兴师动众进行一次全国性的清理。
有关建文帝的下落在民间和学术界都有很多不同说法,有人说在福建的宁德有见过他,其实这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但也查无实据。传说明朝前身是明教,明教就是日月神教,再往前是摩尼教,这个摩尼教传说与茶宗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朱棣劳师动众第到处寻找建文帝,国内找了,又派人往海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找就不足奇怪了。
朱棣当上皇帝后改年号为永乐。那《三字经》中的迁北京,永乐嗣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因为明朝原来的首都在南京,南京经过靖难之役后也被弄得差不多了,又着火又有兵乱。但更重要的是北京是燕王的大本营,而北京本来就是元朝的首都,它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做首都也不必花很大力气。所以又有了“明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的说法。到了崇祯,就在景山公园煤山上吊而死的,所以就讲了明朝灭亡的过程。
朱棣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那么就是著名的永乐皇帝。他究竟是一位怎么样的皇帝呢?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出生时已经在南京,明成祖自己说自己是马皇后生的,那他就是所谓的嫡子了。但学者考证明成祖的生母不是马皇后,很有可能是一位朝鲜妃子,换句话说朱棣有一半血统是朝鲜的血统。永乐19年,也就是(1421)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所以明朝官员特别有意思,大多数的官方班子有两套的。礼部尚书,主要的在北京,还有个叫南京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北京也有南京也有,两套班子。他极力整肃内政巩固边防,应该说永乐皇帝政绩卓著。在文化事业上他为了加强儒家思想的文化地位,大力扩充国家藏书。1403年他命令解缙等人动用了三千多位文人儒生把古今图书八千多种进行编辑,于永乐六年(1408)编成了一部《永乐大典》。这部书规模有多大呢?22877卷,一共装成11095册。这个对保存中国的古典文献居功甚伟。但这部《永乐大典》,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命运是非常悲惨的。在清朝晚期和末年西方殖民者打了进来而《永乐大典》就此散亡,现在存世的《永乐大典》只有它总数的3%左右,也就是留下才300来册,一共11000多册啊。别的书烧的烧扔的扔毁的毁,有多少中国古典文献就此散亡了。如果《永乐大典》完整,好多古迹是可以完整的。
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的方式虽为文人儒士所不齿,但朱棣称帝后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还是做出了贡献的。那朱棣还做了哪些事呢?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又都是什么样呢?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的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他提出为政之道在宽猛适中。也就是说他既不赞成朱元璋的过于残酷严历也不赞成建文帝的过于仁厚宽容。他要在中间,所以他利用科举制度,利用编纂大型图书笼络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他对官吏的选择也根据才能,所以在永乐朝时期应该说明朝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从永乐三年也就是1405年,朱棣派郑和率船队七次出使西洋到达了30多个国家。永乐时派朝臣回访的也有30多个国家。包括中亚的一些帝国跟永乐朝一直有来往。永乐22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永乐帝之后的明朝皇帝在大多数后人看来是非常滑稽的。他们大多数被监控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明朝的好多皇帝又确实是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一技之长。比如明英宗朱祁镇是个非常优秀的天文学家,他的天文造诣世界一流,但皇帝当得一塌糊涂。而明神宗假如专门学习经营管理,那一定可发大财。这人酷爱在宫廷里边摆各种摊让你们来买东西,卖来卖去,他喜欢做摊贩。而明熹宗朱由检酷爱做木匠,天天在宫廷里不上朝就在那做木匠做家具,精致无比水平极高,但是做为皇帝这些人实在是太糟糕了。明朝甚至有的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也就是说贵为内阁阁员居然会一、二十年见不到皇帝一面,明朝就有大量的这种昏庸的皇帝。而到了明朝的末年局面已经不可收拾了。那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又是怎样一位帝王?明朝的江山又是如何在他手上灭亡的?
微言诗曰:
朱棣之后少明君,玩物丧志弃国祯。
天文商贩与木匠,江山垂危无人问。
由校尚能勤勉力,只是多疑杀功臣。
可怜崇焕屈亡后,煤山树下死崇祯。
《三字经》在讲完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后,结束了中国历史这一部分。纵观历史凡亡国之君不是昏庸无能就是荒淫无度,那崇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的。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不是一个坏皇帝,他自己也认为他不是亡国之君,但国家是在他手上灭亡的。历史过去了几百年,但大家对崇祯多少都有一份同情之心。16岁的崇祯继承帝位,而这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滩烂得不能再烂的烂摊子。明朝因为灾荒频繁,也因为内乱外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崇祯从16岁开始竭尽全力勤俭清廉兢兢业业,17年来的确可以说他是尽心尽力想挽救天下,挽救百姓而最终以身殉社稷。相比起历史上好多末代皇帝像崇祯这样慷慨赴死的皇帝没几个,大家应该还都记得多少的末代皇帝亡国之君,是那么卑污是那么懦弱是那么可鄙可笑么?崇祯皇帝应该说,他是热爱百姓的,我们这样讲一个传统年代的帝王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不是没有证据的,在最后关头,分秒必争的紧急时刻,崇祯命令吴三桂进京勤王,并要求他“弃地不要弃民”。你要随军把那个地方的老百姓给我护送好一起带来,这就是他。而我们也知道当他在煤山上吊死了以后,后人从他的衣袋从他的衣袍子里面发现了他的遗诏,是怎么写的呢?“朕凉德貌躬,上干天咎,致闯贼直逼京师,此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朕百姓一人”。这样的遗诏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独一份。
崇祯在有明一代算得上是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只不过时运不济,他接手的摊子实在是内外交困破烂不堪。衰亡的征兆,实际上在他出生以前就已经出现端倪,他力图挽狂澜于不倒,勤于理政事必躬亲常朝不停。对明朝评价不高的《明史》也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兢兢业业勤勉勤俭。他把全部的内帑,就是皇宫里的所有的钱用来充作军饷。中国传统的收支是分两摊的,清朝也是这样,一个是国家收入一个是皇帝自己的私房钱。很少听说有皇帝拿私房钱出来用于国家的,而崇祯把皇宫里所有的钱拿来做军饷,连皇宫里的器具,收藏的人参都拿出来变卖凑成军饷,或者抵抗清兵或者镇压内乱(镇压农民军的内乱)。一位著名的诗人屈大军有一首诗: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他讲崇祯,帝宵衣久,晚上衣不解带,日夜勤劳办公,忧勤为万方,他这种忧虑勤政都是为了天下万方,临死了连他的御袍上还留下血诏,留下了这一份哀痛的遗诏。
从历史记载来看他确实非常勤政,但‘所用非人,卒至寇乱,身殉社稷’,也就是说崇祯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缺点是没有识人的眼光,没有用人的气量,没有纳谏的气度,“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用人不专,疑神疑鬼,更调频繁,惩处随意”,搞得臣下畏首畏尾离心离德,所以当他手刃自己的女儿,他逃出宫时手持一把宝剑把自己的长公主的手都砍断了。因为他想把自己的妻女都给杀了,免得落到所谓的闯贼手里。而他到煤山去上吊时陪他去的只有贴身太监一人,而后来愿意像他这样为明朝殉葬的,也不过寥寥可数几个。崇祯在即位之初就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收拾了魏忠贤,魏忠贤是什么人物还用说吗?当时在宫廷里边盘根错节号称九千岁,崇祯16岁即位很短时间内就收拾掉魏忠贤,民间欢呼不已,整个国家受魏忠贤的苦太久了,大家高兴,所以在有一些文件中一些史料中称颂崇祯皇帝为圣人,这是民间自发称呼的不是官方文件里称呼的,天下对崇祯皇帝中兴明朝抱有极大期望,老百姓觉得总算苦难到头了,终于盼到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由于他以一己之力除掉了魏忠贤,也让崇祯对自己的政治才能产生了过高的估计。他的自信很快变成自负,自负很快变成刚愎自用,所以他一方面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勤政的皇帝,而另一方面他事事亲为却没收到好的效果。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本人虽不是亡国之君,但每一件事情都是亡国之象。他的多疑和刚愎使他处死了大明的“长城”袁崇焕,也就毁掉了大明朝在北方的最后一根救命草。
袁崇焕祖籍广东东莞,由于是南方人,所以崇祯皇帝私下称他为蛮子,这个称呼还是元朝的遗风,元朝一般称南边的人就叫蛮子。袁崇焕的才能当然主要在军事方面,即使在袁崇焕被杀前不久崇祯还是认为“守辽非蛮子不可”。崇祯心里很清楚守住北方只有这个蛮子,而袁崇焕不爱钱不怕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他在当时明朝很多边关大将中鹤立鸡群深受将士的拥戴,袁崇焕的部队是明末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崇祯即位任命袁崇焕督师蓟辽并且监督登莱天津那边的军务,等于把辽东的全部防务交给了袁崇焕,这难道还不能看出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是多么信任吗?但仅仅过了三年袁崇焕就在北京的西市被凌迟处死,不仅凌迟处死而且传首边关示众。
当然袁崇焕的死非常复杂,也有皇太极的反间计,这些都是袁崇焕致死的重要原因,但最终要了袁崇焕的命。最终毁掉了自己北方“长城”的毕竟还是崇祯的决定,仅仅三年,对比起三年前的平台召见君臣相晤,赐尚方宝剑到三年后凌迟处死,从崇祯对袁崇焕的无比信任发展到把袁崇焕处死这个变化是不是太快了?一个皇帝对那么重要的一个将领可以这样处理充分反映出他的多变、多疑还加上刚愎、果断。一个人的性格多疑猜忌往往是不果断的,但要命的是这两种性格在崇祯身上都有,一面极度猜疑极度疑神疑鬼一面极度果断,所以他经常做一些根本无法挽回的事情。
袁崇焕,一个让所有清兵心惊胆寒的将军,最后却死在自己所效忠的崇祯皇帝之手。《明史》中记载“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而崇祯皇帝的多疑善变和刚愎自用,还造成了另外一位大将军的冤死,导致了崇祯最终的煤山自缢,那这员大将又是谁呢?
杀掉袁崇焕使他没有办法抵御关外清兵的入侵,同时他还杀掉了贺人龙,贺人龙是什么人?是镇压李自成的一员悍将,当崇祯杀掉了贺人龙以后李自成手下欢呼雀跃,说什么“贺疯子死,取关中如拾芥矣”。因为李自成的部队是很忌惮贺人龙的,他是李自成的叛将对李自成的情况很了解。他投靠到官兵这边对李自成的打击是很大的,这位对李自成作战极其悍勇的将领也是被崇祯皇帝由猜忌到果断一下予以处决的。崇祯诛魏氏,也就是说杀掉魏忠贤是他17年帝王生涯当中最辉煌的事情,之后他的果断就屡屡用错地方,我还必须强调猜疑加果断是传统帝王给忠臣良将的一剂最毒的毒药。
崇祯的多疑善变和刚愎自用,害死了明朝能够抵御内忧外患的两员大将。结果李自成杀进北京,崇祯只得留下血诏自缢身亡。混乱之中清兵又乘机入关占领了京城,虽然明朝的军民奋起抗清,但明朝已经亡势定矣。崇祯皇帝死后当然还有一些南明的小朝廷,这些南明的小朝廷依然在抗击清兵。根据现在发现的史料,南明的小朝廷也尽了一切的努力,有的去请传教士,从澳门买进火炮,请军事顾问,他们的军旗上居然画着十字架。南明小朝廷里有的太后、皇后都受洗入了天主教,南明小朝廷有一些比如皇后的教名叫海伦,还有一些皇宫贵妇的教名叫伊丽莎白。南明小朝廷里最有权势的太监庞太监教名叫阿提留斯,阿提留斯就是特洛伊之战里面的那位大力士。南明为了抵抗清兵的入侵派一个波兰籍的传教士叫普里格,带了南明皇太后的诏书上面加盖了玉玺到梵蒂冈请求教皇派出十字军来帮助他们和清兵作战,但是气数已尽,明朝的气数已尽,最后也都归于灭亡。
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我觉得明朝是最有骨气的王朝。明朝,没有汉朝的威武:"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没有宋朝的璀璨:"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没有唐朝的繁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但是,明朝:"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即使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且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和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朝代,相比之下清朝,就完全不同了。就是后世的满清,康乾盛世中的三位皇帝,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可是他们,也是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康熙签下了尼布楚条约,丢失外兴安岭以北土地;雍正五年签定恰克图条约,俄国侵占中国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贝加尔湖即是北海,当年苏武牧羊之地,现为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淡水湖;乾隆五十五年,约10万平方公里的库叶岛,被俄帝暗中吞并;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哈萨克,被俄罗斯无理霸占.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道光二十年,同样为我属邦的布鲁特,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被俄国吞并。到了晚清,就更不用说了,北京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一个国富民强的中国,变成了穷山辟野。(颇为讽刺的是,大清祖训有云:丢尺寸之土,减一分版图,即非我爱新觉罗子孙。)还有,同样是太祖开国,朱重八反元义无反顾;努尔哈赤给李成梁当小厮;同是中晚期,万历三大征,大败日本;光绪甲午完败;同是末代皇帝,崇祯自尽;溥仪给关东军当傀儡;崇祯说:""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溥仪说:""这时占据着我全心的,不是东北老百姓死了多少人,不是日本人要用什么办法统治这块殖民地。它要驻多少兵,要采什么矿,我一概不管,我关心的只是要复辟,要他们承认我是个皇帝。"
如果去看明朝战史,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军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剌大军围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论是哪种情况,都绝不认输。 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爱玩的,有荒谬的……没错,你多半知道朱元璋当初起兵的时候有多么勇武,多半也听过后来成了永乐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么英明,你也多半听过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么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个皇帝,却没有一个是软骨头的。你看如崇祯皇帝天子殉国,你看如正统被俘却决不求饶,你看如隆武战死沙场,你看如绍武被俘,绝食自杀……
明朝军队的单个战绩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确实是古代世界上所有历史超过了百年的帝国之中,唯一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也唯一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暂时的。明军是世界上在国家亡国后,抵抗时间最久的--他们坚持抗击清朝达38年之久!明军能够保持这样持久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因为明朝本身就不是一个民风柔弱的朝代。无论是明朝的帝王还是百姓,都有着刚毅不屈的性格,无论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还是"扬州十日",当看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样的言语,当看到"自闰六月初嘉定人民自发起义抗清,两个月内大小战斗十余次,民众牺牲两万余,史称'嘉定三屠'"这样的记载,即使你对那一段历史从未过问,你也不可能不为之动容。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纵观所有被忽略或误读的历史,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了最久的近300年。
大明一朝276年,确实没有对外屈膝一星半点。
大明"流行"骂皇帝,正德年间,皇帝朱厚照要搞出游,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对,先后杖毙了十几位大臣,但是大臣依然犯颜阻拦,最后正德帝只能妥协。在明代,六科给事中是有权利驳回皇帝旨意的,这是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虽然这个权利很少有动用,但是确实存在。更有甚者,有大臣直接和皇帝说你只要乖乖在后宫生孩子就行了,国家大事有我们这些内阁大臣来管。这已经是君主立宪的萌芽。明代的士子们视媚上为仇寇,无论什么人,有明一代,没有一个媚上的获得好下场。反而是那些犯颜的大臣成为天下读书人景仰的典范。在明代,我们记得《天工开物》,记得那约三百米长的郑和宝船,记得有密集劳动型的作坊出现,记得后膛炮已经规模应用,记得腐朽的理学开始受到重视客观实际的心学的冲击,"格物致理"第一次在理论与实际中出现并逐渐壮大……至崇祯年间,每年新出版刊行的各类书籍以百万计,而到了清朝,即使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也不过每年4万余册。
以后就是明亡清兴。统治中国276年的明朝彻底完结。但我们不能忘记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明朝的城市经济和市民文化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以往的任何年代,全国的府、州、县的城墙绝大多数是在明朝包上了砖的,在这之前这些城墙都是夯土,就像咱们现在如果到比较偏远的农村或比较偏远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土坯房。在明朝之前很多城墙大家别以为真的有多坚固,在这些府州县都是土坯的多,而到了明朝绝大多数包上了城砖。
四大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部在明朝成形,书法、绘画、建筑、戏剧、鼓舞在明朝完善,三大科技名著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产生在明朝。然而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正是在明朝开始落后于欧洲,这里边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或说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对付倭寇的海。当时中国东南沿海也就是中国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主要口岸经常遭到倭寇的侵扰,来自于日本诸岛的武士、浪人到这里侵扰、来掠夺,为了应付这样的情况明朝实行了海禁的政策,使之中国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出现了极其不正常的状态,这是导致中国从明朝开始整体性大规模地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证明只有开放才是真正的出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