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8-11 16:15:38 人气:74
第三十六讲:
汉贾董 及许郑 皆经师 能述圣
宋周程 张朱陆 明王氏 皆通学
屈原赋 本风人 逮邹枚 暨卿云
韩与柳 并文雄 李若杜 为诗宗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汉代研究经学最著名的四个人是贾逵、董仲舒、许慎、郑玄,他们都讲国经学,进一步发展了以前的经学思想。后来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著作,因为汉代学者研究经学最好,所以经学又叫汉学。那么我们是不是先了解一下这四个研究汉学的人物呢?
先说说贾逵吧, 贾逵(30年-101年),字景伯,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乃贾谊九世孙。其弱冠能诵《左传》、《五经》之说,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诸儒称之:“问事不休贾长头”汉明帝时任为郎。汉和帝时任左中郎将,迁侍中,领骑都尉。他倡导用黄道坐标测量日月行度,并对月行迟疾规律有深刻认识,主张历法必须不断改进,提出冬至点移动。其代表作则有《春秋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另著有《春秋左氏长传》二十卷,《尚书古文同异》三卷,《毛诗杂义难》十卷,《周官解访》等,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爽《汉学堂丛书》均有辑本。另有其入选课本的勤学故事,见“贾逵勤学”。
接着讲讲郑玄,郑玄,汉朝思想家、经学家、大司农,官渡之战时,被袁绍逼迫下随军而行,到元城病危,至六月病逝。代表作品有《天文七政论》、《中侯》。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确立了学习经学的志向,终日沉湎于书卷中,孜孜以求。他不尚虚荣,天性务实,有一件小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十一二岁的时候,他曾随母亲到外祖家做客,当时客人很多,在座的十多位客人都衣着华美,打扮得焕然一新,一个个言语清爽,夸夸其谈,显得很有地位和派头。唯独郑玄默默地坐在一旁,似乎身份和才学都赶不上人家。其母见状,感到面上无光,便暗地督促他出头露面,显露点才华,表现点阔绰和神气。郑玄却不以为然,说这些庸俗的场面 “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引文见《太平广记》卷215引《郑玄别传》)。郑玄16岁的时候,不但精通儒家经典,详熟古代典制,而且通晓谶纬方术之学,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当地声名远播,被大家称为神童。
郑玄师事第五元后,又从东郡张恭祖学习了《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书,其中除《礼记》和《韩诗》外,均为古文经学的重要典籍。郑玄向第五元和张恭祖学习了今古文经学两大学派的重要经籍后,尚不以此为满足,又从陈球受业,学习了《律令》。在此期间,他还以明经学、表节操为目的,游学于幽、并、兖、豫各地(相当于今山东、河北、河南一带),遍访名儒,转益多师,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探讨学术问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辞劳苦,孜孜求道,郑玄的青年时代,就是这样匆忙而充实地过去了。到了而立之年后,郑玄已经成了一名有着较深造诣的经学家。他的学问在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已经可以说首屈一指、无出其右者了。郑玄虽然已经学富五车,但他自己却毫不满足,学无止境,越学反越觉得知识不够用。当他感到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学者已经无人再可请教了的时候,便通过友人卢植的关系,离开故国,千里迢迢西入关中,拜扶风马融为师,以求进一步深造。这一年,郑玄是33岁。马融是扶风茂陵(今属陕西兴平)人,为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学问十分渊博。他遍注儒家经典,使古文经学达到了成熟的境地。他的门徒上千,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余人,其中优秀者亦达50人以上。 中国两汉时期,经学最为昌盛。西汉时今文经学盛行,当时立于学官的五经十四博士,全是今文经学。西汉末年古文经学逐渐兴起,东汉则是古文经学兴起、抗争,直至超过今文经学的时期。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会为一,而形成郑学。郑学盛行,是经学史上承先启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郑玄以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后汉书·郑玄传》说: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凡百余万言。事实上,郑玄遍注群经,远远不止这些,这里仅列举了主要部分。据清儒郑珍考证统计,郑玄的著述共约有60种之多。郑玄在《戒子益恩书》中说,他致力于经学,是为了“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即是说,他的目的在于阐述儒家思想,使之发扬光大。历史地看,郑玄注经的成就是相当高的,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后汉书》本传总结郑玄的经学成就说:“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自是学者略知所归。”这一评价是符合毕实际的。
郑、贾之学,行乎数百年中,遂为诸儒宗,亦徒有以焉尔。言贾、郑虽为儒宗,而不为帝所重,故曰“亦徒有以焉尔”。桓谭以不善谶流亡,郑兴以逊辞仅免,贾逵能附会文致,最差贵显。贾逵附会文致,谓引《左氏》明汉为尧后也。世主以此论学,悲矣哉!言时主不重经而重谶也。
现在我们再看看许慎其人,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他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许慎曾担任太尉府祭酒,师从经学大师贾逵。他历经21年著成的《说文解字》,归纳出了汉字五百四十个部首。许慎另著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已失传。
相信大家对《说文解字》是很有印象的,它的作者就是这个人。《说文解字》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它的价值不仅限于解说汉字,研究汉字本身,可以说《说文解字》是东汉末以前的百科全书。正如许慎的儿子在《上说文解字表》里面所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说文解字》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即在所收字数上,也比这些字书都多,如汉初把《仓颉》、《爱历》、《博学》三书合编为《仓颉篇》,共3300字。西汉末,扬雄的《训纂篇》共5340字,东汉贾鲂的《谤喜篇》共7380字。《说文解字》里面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共10506字,比《谤喜篇》还多了1973字。不论《尔雅》对于汉字的训诂,《方言》对于汉语方言的研究,或《释名》的音训,《切韵》、《广韵》的声韵,无一不在《说文解字》的范围之内。
现在让我们就《说文解字》的创造性,结合他所保存的原始资料,来看它在汉字学史上的重要性。
1.《说文解字》创造了字典式的体例。被称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说文解字》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偏旁分中的编制方法,一直成为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
2.《说文解字》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
3.《说文解字》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因而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
4.《说文解字》通过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不但成为古汉语语音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的原始资料。两千年来,《说文解字》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它的作者许慎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每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离不开汉字,而许慎首开研究汉字之事,功莫大焉。
最后我们就讲讲董仲舒,这个可是我们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鼎鼎大名的人物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他的杰作。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推明孔氏 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汉学之后就是理学了,宋代的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陆九渊以及王守仁,都是研究理学的权威。理学又称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作为官方正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发展到宋朝,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也涌现出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家,如二程、张载、周敦颐、邵康节而被称为“北宋五子”南宋的杨时、朱熹、陆九渊、林希逸、黄勉斋以及元朝吴澄、许衡、刘因、郝经、姚枢,廉希宪,张文谦,刘秉忠、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张昶等等、明朝湛若水、王阳明、朱得之等,广义上包含三苏、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他们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学,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名。道学,以当时流行称谓、且《宋史》有《道学传》而名。
又因其始兴于宋代,又称宋学,与汉学相对。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陆王心学,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说: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理学各派宗旨各异,对“本体论”、“自然哲学”、“心性伦理”和“政教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也各有侧重。理学,则概括了宋元明儒学之共总特点。
中国自古就文风蔚然,诗词歌赋更是渊远流长。屈原赋,本风人。这里要解释一下,风人就是诗人的意思,在以前作诗是要去采风的,采风就是体察民风,创作应该源自生活,这在古代就有这样的习俗,不是像现在许多人一样,还在学堂里“按图索骥”或“闭门造车 ”。逮邹枚,暨卿云,这里讲的是四位著名的词赋名家,那就是邹阳、枚乘、司马相如、杨雄,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当然历史上不仅仅只有这四位名家,后期还有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和名烁千古的诗仙李白及诗圣杜甫。李杜相信大家是很熟悉的,他们的诗句可谓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了。现代一般多指李杜为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并称,也有称李白和杜甫为“大李杜”,称李商隐和杜牧为“小李杜”,反正都是名冠古今的大诗人。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曾让“力士脱靴”。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中的高傲。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百姓基层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
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行路难》):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而产生对朝廷的失望和气愤。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古风》第五十一、《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总之,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任华说李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言寄李白》),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表明了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诗中构想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诗中说:“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又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峥嵘奇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其诗风主要为沉郁顿挫,但早期也有浪漫主义的作品,如《登岳》,诗歌特色有重视叙事,炼字炼句,对仗整齐等。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更为千古绝唱。 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当然,我们的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诗人,但李杜无疑是最具有代表的,李杜的诗歌超妙绝伦为后世所景仰,被后世誉为诗宗。
唐宋八大家里最知名的要数韩愈柳宗元了,他们写的文章雄伟宏厚,并称文雄。在这里我们也应不惜笔墨里介绍一下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
我们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文明国家,我们在发展过来的历史上,在其朝其代总有许多代表当时文化成就的代表性人物,总是冠以什么明初四家、清初四家及八大家等等,诸如此类的头衔,来描述一个时代的文化精髓。这似乎是我们文化流传过程中的一些美好习惯。应该说这是个好习惯,起码它在历史中起了一些好的作用,能让我们记住那些好的文化标志和一个时代的人文符号。
而按《三字经》的要求,是要“口而诵”,你要大声朗读出来而且要持之以恒,朝夕用功,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这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则。《弟子规》里讲: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里讲的读书方法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是心眼口的一个有效配合,良性互动的过程,缺一不可。因为我们现在的人读书经常是读过了就都忘了,这本书不见得你没读过但是你忘了,。而古人读过的书基本上是不忘,读一本是一本。茶宗始祖朱熹又讲‘今人做工夫,不可便下手,皆是要等待.如今日早间有事,午间无事,则午间便可下手,午间有事,晚间便可下手,却须要待明日.今月若尚有数日,必直待后月,今年尚有数月,不做工夫,必曰,今年岁月无几,直须来年.如此,何缘长进!’朱熹这段话也很清楚。现代人都不大愿做功夫,尤其不肯马上下功夫,现代人喜欢等待,本来是今天上午有事下午没事,你下午就可以读书,或者你下午有事晚上没事,你晚上就可以读书,但现在人不行,今天早上有事我就推明天,这样一推一推就推到明年。朱熹是宋朝人,宋朝人就已经有这样的等待的心思,我们现代人等待的心思恐怕就更强了吧,所以朱熹强调读书必须马上就读。读书是持之以恒的,读书是一个终身事业,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是一种修养身心增进知识的方式。《三字经》在讲完了这个总纲后,下面是总结了古人勤学的故事,来教给正在学习途中的人们。
微言诗曰:
三人行必有师者,不耻下问是美德。
读书应该持以恒,不可三心溺娱乐。
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在梳理完中国历史后进入最后一个部分。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生动的古人勤学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求学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遵循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而这其中提到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学有大成,后世都尊称他为“孔圣人”,《三字经》中所提的项橐只不过是个七岁孩子,那孔子为什么要拜他为师?这个叫项橐的孩子有什么过人之处?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而那时孔子已是一个学有大成的人物尚且还要勤奋学习,这里就引出一个新的人物项橐。
项橐是春秋期间鲁国一位神童,当然在历史上没留下多少关于他的确切记载。倒是民间传说很多,讲他眉清目秀非常可爱。这个叫项橐的孩子无师自通聪明无比,从小特别喜欢也特别善于去观察周围的一切,观察人物,观察自然,而且与生俱来有一种钻研精神,因为他什么都得问个为什么?什么都得追着往下问,一般父母见到这样的孩子心情好时非常喜欢,心情不好时就烦得要命,项橐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虽然只有7岁,但孔子居然拜他为师,后来的人就把项橐尊称为圣公。因为孔夫子是圣人嘛,圣人的老师不论多大,总得叫圣公。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他听说在莒(举)国有个小国,在莒国的东南沿海边有个地方,那个地方的百姓非常淳朴但都很有学问。几乎全世界的圣人都有这样一个特点,追着知识走,哪里有知识就到哪里去。所以孔子就跟弟子商议我们出去旅游一次去看看这个地方,体察一下那里的民情,感受一下那里人民的聪明程度。孔子就带着众弟子乘着马车风尘仆仆地来到这个地方,到了一看风景非常好,孔子正在非常高兴地观赏风景,观赏长得非常好的庄稼。看见前面大路上有一群孩子玩,孔子的马车就慢慢走过去,别的孩子全躲了,唯独有一个小孩就站在路中一动不动,这个孩子不用说就是项橐了。给孔子赶车的是他的弟子子路,子路是个比较勇武的人脾气比较急就大声呵斥,这个小孩子,老夫子在此你怎么挡在路中不走?那这个孩子听了子路的话还是不动,还叉开双腿叉着腰就挡在路中不动。孔子当然很有教养就在马车上探出头来问,这个小孩子你拦在路中不走是什么意思啊?也不知道项橐认识不认识孔夫子,估计是不认识,他一听这位老人家叫他小孩子心里很不爽就下决心要作弄作弄这位老先生。他就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过去’,这里有个城池啊有城墙啊,你车马怎么过得去啊?孔夫子说,噫这明明是一条路哪里有城池啊?就问他城在何处?项橐叉着腿站在那,就指一指,说我脚下这里就是城池。孔子一看这有点意思,这两脚叉开像城门,他用了一种象征,我就是城墙我挡着你。孔夫子一看这孩子不卑不亢气质非凡就动了一点童心,下车去看看你脚下哪里有城池?一看,这小孩有点绝,两腿中间放着几块小石头搭了一道小城墙。孔子就问这孩子这个城墙有什么用啊?小孩答‘御车马军兵’。那孔子就说了,小儿戏言。小孩子你就是开玩笑嘛,车马从此过又当如何?你这么小一道城墙我车过去又怎么样了?项橐说这总还是一道城墙,既然是城墙你的车马怎么过得去?孔子上下打量着这个孩子觉得这个地方的人真是聪明。小孩子如此聪明伶俐,只不过这孩子有点恃才傲物。孔子也懒得跟这个小孩子多说,因为他要赶路嘛,就跟他说,那我怎么办呢。那项橐就说,到底是城躲车马呢?还是车马应该绕城而走呢?孔夫子一想,也对,只能赶着马车从他旁边过去了。孔子一进到这个地方实际上就输给了一个小孩,心里难免也有点不爽,一路怏怏不乐。赶路上看见路边有一个农夫正在锄地,就下来问那个农夫‘看你忙忙碌碌不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农夫一下憋在那了,这谁知道啊?我天天种田我还一下下数啊?正好僵在那时,突然看见远方赶过来一个小孩,就是项橐了,赶过来说,我爸爸年年种地,当然知道手中的东西每天抬起来几次了。你老夫子‘行必乘车马’,那你一定知道每天马蹄要抬起来几次了?孔子看到这孩子聪明得不得了,实在是少见。就下车仔细打量项橐,跟他讲,孩子,你的确才智过人。这么着我出一道题,你出一道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如何?项橐的回答说不可戏我。孔子就讲,童叟无欺。孔子接着就问‘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且问小儿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五谷?’项橐怎么回答呢?‘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 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孔子当时就几乎要晕了,这个回答挑不出一点毛病。
孔子出的题根本没难倒他,接下来该轮到项橐给孔子出题了,那项橐会给孔子出什么题呢?项橐说‘人之体比地小,目之眉比天低,二眉生于目上天天可见人人皆知,夫子可知二眉有多少根?’。孔子一听还真答不上来,没有办法只好按刚刚的约定要拜师了,谁赢谁是老师嘛。这时候看到项橐“噗通”跳到旁边水塘里待着,孔子就问,你怎么跳水了?你干什么呢?项橐回答,沐浴以后方可行大礼,怎么样请夫子也下来沐浴?那孔夫子就说了‘吾不曾学游恐沉而不浮’。项橐说不对,鸭子不曾学游反而浮而不沉啊。孔子说‘鸭子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孔子上当了,其实那个时候不理他就完了,孔夫子还跟他解释,还是比较好为人师。项橐又说那葫芦无离水之毛也浮而不沉啊。这回孔夫子被他绕进去了,孔子说‘葫芦圆而且内空故而不沉’,就是葫芦是圆的里面是空的,所以它不沉。项橐又说,钟圆且内空,何又沉而不浮啊?孔子闻言面赤于腮,脸通红,很不好意思,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于是项橐在水塘里沐浴好爬上岸,孔子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打道回曲阜从此再也不东游,不出门了,往东不敢走。这个故事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即使学有所成的人也要随时学习,能者为师无分长幼。一个真正把学习放着人生中崇高地位的人,一定会向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多一技之长的人虚心学习,而不会过于在乎自己的年龄,地位和身份。‘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孔子就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像孔子这样一位学有大成的尊者尚且能做到不耻下问不忘勤学,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在端正了学习态度之后开始告诉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那怎样才能做到坚持,三字经又会给我们举什么例子呢?
微言诗曰:
学无止境道理大,成功亦须继努力。
编蒲削竹刻苦事,方可成就大事纪。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这里又讲了一个人叫赵中令,读鲁论。所谓的鲁论就是《论语》,我们今天读的《论语》的本子也就是鲁论这一脉下来的。彼既仕,他都已经当官了,学且勤,学的还更加勤奋。三字经里这样的叙述是有它非常深厚的一种传统思想的背景的。在古代出仕为官是成功的标志,在古代你经商,哪怕你成为富可敌国的亿万富翁也和成功没关系,仕农工商,商在最后。第一等是仕,所以他讲已经出世为官,已经取得成功的人也不能放松学习,反而应加倍勤奋。赵中令何许人也?就是北宋初年的赵普。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中令是他的官职,他的官职是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做了宰相的赵普,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学问不够。根据《宋史》讲,赵普只要下朝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关起门打开箱子取出书来整天阅读,到第二天他上朝去处理政事时,很多人发现他能引经据典,处理事务井井有条有理有据,有理论有实践,大家都觉得很惊讶,不太知道他怎么能做到这一步。等赵普去世后家人打开他那个宝贝箱子一看,一部《论语》,也就是说他熟读《论语》,而且是带着问题用心来读《论语》,看来读书是要带着问题用心来读的。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继位,仍然想用赵普为宰相,可却有人说赵普的坏话说他只会读《论语》,而赵普的回答是我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故此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句美谈。一部《论语》不到两万字而赵普却花了大半辈子时间读它,赵普从《论语》中都读到了些什么呢?也正因为赵普用心去读书,把心贴到书上,所以他从儒家学说当中,从《论语》中汲取了很多为臣之道。有一次一名大臣应当升官,但太祖赵匡胤历来就不喜欢这人,就不批准不让他升官。赵普坚决进谏要求把这人提拔起来,这就是儒家学术当中的一种‘执言’,仗义执言。太祖被他逼得都发火了,就很蛮横的话,我就是不给这人升官你怎么样?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罚是用来表彰和酬谢有功之人的,你怎么能凭着自己的喜怒独断专行呢?太祖更愤怒了,被自己大臣这么顶很没有面子。而赵普紧跟在他身后盯着他,你走到哪我跟到哪,时间一长最终也得到了太祖的认可,这些都是读书所得,用心读书所得。
赵普虽身居高官但仍手不释卷苦读《论语》,他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三字经用了六个字彼既仕,学且勤,来强调即使事业有成就的人也不能停止学习,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学习的重要,但还会有些人会借口说自己没有读书的条件而逃避学习。那对于这个问题三字经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这里讲到两个故事,一个是披蒲编,讲的是西汉年间温舒的故事。这个典故出于《汉书》,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汉书-贾牧邹路传》,也就是讲有这么一个人温舒,他父亲是里监门,这个官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居委会主任,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个官,所以家里是很贫穷的。贫穷到什么地步?温舒从小就被他父亲派去放羊,在放羊过程中温舒取了沼泽中芦苇这种比较长的植物的叶子,把它一点点截好,截成长短宽细差不多,用来抄书。在汉朝时纸张还没大规模使用,主要是两种书写的载体,一个是竹简一个是帛,丝织品。帛是非常昂贵的一般人根本用不起,竹简相对比较便宜但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搞到的,更何况制作竹简还有一套非常繁琐的程序。所以温舒就采一些这种野生的芦苇把它编起来抄书,来学习律令。通过他的学习慢慢变成了一个负责监狱的小官员。由于他学有心得,所以慢慢当大官了后来。当然从历史上看,温舒的官职都是不大的,算不上一个达官显贵,他之所以能被列入正史恰恰是因为他这个披蒲编这件事情,恰恰是因为他为自己创造读书条件的精神,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才有机会列入正史。
而削竹简讲的是一个远远比温舒要著名的多的人物,西汉时期著名的公孙弘。公孙弘,公元前200-121年,西汉淄川人。他少年时家里非常贫寒,为别人在海边放猪来维持生活,自己利用放猪的空隙去削竹子。因为他买不起做好的竹简,削竹子自己做成简册抄写书籍。年轻时曾担任过家乡薛县的狱吏,监狱里的小小的办事员,因为书没读好,经常发生过失做错事所以被免职,从此他立下志向,在一个叫麓台的地方埋头读书,一直苦读到40岁,花了几十年时间。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下诏访求这些贤良文学之人,当时的公孙弘已60岁,以贤良的名义应招被任命为博士。所以公孙弘是个大器晚成之人。公孙弘为相数年,他起身于乡鄙之间,居然能位极人臣,而直到今天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对公孙弘推崇备至。他之所以能成功之所以能登上高位,毫无疑问他的这种持续苦学的精神,他的这种在贫困当中依然通过学习来掌握自己命运,改造自己命运的精神起了巨大作用。可见即使在贫困当中依然要通过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话‘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你的才能不能得到拓展,不学习你的本领不会增多,非志无以成学,你如果不立下学习的志向不发愿苦读,那你也不会学有所成。
三字经在讲述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读书的故事后,接着标举出一种学习所需要的刻苦,勤奋的精神,三字经用哪些故事来讲述勤奋来讲述刻苦呢?
上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35
下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