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4-08-11 16:43:48 人气:82
第三十八讲: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
微言诗曰:
读书从来不怕晚,且看老泉与粱灏;
文章千古成学士,一朝父子两魁诰。
少年神童善咏赋,聪颖非常智慧高;
谁说女子无才德,蔡姬道蕴足可傲。
苏老泉就是著名诗人苏轼的父亲,但他为什么到27岁才开始读书呢?“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而梁灏82岁中状元是真的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七、八岁就才华横溢的莹和泌又是怎样的神童?“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蔡文姬才华卓越,但命运坎坷一生三嫁,那她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三字经》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些人?而我们从他们身上又能够学习到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得成就?《三字经》给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苏老泉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是名气更大的苏辙、苏轼的父亲。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苏”。苏洵年轻时家累很重,整天必须在外奔波,要维持这个家庭的生计,因此根本没时间读书,一晃到了27岁。27岁在古人时候就是成年人了,不光是成年人类似于中年人的年龄了。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就对自己妻子讲,我觉得自己在文学上还应该可有所作为,我开始发奋开始读书开始往这方面努力,但我又放心不下这个家,你说我该怎么办?而苏老泉的妻子程氏是个非常贤惠的女性,非常理解他支持他,从此接过了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苏洵也由此开始起步。
他起步虽晚但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进步飞快。他进京去赴考马上就受到当时文坛前辈当时一些大官显宦的一致赞赏,成了有学问的大家。我们要知道“唐宋八大家”,苏氏一门占了三个,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苏老泉就是其中一个。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晚年求学的例子非常多。在西汉刘向编的《说苑》里记载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晋平公问师旷,我现在已经年过70了,但我现在想要读书是不是太晚了?师旷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你为什么不秉烛而学呢?就你为什么不点上蜡烛来读书呢?我听古人说过少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升起时候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而老年时候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的烛光。点燃蜡烛照明虽没有像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没有像正午的太阳那么明亮,但请问国君,点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哪个更好一些?晋平公一下明白了。所以在中国传统当中一贯有这样的一种传统思想,只要坚持不懈就算年龄很大开始学习也尤未晚。
苏老泉27岁开始求学,由此可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但梁灏82岁中状元的事是真的吗?这个故事一定是惊心动魄非常吸引人,但《三字经》在这里错了,《三字经》作者在这里犯了一个和历史事实不相符的一个错误,也许《三字经》在这里没经过太严格的考察就用了一个民间传说而忘了这个故事实际上是见于史籍的。梁灏,公元963-1004年,字太素,东平州城人。总共在这个世界上才活了41年,怎么可能82,比他在人世间活的年龄翻了一番,所以一定是错的。梁灏这人在历史上确实是有的,而且是个很著名的人,出生在官臣之家。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是当官的,但梁灏少年丧父由他的叔父抚养成人从小好学。梁灏初次考进士没中,就留居在京城。而到了雍熙二年(985)年再度赴考,经过了廷试和宋太宗的御试考取了第一名,时年23岁。“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所以魁多士是指在很多读书人中间独占魁首独占鳌头。
《三字经》是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长期的流传中经多人修改补充,这也可能就是出现误差的原因。梁灏82岁中状元可能就是民间一个误传,但历史上有那么多文人学士,梁灏为什么会被民间传颂?他还有什么其他独特之处吗?
梁灏有三个儿子,为什么我们在谈到别的《三字经》里人物的时候一般不讲他有几个儿子,为什么在讲到这位梁灏时要讲他的三个儿子?因为梁家父子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美谈。他的长子梁固公元985年出生,也正好是他父亲考取状元那年生了这么个儿子,这人也是少有志向而且非常崇尚节操,是个人品非常高尚的人。他在父亲去世后,因他父亲是一个官,所以受到了所谓被荫赐,就是受到祖辈的福荫受到父辈的福荫,以荫赐被赐为进士出身。丧期满了以后,他辞去赐进士出身。一般人不用考试,赐了我一个进士,那是不得了的高兴事。但他非常有志气把这个赐进士出身给辞掉了,自己主动参加科举考试。在1008年又考取状元。这样的父子两状元,在中国历史上,在我有限知识范围里知道的就这么一对。而他的儿子为人爽直,才调俊雅,善与人交,慷慨好施,尚义气,有吏才。宋朝的这一对父子状元举世罕见。宋金以来就已经为他们修建过父子状元的牌坊,这个牌坊原来还一直在的,是个木质结构,到了清朝的康熙58年,兖州太守奉旨重修牌坊,上面有一对对联也是比较有名的,“是父是子同作状头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这个对联就很说明问题了。
像梁灏梁固这样的父子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确实罕见,也许正因为如此梁灏才被收入《三字经》中。虽然年龄上弄错了,但也让我们了解到一对父子状元的故事。虽然《三字经》认为学习不分年龄,但年幼而聪明好学的就更被称赞了,那《三字经》当中所提到的莹和泌又是怎样的两个神童呢?
中国的传统毕竟是长久以来都很羡慕那些少年神童的,而确实按照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人确实应在小时就开始学习。人的每一个人生经历都有他应该做的事情,而在少年时代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学习,所以《三字经》接下来又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幼年开始就学有所成的人物。“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两个人一个八岁,八岁就能吟诗了,一个七岁,七岁就能根据一盘棋来赋诗,有机智。
莹八岁的莹就是北魏的祖莹。祖莹,字元珍,范阳人,他父亲是中书侍郎钜鹿太守,所以他应该是出身一个官臣家庭。祖莹八岁时能够背诵《诗》《书》,所以大家对祖莹就格外器重,觉得这个孩子不得了,当时大家都叫他圣小儿。他特别喜欢写文章,当时有些官员就经常感叹说,这个孩子的才华很多大人都达不到,最终一定会大有所为。他后来也凭借着自己的勤学,成为一名学士。而‘泌七岁,能赋棋’这个泌就是唐代的一代名臣李泌(722-789年)。他在幼年时就聪明非常又能写文章,还能写赋,同时还非常擅于下棋,当时就有神童之号。这个事情说起来和唐玄宗李隆基有关。唐玄宗是个多才多艺的风流天子,有一夜他突发奇想,要遍观天下的贤士,就亲自坐在一个高楼上,下令在下面摆了好几桌酒席,广设座位,召集了儒道释三教的各种高人共同辩论讲学问,来比较三教的优劣。李泌有个表哥当时也只有九岁,就穿上了大人的衣服穿上儒生的衣服混在人群中。开讲后这个九岁的孩子十分敏锐,辩论精微满座皆惊。大家一看怎么是一个才九岁的小孩,大家惊呼神童,唐玄宗在上面看到了,也很高兴就把他召到楼上问他:你太聪明了,才九岁,那你的家人和你的亲戚当中是不是还有你这样的?是不是还有像你这样博通经义读书很多的人?这个表哥回答:我在我家不算什么,我还有个表弟叫李泌,才七岁比我还小两岁,但是已经遍观经史,而且心思敏捷比我强多了。唐玄宗一听这太好玩了,居然还有一个小神童,一心想见见李泌,就命令宫里的宦官,你要想办法把李泌带到宫中来。但唐玄宗很有意思,怕走露这个消息使家里人给李泌恶补。如果李泌没说的那么神,一听皇帝要召见,那家人不是要给这个神童恶补一番,所以他就叮嘱这个宦官,你把李泌接来,但你别让李泌家人知道。第二天早晨,太监来到李泌家门口像做贼一样,找一个角落先猫起来,过了一会李泌出来玩儿了,这个太监就扑上去把李泌一把抱住扛起来就跑。只有七岁的李泌突然被一个陌生人抱住还被扛起来跑离家门,他会有什么反应?而小李泌见到唐玄宗后又是如何以棋为诗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呢?
这个李泌不声不响,一般的孩子都叫救命,他不叫,悄悄地看看这个太监到底想干嘛?他在跟太监斗心眼。到了宫中唐玄宗正好跟宰相在下棋,李泌被扛进来了。玄宗一看李泌唇红齿白,很可爱,当时就非常喜欢。就命令李泌:你不是看到我和宰相在下棋吗?你就吟诗一首,而且要在这个诗里面咏出四个关键字——方圆动静。这道题很难啊,一个棋当然有动静有方圆你要即兴赋诗要把它吟出来,那能不难嘛?而那个宰相一看,这个李泌一小毛孩,但也很喜欢他。那时怕孩子一下子赋不出诗来,皇上不高兴对孩子也不好,所以他就带头做了一首示范,“方如棋盘,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李泌听了歪着头,看看宰相,双手叉腰不慌不忙也吟了一首: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意。玄宗一听大喜,马上就称赞李泌才思敏捷,而以皇帝之尊把李泌揽在怀里爱抚,喜欢这个孩子。然后命令太监中使赏了很多果子给这个小孩子,让这个中使带着这个小孩子在皇宫里边随便玩。李泌在皇宫一玩不回去了,家里人急了,谁把我们家神童给拐走了?整天在大街小巷里找李泌,只有李泌的爸爸毫不在意。李泌的爸爸讲如果别的小孩走丢了那得找,如果是泌儿根本不妨事,他踫到什么事都会随机应变安然归来的。果然过了两个月,唐玄宗突然想起来,这李泌我再喜欢也不能不让他回家,所以就命令中使把李泌送回家,而且传达了自己的旨意。什么旨意?这个孩子太了不起了,但年龄太小,我不能封他官职。但我相信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是国家栋梁。唐玄宗是个长寿天子,他终于等到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他的重要谋臣。在安史之乱当中,在唐朝性命交关时,正是这位李泌为唐玄宗出谋划策制定方略为平叛立下大功,所以这个李泌后来被封为邺侯。
在讲完两个神童后又列举了蔡文姬和谢道韫两个女子的故事。蔡文姬和谢道韫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的《三字经》,为什么要收入两个女子的故事呢?
《三字经》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但《三字经》之所以能流传那么久,除了它符合我们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和经义以外,它一定还有传统文化当中突出的特殊的这样一种部分。也就是说它符合我们的传统,但在某种意义上又高出传统,只有这样的著作才会流传百世。在中国传统当中一直讲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般来讲不是全部,好多官臣世家的小姐也是不读书的。而《三字经》不这么看,《三字经》在这里赞扬了好几位女子。“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蔡文姬(177年—?)汉末著名琴家。蔡文姬抚琴这是最有名的,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韵律。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但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六岁听父亲在大厅中演奏,隔着墙壁听,因为女孩子不能到大庭广众,隔着墙听出父亲的琴有一根弦断了。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拥)是曹操很少见的几位挚友,曹操朋友不太多,但蔡邕是他的朋友。蔡文姬16岁时嫁给了河东世族,河东的一个大家族卫氏,她的丈夫叫卫仲道。卫仲道是个出色的大才子,夫妻两个非常恩爱,但不到一年卫仲道吐血暴病而死,蔡文姬还没来得及生下一男半女,丈夫就死了。那蔡文姬那时候实际上还十七十八岁,而卫家人又嫌这个儿媳妇克死了自己家的儿子。所以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自己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一个女性有这样的自尊是不多见的。后来她父亲死于狱中,而蔡文姬经历了丧夫丧父的苦难以后,居然在23岁那年被匈奴掠夺而去。但她被掠夺到匈奴以后被匈奴的一个王,左贤王纳为王妃。她在匈奴居住了12年,为这个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建安13年也就208年,曹操想起自己的好友蔡邕,得知蔡文姬流落在南匈奴,立即派一个叫周近的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而这年蔡文姬35岁。在当时讲这是女性蛮大的一个年龄,而由曹操做主把她嫁给了校尉董祀。
蔡文姬博学多艺但却命运坎坷,在经历丧夫丧父又被匈奴掠走的悲剧遭遇之后,她的第三次婚姻是否能美满幸福?而蔡文姬一生所经历的离乱忧伤对于她的文学艺术创作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时候她的婚姻生活不幸福。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经常神思恍惚,就是蔡文姬被曹操赎回来以后,当时的精神状态是有些问题的,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一表人才,董祀也是博通经史,非常擅长音律,自视甚高,对蔡文姬自然有一种不满意。因为按照古人来讲,她已是二嫁之身,嫁给他是第三个。但由于是丞相曹操指定的婚姻,所以只好接纳了蔡文姬,所以两人的婚姻生活不幸福。然而婚后第二年董祀一不小心犯了个死罪,而蔡文姬在那时蓬首跣(显)足。就按照当时这个风俗去求情,实际上蓬首跣足还有一个意思,愿意代丈夫而死。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时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蔡文姬在董祀还没释放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很羡慕,曹操也是个读书人。大家别小看,曹操表示很羡慕蔡文姬家里的藏书,蔡文姬告诉曹操自己家里原来藏了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经遗失。曹操流露出深深失望的表情,但蔡文姬又接着告诉曹操,这四千卷里面我能背出四百篇。曹操大喜过望,蔡文姬住在曹操家里时,凭着记忆默写出这个被战火毁坏掉的四百篇文章。可见蔡文姬的才气是多么高!她在匈奴胡日夜思念故土,回到汉朝以后就参照胡人的声调结合自己悲惨的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心肠为之断的《胡笳十八拍》,并且她嫁董祀以后,又感伤乱离做了《悲愤诗》,而且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悲愤诗》是伪作,我不知道这个伪作有什么证据?可能在中国传统当中认为,一个女子怎能做出那么好的一首诗?心里想想实在是不平,所以说它是伪作,我到现在还是愿意相信这是蔡文姬的作品。
蔡文姬不仅才艺卓越而且心地善良,丈夫董祀虽然对她并不好,但当董祀遭遇杀身之祸时蔡文姬不顾嫌隙,蓬头跣足来向曹操求情,那曹操是否能放过董祀呢?曹操看在和蔡邕的交情上,又想到了自己的这位侄女,朋友的女儿蔡文姬的悲惨身世赦免了董祀。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对蔡文姬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女性不一般。夫妻双双也都看透了世间的这种世俗,所以溯洛水而上,居住在风景秀丽林木茂盛的山区。若干年后曹操打猎经过这个山区,还曾去探望过这对夫妻。以曹操这样一种性格,如此念一个人的旧情真的是罕见。董祀和蔡文姬还生了一儿一女,而这个女儿很厉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在《三字经》当中讲述有才华的女性还有一位谢道韫,她的故事究竟怎么样的?
上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37
下一篇:微言精解三字经--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