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 8749 119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400 8749 119
国际应急中心

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微言精解三字经

微言精解三字经--19

发布时间:2024-07-29 01:05:57 人气:35

第十九讲: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微言诗曰:

       夏起家天下, 禅让自此终,

       传承四百年, 到傑毁国统.

  作为启蒙读物的三字经自觉承担了让每个孩童了解民族历史的责任,到了这里,我们开始讲述我国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发展。并在简洁朴素的语言当中表达了后人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和褒扬,大禹是和尧舜并称的古代圣王,那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什么样的君主才有资格被称为‘王’呢?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个什么样的传说,而在大禹之后家天下怎样取代了禅让制,最终又是谁断送了夏朝四百年的基业呢?

       夏商周是有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的朝代,它和以前的传说时代不一样,它进入了一个完全有文献记载,有考古发现可以证明的崭新的历史时期。


       首先要提请大家注意的依然是数字问题,三字经在这里又用数字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夏有禹,商有汤,我们知道大禹和商汤,周文武那是两个王,周文王周武王,三字经接下来讲称三王,这当然不是三字经作者不会数数,而是因为他讲的是三个朝代的明王,这是一。第二,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这一点后面再讲。所以他讲‘称三王’,大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大禹的。禹,夏后氏首领,姒(四)姓,名文命,史称大禹。夏朝的大禹在儒家的传统当中是个理想的君主,没有谁比他更符合一个儒家传统当中君主的形象。孔子赞美的人不太多,眼光很高,但对大禹完全不吝赞美之词。在《论语》、《泰伯第八》篇里有这样一段话:‘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服)冕(免)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续) 禹,吾无间然矣’,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当然,在历史上,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大禹最有名的事迹是什么?治水,大禹治水已经成为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一个核心话题,大禹治水的精神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具有永恒的核心价值。据说大禹在新婚第四天就离开妻子投身到治理洪水的事业当中去了,当然这是传说,那么悠远的历史谁也不会掐得那么准,但民间一直这么传说。


  治水是大禹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大禹公而忘私精神的具体写照。大禹的功绩在后世人们当中口耳相传,以故事传说的方式表达了对大禹无比的敬仰,那这又是什么样的传说呢?为了治水大禹到处奔波,一离开家就是十三年,在这个过程中大禹没回过家。所谓的‘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典故就是从大禹身上来的。在古汉语当中三这个字往往是虚的,形容多,其实就是很多次经过家门没进去,在民间传说当中就把这个三落实成非常具体的三次。第一次,是在大禹开始治水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第一次路过自己的家。开始想进去,但当他走进家门口时突然听见家里传来孩子的哭声,当然这个孩子已经四岁了,大禹从来没见过,这时又听见了自己母亲非常着急的骂声,可能是孩子太调皮奶奶着急,骂了他两句。照常人来讲这个时候肯定要进去的,看看从没见过的孩子,看看离别了四年的母亲和妻子。但大禹没有,怕进去以后会惹自己妈妈生气,妻子伤心。转身就又接着去治水了。第二次是在他治水六七年后又一次路过家门,他登上家门口的小山看着自己的房子,看见炊烟正在袅袅升起,远远地听到了六七岁的儿子欢快的笑声,也听见了自己老母亲很欢快的笑声,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所以大禹觉得很宽慰,也没有进家门,扭身又去治水。第三次是又过了三四年后的一天晚上,大禹再一次经过自己的家门,正好遇上了瓢泼大雨,大禹就躲在自己的屋檐下避雨,听见母亲对自己的儿子讲,说你爸爸马上就要回来了,等他治完了洪水就会回家来看我们,大禹还是没进家门,而是更加坚定了治水的信心,扭头又治水去了。这是民间传说当中固定下来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公而忘私,坚忍不拔的精神让大禹成为和尧舜齐名的古代圣贤,科学的治水方法体现了大禹丰富的劳动智慧。那大禹不同于前人的治水方法是什么?他的临终遗言又会是什么呢?大禹之所以得到后人很高评价,主要是他治水的方法和前人不同。大禹以前也有很多治水的人,怎么治呢?两种方法,就是堵与塞。大禹是中国治水历史上第一个采取了疏导的方法。疏导现在多用在疏导交通,疏导人流等,这两个字就是从大禹身上开始说的。大禹把好多河流的洪水疏导到海里。这样就彻底解决了水患。大禹治了多少条河的水,千百条河的洪水被大禹用疏导的方法解除了。正因为大禹治水有大功,所以他就被当时的四方部落(当时还没有国家形态,都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共同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庄子-天下篇》就讲:‘禹,大圣也’。大禹生活非常俭朴,据《史记》记载,大禹一路治水,要不断地去巡查治水的结果,水患还会不断地再来的,当大禹巡视江南时死在今天浙江绍兴的会稽山,死在工作途中,而当时大禹已经是100岁的高龄了。一个百岁老人还在奔波。他留下了遗言,什么遗言呢?十六个字:‘衣裘三领,桐棺三寸,坟高三尺,勿伤农田’《史记-夏本纪》。我死了以后,有三层衣服穿在遗体上就够了,桐棺,用桐木做的棺材,桐木在当时不是一个很值钱的木材,桐木很多,是最廉价的,三寸厚就够了。一般棺木是很厚的,用整板的棺材。坟高三尺,古尺三尺一米都不到,就一个小坟堆,不要把我的墓修得太大而占了农田。这就证明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非常巍峨,美轮美奂的大禹墓,大禹庙是后人为纪念他修建的,因为这完全不符合他临终时的遗言。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丰碑,是万世敬仰的先贤圣王,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是什么君主都可被尊称为‘王’的。那王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小康社会’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讲到这有几点请大家注意,第一是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有这么一种传说,大禹是北川人,前一段512地震大家可能没注意到,我当时也去了灾区,我看到了,在汶川震塌的废墟中有一尊大禹像,大禹像也被震倒了。当然我相信这个大禹像马上会在重建当中重新树立起来。我相信灾区的人们也好,处在新时代的中华民族也好,都还是需要大禹的精神的,需要他的象征意义和价值,也会继续发扬大禹的精神。第二,‘称三王’的王字虽然不一定符合学术意义上的文字学原理,但我们民间老百姓对这个王字一直是有这个解释,我觉得解释的很好,这个王象征什么,三横象征着天地人三才,中间一竖象征着道,也就是孔子讲的,‘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第四》。这个王字民间是这么解释的。许慎的《说文解字》讲‘王,天下所归也’。换句话说王应该代表着天地之间的大道,是人们的典范,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当中对王的非常朴素的定义,不是这样的人称不上王,你也许可以称霸,你有霸道,这个人很霸道,但是你没有王道,得不到人民的拥护。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三字经里讲的夏商周三代像后来的朝代一样都是一个统一的一个国家,这个大一统是要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秦王统一中国。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当时中华大地上众多的小国当中的一个。一直到周代初年仅仅在我们今天的中原地带,大家知道有多少个国家吗?三千多个。只不过夏商周的国力比较强大,它的国君像大禹,比较有道德上的威望,所以受到别的小国的拥戴,起到什么作用啊?主持公道,主持正义,领袖群龙的这么一个作用。儒家对夏商周这三代是有独特看法的,儒家认为唐尧,虞舜这样的时期,还有大禹的早期,尧舜禹这样的时代是什么,是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孙中山先生最喜欢题词‘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就是出自儒家。儒家传统当中认为,尧舜禹三代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而夏商周是什么,夏商周虽然不再能够做到天下为公,都已经有私心了,每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毕竟还能遵守礼仪,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规矩依然还在,还没有像后来那么乱,并且还能够按照才能来使用人才。所以夏商周是什么社会呢,小康社会。这就是我们讲的小康社会最早的原型和来源。小康社会最早就是用来形容夏商周的。当然跟我们今天讲的奔小康的小康不是一个意思。今天的奔小康已经有了新时代的意义,但它的历史根源就在三字经里提到的夏商周三代。

  按黄帝直至尧舜以来的的传统,王位更替一直采用推举贤能的方式,也就是禅让制,包括大禹也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德操才走上王位的,然而到了大禹离世时禅让制度被打破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上面是总述三朝夏商周,接下来三字经就要一一讲述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夏朝,三字经照样十二个字,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真正以相揖逊的禅让接过国君位置的人,什么叫相揖逊?很好理解,相互作个揖,很谦逊,哎呀,我不如您,我这水平不行,还是您来当首领吧。谁贤明谁有贡献谁有才能,谁就来当首领这叫禅让。此后中国历史中有各种各样禅让的说法。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是禅让来的呀,王莽也是禅让来的啊,可这个禅让都是假的。唐太宗也从他爸爸那里禅让来的位子啊,可那是逼得啊,老皇帝也不愿意。所以后来的禅让都是假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真正的禅让就是大禹,大禹以后没了。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因为大禹将他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是夏朝开国君王,史称夏启。这就是什么,家天下。我这一家人,这天下都是我的,这天下不是再属于大家的了。原来天下是属于大家的,谁当王没有说论血缘的,没有说你是谁的儿子你就能当王,是要看贡献的。到了大禹就不是了,看血统。不过从历史上看,这并不是大禹本人的意思。他并没想把这个位子传给儿子,他看中的是谁呢?和他一起治水的助手叫伯益。伯益,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善于狩猎和畜牧,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大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功劳,而这个助手伯益在协助他治理洪水的过程中贡献巨大。他的本意是想把首领的位子禅让给伯益。但问题出来了,出在哪?第一,大禹的儿子启看来也不是个没有贡献的人,更不是窝囊废,也不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应该也是个杰出的人才。第二,当大禹年老时启的岁数已经很大了,照传说大禹100岁时去世的,按当时规矩20岁生子,启至少也有七八十岁了,他也有自己的力量也有自己的拥戴者,有自己的干部队伍。所以在大禹死后启和伯益之间发生了冲突,大禹是想禅让给伯益的,但启本人和启的拥戴者认为,启应该接位,打了一仗。这一仗的结果是夏禹的儿子启获得了胜利,伯益就没有能够接成位。从此开始首领的位子,国君的位子就在某个家族里代代传承,禅让的方式从此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很美好,但现实当中不存在了。大禹之后,禅让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当时大家不接受这个观念,看到启怎么接替他爹当了我们的首领啊?大家还不习惯。发生过战乱,而最后也是启获胜。经过很多次战争大家才接受了家天下这么一个事实,从大禹的儿子启废除禅让制亲临王位开始,差不多四百年后夏朝覆灭了,那么又是谁断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呢?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夏朝到底传了多少代有多少王?这不像商和周那么清楚,有很多说法,但总的年数应该是传了四百年左右。所以三字经讲,四百载,三字经每一个字都是有来历的。那夏朝是怎么灭亡的?也就是说夏朝是怎么被迁掉的?怎么被迁移被改掉的呢?这就要说到夏朝的末代王,就是臭名昭著的夏桀。夏桀,名癸,履癸,夏朝第十七代君王,在位53年。在位时间很长。他是夏朝最后一个王,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暴虐荒淫的一个国王,但桀并不是没有本事的人,文武双全,非常有文采而且武功了得,了得到什么地步呢?历史上记载,他徒手就可以把铁钩给掰直了,是个很有力量的人。但他生性残暴,压榨百姓无所不用其极。根据中国古籍《竹书纪年》的记载,‘筑寝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造了这种非常漂亮的亭台楼阁,门是用玉做的,非常的奢侈,不像夏朝的祖先大禹那么刻苦自律,他藏了很多美女在后宫,任何一个暴君基本上都是喜欢美女的,而且他有很绝的一个事,造酒池糟堤取乐,什么叫酒池呢?他挖了好大的一个池塘,里面是酒不是水,酿酒不是有酒糟吗,这夏桀也不浪费,用酒糟筑了一个堤坝,叫酒池糟堤。这个酒池大到什么地步?不是浴缸那么大,在里面可以开船,可以划船。夏桀经常带着很多美女坐在船上饮酒取乐,很多美女要不就在船上喝醉了,扑通掉下去淹死了,要不就是一不小心摔下去,醉死了。到了晚年夏桀更荒唐,他在这个酒池里头带着一大群男女,裸体天天在里面玩,整月整年的不上朝,很多大臣劝谏他,他就把大臣给杀了,很简单,他不要听,就这么一个王。而且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他宠爱一个妃子名叫妹喜,有施氏之女,夏桀宠妃。而这个妹喜也有个怪毛病,一般到亡国时妖孽都出来了,这事情想着都怪。她有一好,她喜欢听把丝绸布帛撕开的声音,夏桀为了讨好她,居然就叫人拿了好多整匹的丝绸和布帛天天撕给她听。那妹喜一听就喜一下,夏桀就很高兴。夏桀重用些奸臣,排斥忠良。每一个末代皇帝身边都有一群小人,天天给你进谗言,去教他荒淫取乐。


  夏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虽然他很有本事但极度的荒淫残忍,结果他把夏朝带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他宠幸爱妃开了中国历代昏君‘女色误国’的先河,而妹喜也成了断送夏王朝的红颜祸水,成为夏桀的替罪羊之一。其实,一个女子又怎么能够毁掉一个王朝呢?真正毁灭江山社稷的是昏君的荒淫欲望和残暴,那面对天下百姓的愤怨,夏桀又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这个夏桀有一种病态的自信心,他的确是文武双全的人,很自信。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自我感觉好到极点。他说什么呢?天上有太阳,我就是太阳,你们谁看到太阳掉下来了过呢?没有吧?只有太阳掉下来了我才会灭亡,自信心就这么大。当时的老百姓恨死了但不敢说,不敢骂这个夏桀,那老百姓骂什么呢?骂太阳。怎么骂?天上的太阳啊,您老人家什么时候给我掉下来呀,你快点掉下来吧,我们愿意和太阳同归于尽。这是民歌,见于《诗经》,见于很多古籍。大家想想,到了这样的地步哪个王朝能不亡?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朝代延续了四百来年。大致相当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夏统治的中心区域,当然不大了,不能像我们今天想象的大一统的帝国。它就在今天的山西,河南一带。我们对夏朝的很多问题有待考证。但考古发现已经告诉我们,在山西,河南那一带确实存在过相当发达的文明。夏朝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朝代而不是神话传说,这是可以确定的。起码,孔子就高度称赞过夏朝的历法。我们今天用的农历,阴历,问问家里老人,还叫夏历,夏朝的历。那三字经接下来讲述的是什么呢?又是谁灭掉了夏?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 8749 119

微信咨询
国际应急中心
返回顶部
X国际应急中心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16651680333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