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 8749 119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400 8749 119
国际应急中心

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儒茶三字经注译

《儒茶三字经注译(13)》

发布时间:2024-08-28 00:25:41 人气:64

第十三讲;

自宋来      好茗繁      前丁谓     制龙团

后蔡襄      更精研      于北苑     贡岁年

儒释道      和一盏      静与雅     草木间

       据文献记载,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贡茶。在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的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就叫“龙凤团茶”。北苑贡茶中最著名的当数“龙团凤饼”了。这是以带有龙凤图案的模具压制成的茶饼,因茶饼表面带有龙凤图案,制作精良,深受帝王喜爱,而龙凤图案也历来是皇家所专用。


      真宗成平年间,丁谓至福建任转运使,精心监造御茶,进贡龙凤团茶。庆历中,蔡襄任转运使,专门监制了一种小龙团茶,比龙凤团茶更加精美。神宗时有一位叫贾青的官员担任福建转运使,又创制了密云龙,比小龙团还精细。至宋徽宗宣和年间,转运使郑可简别出心裁,创制出银丝水芽,造价之高,可谓昂贵之极。宋朝皇室饮茶之风较唐代更盛,宋太祖赵匡胤便有饮茶癖好。在他以后继位的宋代皇帝皆有嗜茶的爱好,从宋太宗赵光义到风雅之至的徽宗赵佶,龙凤团茶是宫廷的象征和骄傲,就像是官窑瓷器一样成了当时的阳春白雪。直至宋徽宗赵佶而达到顶峰,他甚至亲自写了一部论茶的著作《大观茶论》。这是一部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宋代茶叶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状况的书籍。皇家对高档茶叶的需求,极大地刺激了贡茶的发展。他在《大观茶论》中写道:“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为了讨好皇帝,负责督造贡茶的历届福建转运使都煞费苦心,不断对“龙团凤饼”进行改良,先后造出“大龙团”“小龙团”“密云龙”和“龙团胜雪”等,品质越发精良,故称自宋始好茗繁,由于国家君主的提倡,使茶业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代。


  据文史记载,“大龙团八饼为一斤”,“小龙团二十饼为一斤”,“密云龙”和“龙团胜雪”则更加精致奢华,而且价值千金。“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据了解,整个北宋王朝的160多年间,北苑贡茶的制造技术不断改进,先后创造出的贡茶品种就有四五十种之多,并且为讨皇帝欢心,不惜投入成本,招募大量人工,采茶制茶,优中选优。

        宋代赵汝励在《北苑别录》中介绍了北苑贡茶的采制过程,包含采茶、拣茶、蒸茶、洗茶、榨茶、搓揉、再榨茶再搓揉反复数次、研茶、压模(造茶)、焙茶、过沸汤、再焙茶过沸汤反复数次、烟焙、过汤出色、晾干。尤其是采茶,必须在天亮前太阳未升起时进行,每日凌晨4时左右敲击山上大鼓集合入山采茶,并规定一律用指尖采摘,以防茶芽受损,到上午8时左右鸣锣召回,防止多采。此时摘的茶叶因为夜露未干,茶芽肥润,制成茶饼才最色泽鲜亮。由于采制贡茶工程浩大,需要众多的民夫参与,因此每到采茶时节,凤凰山一带都会聚集大量官府招募的民夫,范围涉及周边诸县。

       宋代在中国茶史上是一个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饮茶尚好技巧,追求精致,故而茶人辈出。在众多茶人中,我们茶宗之太祖亚圣蔡襄是一个既懂得制茶,又精通品饮,更有茶事艺文、喝茶学论著留给后人的茶学博士。龙凤茶,史上有“始于丁谓,成与蔡襄”之说。开始时,一斤八饼,后来,庆历年间,蔡襄任福建转运使时,开始改造成小团,一斤有二十饼,名曰“上品龙茶”。苏轼有首茶诗说﹕“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相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诗中说的“前丁后蔡”即指丁渭和蔡襄,意谓两人为争宠皇上,各出绝招,研制大、小龙团茶作贡茶。龙凤团茶因制成团饼状,饰有龙凤图案,故冠名“龙凤团茶”。蔡襄善制茶,也精于品茶,具有高于常人的评茶经验。宋人彭乘撰写的《墨客挥犀》记载说:一日,有位叫蔡叶丞的邀请蔡襄共品小龙团。两人坐了一会儿后,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侍童端上小龙团茶款待两位客人,哪晓得蔡襄啜了一口便声道:“不对,这茶里非独只有小龙团,一定有大龙团掺杂在里面。”蔡叶丞闻言吃了一惊,急忙唤侍童来问。侍童也没想到隐瞒,直通通地道明了原委。原来侍童原本只准备了自家主人和蔡襄的两份小龙团茶,现在突然又来了位客人,再准备就来不及了,这侍童见有现成的大龙团茶,便来了个“乾坤混一”。蔡襄的这种精明使蔡叶丞佩服不已。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大、小龙团茶的特性早已“吃透”。唯其吃透,方能研造出更精于大龙团的小龙团来。


  宋徽宗赵佶在北狩之前对于当时的茶叶盛世是比较自负自得的。他在《大观茶论》里骄傲地说到:“采择之精,制造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这当然不是虚夸,龙凤团茶制作工艺的精湛绝伦是能让我们现代人瞠目结舌的。不必说从采、拣、蒸、榨到研、造、焙、藏的大致程序有多繁琐,单单是团茶上的龙凤纹饰的工巧精细就让人叹为观止,古人形容是“龙腾凤翔,栩栩如生”!这极致的创造,先后四位福建转运使功不可没。丁谓监造龙凤团茶之时突出“早、快、新”的特点,以致“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其后因书法而留名的蔡襄于龙凤团茶的制作上也是不遗余力,他创制了小龙团,其品精绝再后的贾青更是又创制密云龙茶,其云纹细密更精绝于小龙团。这密云龙团的产量极少,只能在宗庙祭祀的时候用上一些,哪有多余的赐给近臣?但皇亲国戚们乞赐不断,皇帝为难的甚至要下令不许再造。而这样一说,密云龙团的名气反而更大了!到徽宗时的郑可简又改制小龙团,采新茶的尖尖,蒸后“将已拣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以制方寸新銙,有小龙蜿蜒其上,号龙园胜雪。”

        这算是真正的炉火纯青了吧!蔡襄的诗是这样形容的:糜玉寸阴间,抟成新范里。归呈月正圆,势动龙初起。这样名冠天下的好茶有一饼在手也就难怪王禹偁会奉若珍宝了,那是怎样的一种恩宠啊。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在朝为官二十多年也仅得赐茶一饼呢!宋仁宗每次到南郊祭拜天地之时,赐中书省和枢密院各一饼,两府各四人,共分一饼!就这样,他们还“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这就是那个时代,那个大宋前期的奢华精致的时代,那个用玉水注、黄金碾、细绢筛、兔毫盏来喝龙凤团茶的时代!宋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 宋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建茶盛于江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 蔡君谟为福建转运使时,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所谓上品龙茶者也。 仁宗尤所珍惜,虽宰臣未尝辄赐,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亦省称“ 龙凤 ”。 宋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宋人顾文荐 《负暄杂录·建茶品第》:“本朝开宝末下南唐 , 太平兴国初时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清板桥道人郑燮《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此时坐水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曲,真是人间仙境也。可见龙凤团茶实乃上品仙茗。此茶产于福建建州(今建瓯市)北苑,取名为原产地北苑之龙山和凤凰山,有龙凤呈祥之意。宋朝廷废唐代顾渚山贡茶院至建安,设官焙、置龙焙精制贡茶,北苑开始成为宋代贡茶产制中心。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建安北苑茶,始于太宗朝,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遣使造之,取像于龙凤,以别庶饮,由此入贡。”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载:“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此后,历代朝廷都遣重臣到北苑督造贡茶,龙凤茶真正开始名震天下则是“前丁后蔡”时期。有《画墁集》记:“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贡,虽近臣之家,徒闻而未见”。欧阳修《归田录》载:“其品精绝,谓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以至当时王公将相都有“黄金可求,龙团难求”之感叹。据《福建通志》记载:北苑龙凤茶是一种饼状茶团,属蒸青片类。龙凤茶团面上印有龙凤图案经。龙纹称龙团、团龙。凤纹称凤团、团凤,全合称龙团凤饼。后又分为大龙团、大凤团和小龙团、小凤团等四种。北苑龙凤茶是把茶膏压在定型的模具上制造出来的。模形有圆形、方形、棱形、花形、椭圆形等,上刻有龙凤、花草等各种图纹。模具有银模、铜模,圈有银圈、铜圈、竹圈。制式有龙凤者,用银铜模具,无龙凤者用竹圈。其中惟皇室饮用的,均饰以龙凤图案,以示贵重。龙凤茶有八饼重一斤,也有二十饼重一斤。形状有方形、圆形等,有径一寸五分、有一寸二分、有横长一寸五分、一寸八分、有径二寸五分、径三寸、有直长三寸、三寸六分,有两尖径二寸二分的。形制各异,小巧玲珑,极为精绝。《北苑别录》载:“春茶之入贡,圈以箬叶,内以黄斗,盛以花箱,护以重篚,扃以银锁,花箱内外,以有黄罗幕之,可谓什袭之珍矣。”

  北苑龙凤团茶有独特的制作工艺,《东溪试茶录》有较许细的记载。现整理如下:总的要求: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采茶:必须在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采摘,认为“日出露晞,则芽之膏腴立耗于内,及受水而不鲜明”。采摘的时候,必须用指甲迅速夹断,不能用手指扯断,认为“以指则多温易损”。选择茶芽必须肥乳,不要瘦短的,认为“芽择肥乳,则甘香而粥面,著盏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则云脚涣散,去盏而易散”。采摘时,茶梗必须留有一半长,不能太短,认为“梗半则浸水鲜白,叶梗短则色黄而泛”,认为“梗谓芽之身,茶之色味俱在梗中”。拣芽:每一个茶芽要先去掉外两小叶,叫做去乌蒂;接着又要去掉两片嫩叶,叫做取白合,认为“乌蒂白合,茶之大病。不去乌蒂则色黄黑,不去白合则味苦涩”。濯芽:茶芽,北苑龙茶著,甘鲜的是珍。

       有诗赞曰:四方惟数量,万物更无新。 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散寻萦树偏,急采上山频。 宿叶寒犹在,芳芽冷未伸。 茅茨溪上焙,篮笼雨中泯。长疾勾萌圻,开霁分雨匀。 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 作贡胜诸作,先尝只一人。函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 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 啜将灵药助,用与上尊亲。投进英华尽,初烹气味真。 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 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

      宋代又是诗词鼎盛发展的时代,文人墨客们从来就不吝啬美词佳句。下面我们节录了一些,供看官欣赏:

《恩赐龙凤茶》

王禹偁

        样标龙凤号题新,

        赐得还因作近臣。

        烹处岂期商岭水,

        碾时空想建溪春。

        香于九畹芳兰气,

        圆如三秋皓月轮。

        爱惜不尝惟恐尽,

        除将供养白头亲。

《宫 词》

宋徽宗 赵佶

       今岁闽中别贡茶, 翔龙万寿占春芽。

       初开宝箧新香满, 分赐师垣政府家。

《谢王烟之惠茶》

黄庭坚

       平生心尝建溪春, 一丘风味极可人。

       香色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

       家园鹰爪政呕冷,官焙龙文常食陈。

       于公岁取壑源足,勿遣沙溪来乱真。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服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北苑十咏》(试茶)

       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雪冻乍成花,云闲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建 茶》

        谁把嫩香名雀舌,定来北客未曾尝。

        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


        都说宋朝的茶事,是中国茶叶史上最璀璨的一页,这话有点道理,天子与百姓同乐同饮,恐怕只有像宋徽宗这样的性情中人才会如此,还因此背上了一个昏君的罪名。当然,亡了大宋的也并非宋徽宗一个人,只是这样的国破家亡,总是要有人出来罪已诏的,宋徽宗赵佶生于皇家,又是爱诗、爱画、爱茶、爱美人胜过爱江山,于是不可避免地就成了替罪羊。但是,一千多年以后,当人们把宋、元、明、清放在一同一个阵营里,追溯中国历史的时候,这四个朝代的统治者,就都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了。于是大宋灭亡的事情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倒是宋徽宗在琴、棋、书、画、诗、曲、茶方面的造诣,更让人钦佩,或者说,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宋徽宗才是一个合格的传承者。他的《大观茶论》,可以说是继陆羽的《茶经》之后,最具权威性的一本茶书了。在这本书里,不仅说到了茶树、茶叶,还说到了茶事,说到了分茶和斗茶。


  我总觉得“斗茶”和“分茶”应该是宋朝茶事中最灿烂的一笔了。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曾在他的“斗茶歌”中诗云“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因为全诗有点长,所以只摘录了这两句,但这首诗确实把当年武夷斗茶的情境,描绘地淋漓尽致,生动极了。因为斗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茶盏:建盏。建盏因其神秘的花纹而分为兔毫、油滴和曜变等等,虽然纹路不同,但都是以玄黑为主色调,和当时“以白为佳”的茶汤、泡沫,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建盏底小壁斜,下狭上寛,易于茶香的散发。宋代斗茶,是将龙凤饼茶碾为细末,然后入盏,注水搅动。以比试茶的汤色,泡沫色和在盏中的水痕消失的快慢来决定胜负的。茶之汤色,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又次之,黄白再次之。玄黑色的建盏正好可以清晰地印证查堂的色泽。至于水痕,蔡襄在《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斗茶,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因此,建盏的质量,在宋代茶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斗茶,分茶也是宋朝百姓喜闻乐见的茶事,分茶者用沸水轻注盏面乳沫,以茶筅相助搅动,使盏面上的茶沫乳面变幻出各种图形,字迹,人称“茶百戏”。只可惜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会了,前一阵听朋友说武夷山又有茶百戏出现,但终因各种缘故,我没有见识到。有意思的是这些茶事虽因时代的变迁灰飞烟灭,但是因为建盏这一看得见摸的着的物品存在,这样的技艺就又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重新被关注了。人们借着现代科技的力量,慢慢找回了它的制作方法,于是建盏和茶百戏一样重见天日。但这样的制作技艺和祖先留给我们的是否一样,我不敢断言,但就史书上所记载的这些功能,有些建盏还是胜任的,就譬如我喜欢的“不为建盏”。虽说是今人所为,但我依然从中感受到了茶的柔绵。

  前几日笔者我的师妹张妙香女士自作抹茶,做好了盛入我的建盏,只见玄黑的盏中一片青绿,漂亮极了,连我这个不怎么爱抹茶的,都忍不住想喝了,真是挡不住的诱惑!于是我想因为茶,爱上了建盏,可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因为建盏,爱上茶呢?

       中国人的最基本的生活即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早就渗透到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茶文化与儒释道三家时候什么样的关系呢?茶这个草木之质到底有着怎样境界呢?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及禁酒有关。

       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但很难溶进思想感情。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连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宋朝的人们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茶叶常年生长在寂静的山坡上,静乃茶之本性。茶的这种本性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强调的静不谋而合,而大受人们推崇。儒家是以“静”为本,强调以虚静之态作为人与自然万物沟通的渠道。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审美观就是主张“闲和、严静、趣远”的高逸境界;理学家程颢也写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指出:“茶之为物”其品性和功效之一就是“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即冲淡闲洁的茶性和高雅的神韵会将人导入“静”的境界。儒家的艺术观也就由此而注入到了茶道的精神中去了。道家把“静”看做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静虚则明,明则通。比如《老子》中说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也说: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境也。水静能映照万物,精神进入虚静的状态就能洞察一切。因此,道家特别重视“入静”,将它视为一种功夫、一种修养,并将这种虚静与茶叶自然属性中的“静”相融,将道家的思想融入到茶事活动中去。佛学中的“静”也有重要的地位。“禅”字的本意译成汉文就是“静虑”,禅宗就是讲究通过静虑的方式来追求顿悟,即以静坐的方式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地冥思苦想,直到某一瞬间领悟到佛法的真谛。高僧净空法师曾经指出:“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就是恢复我们本有的大智大觉而已,要怎么才能恢复呢?一定要定,你要把心静下来,要定下来,才能够恢复。”“和”是品茶的灵魂,是茶社会功能的核心内容。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敬客、以茶定亲、以茶睦邻、以茶赠友、以茶联谊、以茶求爱、以茶祭祀的传统。这种“和”的传统做法与儒释道强调的 “和”是一致的。“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部分。“中”是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和”是指不同事物或者对立事物的和谐统一,儒家强调中和、和谐、和平、和易、和缓、和煦、和畅、和光、和好、和解、和美、和睦、和气、和洽、和善、和顺、和悦等。“和”也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老子《道德经》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法天顺地”,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去,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和美境界。道家在发现茶叶药用价值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茶叶的平和特性,具有导和、致和的功能,于是道家之道也就与品茗之道和谐地融在了一起。“和”在佛家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佛学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倡导和诚处世的理论,劝导世人和睦相处、和诚相爱。佛门饮茶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汉晋时期许多寺庙就开始种茶、饮茶。僧人们发现茶性平和、冲淡,具有令人清心寡欲、杂念不生等诸多特点,与禅宗的哲学思想有相通之处,有助于他们坐禅悟道。而人们在品茗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恰恰是这种融佛家于一体的空灵静寂的禅境。雅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在“静”、“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气质,所呈现的一种神韵。雅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雅的本意包括高尚、文明、美好、规范、正确的内容。儒家的许多著作经常喜欢取名为雅,也喜欢用雅来形容人和事物,如将文人称为雅士,将高尚的情意称为雅意,将高雅的兴趣称为雅兴,因此也将品茗艺术称为雅尚。《大观茶论》就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也说“以茶可雅志”。儒家发现茶道正是“雅志”的一种理想途径,以茶之雅来培育人志之雅,使茶性与人性相契合,使茶道与人道相交融。道家和佛家也讲雅,道家的“清”和佛家的“静”呈现的风韵都与雅密切相连。道家通过“心斋”、“坐忘”来修身养性,佛家则通过“入定”和“静虑”来修身养性,茶则通过茶艺的实践活动来修身养性,这些修身养性的过程也正是雅的形成过程。可见,儒释道之雅与茶之雅是惊人一致的。如果说,可口可乐是欧美文化的象征,那么茶文化则是东方文明的一朵奇葩,它凝结着中国人的基本人性,是一种来自幽深历史的中庸、含蓄、温绵和柔韧,它把泱泱大国的文明和智慧集于一叶、溶于一杯,润泽着世世代代龙的传人。它是佛、是道、是儒,是书、是诗、是画,它的神秘、幽智、空灵、淡定、含蓄和执着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因为在中国讲到儒家,孔庙的地位无法撼动;说到释家,峨眉山也已经入选了世界遗产;道家,武当山已经成了人文遗产,单项别人已经都占了,但是三教同山,迄今没有一个地方喊出来,唯独武夷山可以开这个先河。我们茶宗的始祖朱熹在这里住了近四十年,并开办书院讲学;佛教和道教好办,只要有佛教寺院和道观就行,这就说明此事不虚,后来现场一勘察,发现果然山中早有道观、寺庙,也有朱熹遗存的紫阳书院。所以千载儒释道,“三教同山”这个魂就抓到了,这似乎都发生在了宋代。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 8749 119

微信咨询
国际应急中心
返回顶部
X国际应急中心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16651680333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