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5-03-01 人气:33
华元化就是华佗。“目形类丸”,目圆的像丸子一样。“瞳神居中而前”,瞳神就是指瞳孔。“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晦西北也”,日月在东边开始亮,到西边天就黑了,他就打了一个比方,说瞳仁在人体内就像日月这么重要。“有神膏、神水、神光、真气、真血、真精,此滋目之源液也”,眼睛要想好,有这么多的东西,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功能。“神膏者,目内包涵膏液”,眼里边有比较稠的一种膏液透明的,应该指的是玻璃体。“此膏由胆中渗润精汁”,膏是胆里边产生的,这是古人的一个说法。“积而成者,能涵养瞳神”,眼睛就能看的比较好。“衰则有损”,如果是不足,瞳神就不好了。“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神水是由三焦来的,“先天真一之气所化,目上润泽之水是也”,使眼睛保持湿润的这个东西,是指泪液。
水衰则有火胜燥暴之患,水竭则有目轮大小之疾。耗涩,则有昏眇之危。亏者多,盈者少,是以世无全精之目”,真水虚弱就会导致火热干燥一类的疾病;真水耗竭则会导致瞳孔或大或小的变化;真水耗损则会出现视物不清;真水往往是亏虚者多、充盈者少,因此世上没有视觉完好的人。“神光者,原于命门,通于胆,发于心火之用事也。火衰则有昏瞑之患,火炎则有焚燥之殃”,神光是指人的视觉功能,其本也自命门,命门真火通过胆以心火的形式发挥作用。“虽有两心而无正轮”,两心指五脏之心和七节之旁的小心(命门),但在眼上没有正轮。在眼科里边有一个五轮学说,眼睑为脾轮、白睛为肺轮、虹膜为肝轮、瞳孔为肾轮,唯独心没有对应的圆轮。那么两心在眼上对应的位置在哪里呢?“心君主也,通于大眦”,大眦就是大眼角,是心对应的位置。“故大眦赤者,实火也”,只要大眼角发红就是心脏实火。“命门为小心,小心相火也,代君行令,通于小眦”,小眦,就是外眼角,跟命门是相关的,它是代君行令。“故小眦赤者,虚火也”,外眦红是命门虚火,怒之火也。“若君主拱默,则相火自然清宁矣”,什么叫君主拱默?也就是不折腾的意思,它保持安静,相火自然就清宁,它就没事,两相安处是也。“真血者,即肝中升运,滋目注络之血也”,真血者就是肝血。“此血非比肌肉间易行之血,即天一所主之水,故谓之真也”,这个肝血和肌肉里边流的血还不一样。
真气者,即目之经络中往来生用之气”,真气是经络里边能够发挥作用的气。“乃先天真一发生之元阳也”,真气指的元阳。“真精者,乃先天元气所化精汁,起于肾,施于胆,而后及瞳神也。凡此数者,一有损,目则病矣。大概目圆而长,外有坚壳数重,中有清脆肉,包黑稠神膏一函,膏外则白稠神水,水以滋膏,水外则皆血,血以滋水”,这是讲的眼睛的很粗略的一个解剖。“膏中一点黑莹,是肾胆所聚之精华。惟此一点,烛照鉴视,空阔无穷者,是曰水轮”,这个“膏中一点黑莹”也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也没办法去考证。“烛照鉴视”,水轮实际上是瞳仁,就是瞳孔。“内应于肾,北方壬癸亥子水也。五轮之中,惟瞳神乃照”,在五轮之中瞳神是看东西的。“水耶、气耶、血耶、膏耶,曰:非气、非血、非水、非膏,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阴阳之妙蕴,水火之精华。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气为运用,神即维持,喻以日月,理实同之。”这一段前面讲的这些真水、真气、真血、真膏,所有的这些都是维持眼功能的,这就是讲这么个理。我觉得总体上是正确的,细节上不一定正确。“喻以日月,理实同之”,眼睛和日月相比在理上是一样的。这是《黄帝内经》里边有的,“男子右目不如左目精华,女子左目不如右目光彩,此皆各得其阴阳气血之正也”,这个也是古人的一种解释,到底是什么道理不知道。是男子右眼不如左眼好,男的一般右眼没有左眼亮,女子右眼比左眼好,我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有,我是问过一部分人,好似是这个规律,这个也是古人的一种解释。总之,上面对眼的构造与对应之原理,书中之记载倒也算记载清楚了。
那么内障、外障怎么鉴别?“内障之病,其病无眵泪”,没有眼眵,这是内障眼病,没有痛痒,眼睛也不疼也不痒,没有怕光,也没有紧涩。总而言之,眼睛除了看不清,哪也不难受,也不痒,也不疼,也没这个眼眵。“初但昏如雾露中行”,这是白内障轻症,渐空中有花,逐渐的眼睛就花了,开始有了一小片一小片的,逐渐就暗了,觉得外边都不亮。“物成二体”,看东西可能就花了,成了双影了,复视了。“久则光不收,遂为废疾”,看不到了,光不收,实际上就是失明。“患者皆宜培养先天根本,乘其初时而治之”,白内障早期,就赶紧要补肾,刚刚开始就治。“况此病最难疗,服药必积岁月”,这病非常难治,也就是一定要成年累月地吃药,可别指望吃几天就好了,这就是要“累积药,久才复”。“绝酒色淫欲,毋饥饱劳役,驱七情五贼,庶几有效”,要把不良的因素都去掉,可能还会有点效。“不然必废,终不复也”,如果不注意,必然就会看不见了。“世不知此,如曰:目昏无伤。略不经意及病成,医亦不识,直曰:热致。竟用凉药。殊不知凉药伤胃,况凉为秋为金,肝为春为木,又伤肝矣。往往致废而后已,病者不悟药之过,诿之曰:命也。医者亦不自悟,而曰:病拙,悲夫!”这段是说,现在人们不知道这个事,略不经意病成,因为整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出现问题了就说是由于热导致的,就用凉药,用凉药伤胃实际上就伤了后天之本了。温、热、凉、寒,这就是生、长、收、藏,春、夏、秋、冬,这个凉是秋天的气候,与金是相对应的,肝是为春为木,你用这个凉药伤了胃了,同时又伤了肝,金克木,这是从五行上这么讲,又伤了肝,“往往致废而后已”,是越来越糟糕。“病者不悟药之过”,病人不知道也就认命了。医者也不自悟,说这病厉害,病拙就是不好治。这段就是强调不要用凉寒。
上面这段就是《黄帝内经》里边的,不过是赵献可想起来某几句,就把它们罗列在一起的。前面讲的饮食、劳逸、损伤脾胃,是李东垣的观点。“天明则日月不明”,是指的雾露状态,雾霾天气看不到日月,也就是这些邪害空窍,指的雾霾弥漫在空中的时候,你什么也看不见,在人体就会出现耳目不明,就看不清。“夫五脏六腑之精,皆禀受于脾土,而上贯于目”,五脏六腑后天的补充都是靠脾胃的,然后影响到目。“此‘精’字,乃饮食所化之精,非天一之元精也”,人体内有两种,一种先天之精,随身带来,基因里边决定的,你看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有先天性白内障,后天再足也没有用,所以元精、后天饮食所化之精合起来才行。“脾者”,太阴就是阴气最盛,是诸阴之首。“目者,血气之宗也”,宗是什么意思?比如祖宗,都说根上才是宗,其实宗就是一个流派,祖才是那个头,宗是向下传,然后才有宗派,才有分支。如果目者是血气之根就错了,应当为目是血气化生的。“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脾虚也会使目生病。“况胃气下陷于肾肝,名曰重强”,这是李东垣书里边讲的,重强就是胃气下陷于肝肾。“相火挟心火而妄行,百脉沸腾,血脉逆上而目病矣”,实际上就是虚火,心火和相火都会影响到眼睛生病。“若两目暗昏,四肢不怠者,用东垣益气聪明汤”,如果是两目昏暗,看东西不清楚,四肢不怠,说明他还有力气,单纯的看不清,就用益气聪明汤。“若两目紧小、羞明畏日者”,如果两目紧小,眼裂变小,眼睛老眯缝着,羞明怕光,怕光就得眯缝着眼,甚至是闭上眼睛。“或视物无力”,视觉疲劳,看一会儿就累,“肢体倦怠”,这个是一派气虚的症状,手足麻木,这都是“脾肺气虚,不能上行”,用神效黄芪汤来治疗,“若病后,或日晡,或灯下不能视者”,如果生病以后,或者在日晡傍晚,或者在灯下,这是什么?这是夜盲,生病以后出现夜盲,“阳虚下陷也。用决明夜光丸,或升麻镇阴汤。
“张子和云:目不因火则不病”,他在强调这个火邪在生病当中的巨大的作用。“白轮病赤,火乘肺也”,白轮指的白眼球,它有病,中医认为是肺火。“肉轮赤肿”,眼睑红肿是脾火。“黑水神光被翳”,被翳就是有一层翳膜在上面,实际上指的是瞳仁里边有一膜,这是角膜混浊,角膜浑浊是火盛肝郁乘脾,就是肝脾的病变。“赤脉贯目,火自甚也”,从眼角往中间,长血管就是胬肉攀睛。“能治火者,一句可了”,只要你善于治火就好了。赵献可说:“但子和一味寒凉治火,余独补水以配火,亦一句可了”,也就是张子和讲的一派寒凉,把火都去掉就能治眼病。赵献可就说我只需要用补水的办法配火,把火跟阴阳匹配了、平衡了,火就没了,也是一句可了。一个是从扶正,一个是从祛邪,这两个实际上应该合起来去治。赵献可主要是强调的肾。“至于六淫七情错杂诸证,详倪仲贤《原机启微》”,这也是一本眼科的书,说“此书甚好,而薛立斋又为之参补,深明壮水之主,益火之原,甚有益于治目者也”,倪仲贤他这个里边,把六淫七情各种病导致的眼病讲得很好,所以薛立斋对他评价是很好的,薛立斋又有补充,壮水之主,益火之原。这就是赵献可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这就是《先天要论,如此俱会达到肾肝同治同益的效果,目为肝之窍,肾益肝好发之目窍,则眼病自除也。
上一篇:《微言医贯三字经》25
下一篇:《微言医贯三字经》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