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5-03-01 人气:32
上一章节讲的是有关牙的,实际上是牙齿和牙龈的病同时在讲,这两个是离不开的。下面我们讲口疮论,这里口疮论也是和我们一般讲的不一样,用药也非常不一样,我觉得赵献可《医贯》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这恰恰是我们在临床上有忽视的地方。
“如发热作渴饮冷,实热也”,他说这就是实热,怎么治?一般来讲你就很难理解了,说轻则补中益气汤,重则六君子汤。实热的发热、口渴饮冷、口疮用补中益气汤,在我们的教科书里边绝对不敢这么讲的,但是赵献可就是这么讲的,而且赵献可在李东垣之后,所以他肯定是验证了李东垣的这些方法是有效的。这里边就讲口疮的道理,上焦实热,中焦虚寒,首先不管有寒没寒,中焦虚。中焦虚了就用补中益气汤,重的用六君子汤,我觉得以后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种体质比较弱的人,有口疮的时候,比如说人比较瘦,火还挺大,这时候你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试试。因为这些方子好像一看方名你不敢用,但是你仔细一看,里边的药其实没事,都可以用。像柴胡不就去火吗?升麻不去火吗?这些不就是去上焦火的?你把量调大点就可以了。像六君子汤里的陈皮、半夏,陈皮能不能够治疗热证?我们现在说的生疮这些能不能用?能用。因为陈皮一味药本身就可以治疗疮痈。虽然六君子汤看上去是补的,其实补的里边本身就有去火的药,它是可以对此担当的,所以临床也不用大惊小怪,主要是赵献可对口疮的机制的认识与别人的确有不一样。
下面是“饮食少思,大便不实”,如果不思饮食,大便稀残,这时候是中气虚寒,用人参理中汤。实际上就是理中汤,理中汤里边本身就是人参,为什么他要提出来是人参理中汤,因为后来有用党参,有用人参的,他明确叫人参理中汤,就是里边一定要用人参。如果是“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一个是四肢凉,一个是肚子疼,这是中焦的虚寒,虚寒就用附子理中汤,就是加了一个附子。如果是日晡热,就是傍晚的时候发热,或者是感觉到内热,或者是“不时而热”,注意“不时”这两个字,我们有的时候不太注意它,实际上在临床上病人有的时候发烧毫无规律,一会儿发烧,一会儿他又不发烧,一会儿那个时间点又发烧,这都叫“不时而热”。这种发热毫无规律,就是血虚。用八物加牡丹皮、五味子,麦冬,八物应该是指的八珍汤,这应该是指的八珍汤,因为补血就得补气,所以说气血并补,然后加上丹皮、五味子、麦冬泻火。“发热作渴,唾痰小便频数”,就是发热,口渴,口舌生疮,痰又多,小便又数,这属于肾水虚。前面讲过肾主水,肾虚以后,可以表现出痰多来,只要涉及痰,就用八味丸,就用桂附地黄丸为基方。如果“日晡发热,或从小腹起,阴虚也”,注意日晡发热跟刚才那个是一样的,“或从小腹起”是什么意思?古人在写书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或从小腹起,实际上指的是小肚子发热,这些都属于阴虚,用什么呢?用“四物参术五味麦门”。前面八物应该是八珍汤,这个四物是四物汤,然后再加上人参、白术、五味子、麦冬,用于干预治疗。
如果说“不应”,吃上去以后溃疡、口疮不好,用加减八味丸,就是用金匮肾气丸来加减。“若热来复去”,一阵热,一阵不热。“昼见夜伏”,白天热,晚上不热,或者是“夜见昼伏”,或者夜里边热,白天不热。这叫“不时而动,或无定处”,注意这一个不时,一个无定处,这是一个着眼点。什么叫“或从脚起”?是热从脚起,因为前面讲的都是热。“乃无根之火也”,所有的这些都是无根之火,有时候白天热,有时候晚上热,没有任何规律。不时而动,没有定处,或从脚起,这三个,只要是具备了,这都是无根之火,无根之火怎么治?你还得治肾是吧?“亦用前丸”,还可以用八味丸,及十全大补,也可以用十全大补加上麦冬、五味子,用这些补的办法就把这种虚火去了,无根之火就去了。“更以附子末唾津调”,什么叫“附子末唾津调”?唾津就是唾液,附子面用唾液调了以后,“抹涌泉穴”,就是抹到涌泉穴上,也可以起到把这种无根之火引火归原的作用。“若概用寒凉”,如果是见到口疮,见到这些无根之火,你都是用寒凉的话,就“损伤生气,为害匪轻”,容易使病情越来越重。
后边他就做了一个假设,有的人就问了,虚寒怎么能生口疮?而“反用附子理中耶?”后边自己就解释了,“盖因胃虚谷少”,就是胃虚,中气虚,吃得少。因为胃在五行属土,水是克土的,“所胜者”是肾水之气,逆而乘之,就是肾水逆而乘之,“反为寒中”,也就是脾胃虚寒了。他是拐了个弯,用五行来解释。这就是脾胃虚衰之火,寒中以后脾胃虚衰了,这时候他体内的阳气,这个火被迫炎上,就形成口疮了,所以说他一开始就讲了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他就在解释这个。后边他引用了《黄帝内经》的话,“经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阴厥乃格阳反上行,民病口疮是也”。这一段是根据《黄帝内经》原文提炼的,“岁金不及”,就是这一年里边的金气不及,为什么?土生金,土虚,金就不足了,这时候会出现“炎火乃行”,出现天气变热。如果再往下变,复就是报复、反复的意思。这时候寒雨暴至,突然天气变冷下雨,在这种情况下,“阴厥乃格阳反上行”,这时候反而阳气就上行。之前我们讲过了,说这就是龙雷之火炎上,越是阴雨天雷电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表现为口疮,在人体内火炎于上就表现为口疮。
这是《黄帝内经》有关的一些讲解,赵献可引用过来。所以说他用参、术、甘草补其土,姜、附散其寒,“则火得所助,接引而退舍”,这就是引火归原了。他又引用了《圣济总录》里边的,有“元藏虚冷上攻口舌者”,“元藏”实际上主要还是肾,肾阳不足,口舌即病,“用巴戟、白芷、高良姜末,猪腰煨服”,用猪肾、高良姜、白芷、巴戟天,用这些热药来治疗。又用丁香,丁香、胡椒、松脂、细辛都是热药,用这些药末,“苏木汤调涂舌上”,用这些药末,再用上苏木汤把它调一下,涂在口疮上,这也是用热药治疗口疮的。还有用当归、附子,用蜜炙,含咽,放在嘴里边,慢慢含化。“若此之类,皆治龙火上迫,心肺之阳不得下降,故用此以引火归原”,这就是用热药治口疮。
这是有关口疮,我觉得养葵先师有关口疮论述这一块是非常精彩的,总共没多少个字,但是思想很重要。前几句话,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这就是点睛之笔,直接告诉你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故曰葵论善,善就是好的意思!
上一篇:《微言医贯三字经》27
下一篇:《微言医贯三字经》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