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发布时间:2025-03-01 人气:32
“耳者,肾之窍,足少阴之所主”,也就是肾开窍于耳,基础里边都讲过了。他更详细地讲了,说人身十二经络当中,除了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以外,其余十经络皆入于耳,也就是耳和十个经脉直接相关。所以说治耳病,你不能只想到肾,还要想到其他的。“惟肾开窍于耳。故治耳者,以肾为主”,始终以肾为主,然后要考虑到其他的。“或曰:心亦开窍于耳,何也”,有的要问,说心开窍于耳,怎么回事?“盖心窍本在舌”,因为心是开窍于舌,“以舌无孔窍,因寄于耳”,这些是古人的一种解释而已,不去深究它。“此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尔。以五脏开于五部”,人体的五脏在人体开窍于不同的部位,与不同的部位相应。“分阴阳言之”,要按阴阳来划分的话,“在肾肝居阴”,肾肝是居于下的位置,“故耳目二窍,阴精主之”,这就告诉你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遇到耳目的这一类病,你始终要想到从阴精着手,阴精不足。“在心脾肺居阳”,心脾肺这三脏居上部,属于阳位,故口鼻舌三窍,阳精主之,也就是口鼻舌有病了,你就从阳精来考虑。“《灵枢》云:肾气通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灵枢》里边说,肾开窍于耳,只有肾功能是协调的,这时候你就能够辨别出五音来,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是吧?你就能分出来音调的差别。如果出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五脏之间本来是应该和谐的,如果不和谐了,就会出现七窍里边一些窍的不通。
“若夫久聋者”,如果是聋的时间很久,“于肾亦有虚实之异”,也就是从肾考虑也有虚也有实,还得再细分。“左肾为阴主精,右肾为阳主气”,注意这里边的精和气,后边提到的精和气就是指的左肾、右肾功能是不是强,实际上就是指的肾的阴阳是否足。“精不足气有余”什么意思?如果没有前面这句话,你很容易误解,有前面这句话,就不会误解了。精不足就是指的左肾肾精不足,气有余是指的右肾阳气有余。“则聋为虚”,他说这种聋就是由于虚导致的,显然他指的虚就是精不足。“其人瘦而色黑,筋骨健壮,此精气俱有余”,如果这个人瘦、黑,但是筋骨很健壮,这是精和气都是有余的,也就是两个肾都是好的,肾的阴阳都是足的。“固藏闭塞,是聋为实”,这种聋是实证,不是虚证,肾精肾气都足,它是一个实证的聋。而且后边紧接着说此高寿之兆也”,见到这种情况,筋骨很健壮,人又黑又瘦,很健壮,但是耳朵聋,这是高寿的兆头,这就说明赵献可观察得很细。“二者皆禀所致”,是他的先天遗传决定的,就是禀赋导致的,不须治之,就是像这种聋你就别治它,不需要治。
“又有乍聋者”,一阵一阵的,突然聋了,“经曰:不知调和七损八益之道”,这个七损八益在《黄帝内经》里边提到,没有解,不知道七损八益是什么。后来在马王堆出土的文物里边,把七损八益事当成房中术。实际上如果说不知道七损八益,也就是说你不知道保养肾精,早衰之节也。原来讲七损八益的时候,他们各种讲法都有,说男是八,女是七,讲得非常牵强。七损八益解释成房中术以后,可能还好理解,而且后边它一直是和肾相连的,所以说如果不知道调和七损八益,那就容易出现早衰。早衰的表现是“年未五十”,还不到五十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身体神疲乏力,耳不聪,目不明,“是可畏也”,如果说见到年龄还不到五十,就出现这样,这比较害怕了。“其证耳聋面颊黑”,耳朵聋,两边黑,“脱精肾惫”,实际上就是肾精不足,用什么?“安肾丸、八味丸、苁蓉丸、薯蓣丸,选而用之”,那就是根据具体的情况,你可以选用安肾丸、八味丸和苁蓉丸,这怎么选?如果有便秘,你就选用苁蓉丸,肉苁蓉通便;如果老容易外感,可以选用薯蓣丸,这是《金匮要略》里边的,这些都是在补肾基础上再加减的,你都可以选用。“若肾经虚火”,表现是“面赤口干,痰盛内热”,一般来讲,我们在讲肾精虚火的时候,很少谈到痰,但是赵献可一直在谈,每次谈到肾的虚火的时候,他都谈到痰盛,也就是体质差了,容易呼吸道感染,出现痰多、内热,这时候用六味丸主之,就用六味地黄丸。“此论阴虚者”,前边这些都是讲的是肾阴虚。
“至于阳虚者,亦有耳聋”,阳虚也可以出现耳聋,为什么阳虚可以出现耳聋?《黄帝内经》里边也讲过,“清阳出上窍”,也就是清阳之气,是营养我们人体上部的这些孔窍的。“胃气者”,在讲《脾胃论》的时候,我们讲过了,他这也是引用。“胃气者,清气元气春升之气也”,李东垣《脾胃论》就这么讲,胃气就是清气就是元气就是春生之气,是生生不息之气,是所有的根,是后天之本,同出而异名也,这些都是胃气。“今人饮食劳倦,脾胃之气一虚,不能上升,而下流于肾、肝”,如果脾胃虚了,不能上升而下流于肾,是什么?这始终是读《脾胃论》让人困惑的地方。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和他不一样了,实际上“不能上升”是指你吃进去的东西不能消化吸收,供应全身来用,这是指的不能上升。“下流于肾、肝”,实际上就是从下边又排出去了,根本就不能被利用,这就叫下流于肾。“故阳气者闭塞”,阳气不能够上升,反而往下流,导致“地气者冒明”,也就是打个比方,就像现在你吃什么拉什么,好东西没有上去,没有营养全身。还有就像糖尿病,吃进去虽然吸收了,但是不能够被利用,还得尿出去,就跟这个是一样的。导致清阳不升,邪害空窍,就是外邪就容易伤害人体的这些空窍。“令人耳目不明”,“邪害空窍”导致耳不聪目不明;“此阳虚耳聋”,这是阳虚耳聋,阳虚耳聋用什么?就用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实际上还可以用益气聪明汤。“有能调养得所,气血和平,则其耳聋渐轻”,如果调养得好,气血恢复正常,耳聋就轻了。“若不知自节,日就烦劳,即为久聋之证矣”,如果不知道自己节制,这个节制主要是饮食,然后天天很繁忙,很劳累,“即为久聋之证”。
前面讲的是聋,既然是耳论,他就把耳朵所有的病都讲了。“又有耳痛、耳鸣、耳痒、耳脓、耳疮,亦当从少阴正窍,分寒热虚实而治之者多,不可专作火与外邪治”,见到这些症状,你不能说这就是上火或者是感受外邪了,不能专门从这个来治疗。那怎么来辨别它的虚实?他有一个辨别的方法,“以手按之而不鸣或少减者,虚也”,在中医耳鼻喉里边把这些都引用过去了,如果觉得耳朵响,用手按上去不响了,就认为是虚证。“手按之而愈鸣者”,如果你越按耳朵响得越厉害,是实也,这就不是虚了。他又引用王节斋的话,“王节斋云:耳鸣盛如蝉”,耳鸣声音很大,像蝉叫一样,“或左或右,或时闭塞”,就是觉得闷得慌,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就是像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来讲都是按肾虚来治疗,但是往往不效。“殊不知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而为鸣,甚则闭塞矣”,这是王节斋讲的,这都是痰火郁闭而造成的。“若其人平昔饮酒厚味”,如果这个病人平昔饮酒厚味,喝酒、吃大肉,“上焦素有痰火,只作清痰降火治之”,如果他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你就用清痰降火,就可以治疗他这种痰火郁闭的耳鸣。“大抵此证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则气上,少阳之火客于耳”,平素他有痰火,再加上恼怒气火上冲,这时候就出现了这种耳鸣盛如蝉。“若肾虚而鸣者,其鸣不甚”,如果是肾虚耳鸣的话,耳鸣没那么大的声音,就是比较轻地一直在响,这就是其鸣不甚。“其人必多欲”,这种人一般欲望比较多,想法比较多,“当见劳怯”,就是神疲乏力,耳鸣不厉害,思想比较乱,想法特别多,欲望特别多,而且神疲乏力。“惟薛立斋详分缕析”,他说薛立斋这是一个名医,对这个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分析,说如果血虚有火,是这种虚有火导致的耳鸣的话,他教我们,你就用四物汤加栀子和柴胡。如果是中气虚弱的,就用补中益气汤。
“耳中哄哄然”,声音的音调比较低了,“哄哄然,是无阴也”,也就是阴虚比较严重。“又液脱者,脑髓消,胫瘦,耳数鸣,宜地黄丸”,如果出现了脑髓消,实际上古人没法判断脑髓消,他怎么判断?我倒觉得现在我们看到的脑萎缩倒是脑髓消,“胫瘦”,就是腿瘦,腿变细,耳鸣的厉害,这时候要用地黄丸。
“肾者宗脉所聚,耳为之窍,血气不足,宗脉乃虚”,“宗脉所聚”,前阴是宗筋所聚,肾是宗脉所聚,其实我们一般讲的宗脉都是聚在心的,不是聚在肾。因为肾是开窍于前后二阴,所以说它可能是有这么个叫法。实际上也就是说所有的血脉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风邪乘虚,随脉入耳,气与之搏,故为耳鸣”,气与之搏,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的搏斗,也可以出现耳鸣。“先用生料五苓散”,这是外邪导致的,他用五苓散,这个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一般学五苓散,从来没有说用五苓散来治疗耳鸣,对不对?这种耳鸣他“加制枳壳、橘红、紫苏、生姜同煎,吞青木香丸,散邪风下气”。第一次看到用五苓散治耳鸣,到底五苓散治耳鸣的机制是什么?这种耳鸣又是什么?他讲了是风邪乘虚入,也就是外邪侵袭人体以后出现的。我们按现在的话来讲,炎症性的,炎症性的往往伴随有组织的水肿。五苓散是治疗泄泻、水肿的一个很好的方子,所以说它本身可以消除水肿,缓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关键还有一个,五苓散其实本身具有很好的祛邪的作用。你看霍乱吐泻,本身感染就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的,用它就是有效的。所以说它治疗这种梅尼埃病的耳鸣,我估计五苓散可能有效。但是我们现在不怎么用它,我们用史载祥老师创制的晕可平成药,就蛮好用。这是五苓散是需要关注的。完了以后用“芎归饮和养之”,再用川芎、当归这个方子来调理。“耳中耵聍,耳鸣耳聋,内有污血,宜柴胡聪耳汤。”耳朵里边有耵聍,出现了耳鸣耳聋,应该用柴胡聪耳汤,柴胡聪耳汤是什么?后面有这张方子。这耵聍怎么产生的?是耳道里边皮肤的代谢太旺盛导致的,实际上也是局部受外邪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耵聍也不会太多。治疗的方子就是柴胡聪耳汤,留给大家自己看。
如果看到耳痛、耳痒、耳肿这些,就看薛氏的论述来用。后边他又讲了一些案例,说《丹铅续录》这本书里边讲了,有一个叫王万里的人,当时患耳痛,魏文清公这应该是一个医生,“劝以服青盐、鹿茸煎雄附为剂”,雄附就是天雄或者附子。你看全是热药,鹿茸、雄附都是热药,来用上和青盐配到一起。“且言:此药非为君虚损服之,曷不观《易》之坎为耳痛。坎水藏在肾,开窍于耳,而在志为恐。恐则伤肾,故耳痛”,这里边就拐了很多的弯,实际上就是肾虚耳痛,就这么一个,他用了八卦里边的这些东西来讲,我觉得不需要拐弯儿,直接这么记就行了。“气阳运动常显,血阴流行常幽”,什么叫气阳运动常显?就是阳气的变化,你往往都可以看到,但是阴血的流行,你往往看不到。“血在形如水在天地间”,血就像天地之间的水一样,故坎为血卦。“是经中已著病证矣”,是指在肾经当中,已经产生疾病了。“竟饵之而悉愈”,吃完这个他耳痛就好了。这个就作为一个案例看一看,知道耳痛也有肾阳虚的就行了。
这个了解一下,治疗耳痒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但是这里边提供的这些方子我觉得还是可以参考的,像遇到耳部干性湿疹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透水散试一试,当然麝香是没有了,如果说有效,最起码我们会增加这方面的经验。
上一篇:《微言医贯三字经》28
下一篇:《微言医贯三字经》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