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 8749 119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400 8749 119
国际应急中心

邮箱:461613058@qq.com

手机:17050286333

电话:400 8749 119

地址:香港旺角花园街2-16号好景商业中心16楼

微言医贯三字经

《微言医贯三字经》30

发布时间:2025-03-01 人气:29

第三十章:
谦甫云     耳生疮
用黄莲     服黍汤    
葵曰用     柴栀方  
如不应     八味纲 
若流脓     肾疳相
饮仙方     活命长
复六味     加螵桑
此耳炎     补益忙
讲透水     涂益然
若虫进     用油伤
注译:
      先顺便介绍一下罗谦甫。河北真定藁城人氏,是为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的弟子。中国元代医家。约1246年至1283年期间,被招为军中太医,多为上层人物及蒙古王族诊治疾患。他曾感慨地转述许先生之言“富足人有二事反不如贫贱人,有过恶不能匡救,有病不能医疗”。后于1290年,去世。

罗天益一生取得的医学成就,一是继承李果脾胃说,结合自己临床实践,补充与完善脾胃病的病机及治疗。二是在脏腑辨证启示下,首创三焦寒热辨治。其著作有《卫生宝鉴》《内经类编》、《试验方》、《罗天益经验方》。其中以《卫生宝鉴》为其代表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本章节开卷,即引用了他的有关论述。罗谦甫云:“耳内生疮者,为足少阴,是肾之经也”,还是说耳朵的疮要从肾治。“其气上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1于耳,与气相搏,故令耳门生疮”,“耳门生疮”就是指的耳内生疮,耳道里边生疮,用曾青散、黄连散,内服黍粘子汤。黍粘子到底是什么?是牛蒡子。牛蒡子清利头部的风热毒邪还是很好的,所以说黍粘子汤应该是以牛蒡子为主的一个方子,但是书里边没有体现出来这张方子。曾青散这是一个外用的方,大家可以自己看。

我觉得他这里边有几处,他标的可能有问题。“有脓水搓胭脂拭干”,有脓水这要加一个逗号,然后搓胭脂,把它擦干,就是把脓水擦干。“细末一分,裹绵纳耳中”,这个东西是外用的,这里边生疮了,就把它直接外用到这儿,这可不是吃的,曾青和雄黄。黄连散也是这样,用黄连、枯矾,绵裹纳耳中,这都是外用有关耳疮其他医生的治疗,赵献可也写了进来,“耳疮,属手少阳三焦经,或足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或肝经暴火风热;或肾经风火等因。若发热焮痛,属少阳厥阴风热,用柴胡栀子散。若内热痒痛,属前二经血虚,用当归川芎散。若寒热作痛,属肝经风热,小柴胡汤加山栀、川芎。若内热口干,属肾经虚火,用加味地黄丸。如不应,用加减八味丸。余当随证治之。”赵献可把这一段引用进来,说明他是同意薛立斋的这种治疗的,我们就不用展开讲了。

       耳脓,这就是化脓性感染了,即聤耳,用红绵散、麝香散,这里边也没有这个方子,可以去网上查一查,内服柴胡聪耳汤、通气散,注意这里边这个通气散绝不会是王清任的通气散,因为王清任是后朝的人。“如壮盛之人,积热上攻,脓水不瘥”,脓水老不好,红绵散、麝香散是不能用的,他说不宜用,恐收敛太过,应该用三黄散。这是化脓性的,但是化脓性疾病现在对我们来讲不是个什么,直接用什么方子?仙方活命饮就行了,很简单,所以说也不用去记柴胡聪耳汤了。

       这句话很重要的。一个小孩成年累月的耳朵流脓,是慢性中耳炎。“殊不知此肾疳也”,由于肾虚导致的这种,用什么?六味丸加桑螵蛸,服之即愈。这个是一定要记住的,前面的柴胡聪耳汤可以不记,但是六味丸加桑螵蛸治疗慢性中耳炎,这个是要记的。经年不愈,服之即愈,你想想疗效有多好。在临床上还有一个治疗这种慢性中耳炎的方子,讲《脾胃论》的时候我也讲过了,因为在临床上我都用过的,就是补中益气汤,治疗这种慢性中耳炎疗效非常好。所以说经久不愈,如果没有很明显的实的征象,全部是虚,只要用这两个方子,补中益气或者是六味加减,他就能好。

         后边是他讲的这几个方子,黄芪丸、透水散,我就不再讲了。透水散下边,我给大家把这说一下,这个标点不容易理解。“上为细末,炼蜜和如麦饭相似。以真酥涂杵,臼捣万杵”,应该在“杵臼”后逗开。用炼蜜把上面药面合在一起,“如麦饭相似”,像小麦煮的粥一样的,煮烂了那个样子。以“真酥”就是酥油,“涂杵臼”,臼就是捣的那个石臼,杵就是石杵,这上面都用油把它涂了,用油涂了捣这些东西,它就不黏了。还有一种耳痛,是虫子爬进去。这个在临床上不少见的,尤其是在农村。用生姜擦猫鼻,只要一擦,它就尿,“取尿滴内”,把猫尿滴到耳朵里边,“虫即出而愈”,这个虫子就出来了。这也算古人的一个智慧,可以使用,但是我们现在不一定用。为什么麻油滴进去虫子就死了,是麻油有毒吗?没毒那虫子怎么死了?憋死了。把它弄到油里边,它不能呼吸了。人家讲的都还是蛮好的,但是是得多想想。以后再遇到这种,没有猫尿怎么办?你也可以用香油把它闷死,然后再掏。这里我用了个伤字,纯粹是为了押韵,伤就是用油闷死进入耳内的虫,伤害的意思。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 8749 119

微信咨询
国际应急中心
返回顶部
X国际应急中心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16651680333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